首页 理论教育 池州市乡村环境治理现状及问题

池州市乡村环境治理现状及问题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池州市乡村人居生态环境现状1.村庄规划布局不合理,闲置宅基地较多池州市很多乡村存在村庄规划缺少前瞻性,布局不合理现象。池州目前对农村污水治理虽然有一定重视,但是现状不理想。

池州市乡村环境治理现状及问题

(一)池州市乡村人居生态环境现状

1.村庄规划布局不合理,闲置基地较多

池州市很多乡村存在村庄规划缺少前瞻性,布局不合理现象。地方政府在批准村庄用地时时,没有详细规划可供参考,农民在申请宅基地时,随意性很大,违法占地或者批少占多现象严重,农村居民盖屋建房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设计,随意乱搭乱建,导致村庄布局无序。宅基地和农田、道路、基础设施等规划不合理,一方面村庄内部空房空院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村庄不断向外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土地利用格局不断遭到破坏。

2.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乱排乱放

池州目前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没有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大多农村生活垃圾都是露天排放,加上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导致路边、沟渠、河岸及村寨路边、屋前屋后、树下成了垃圾场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垃圾四处散落的现象。有些经济基础较好乡村有垃圾集中处理处,但是也多以焚烧、掩埋为主,没有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池州目前对农村污水治理虽然有一定重视,但是现状不理想。很多乡村没有配套污水处理管道,污水处理中心,农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村厕所由于缺少供水排水配套设施,只能直接排放到周围池塘河水中,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农村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虽然多数农户通过房屋改造实现了人畜分离,但受传统养殖习惯影响,在屋前屋后修建禽畜圈舍的情况仍然普遍,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造成水污染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池州农村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的现状,由于山区较多,农村道路没有达到村村通,道路硬化也没有实现100%覆盖,有些偏远山区农村出行仍然不便利。有些乡村有直达市县的主干道,但是由于配套公共交通频率太低,影响农民出行。除此之外,通水、通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益事业薄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缓慢。

4.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池州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依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为了增加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仅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而且对农村环境产生短时间不可逆影响。施肥不当导致土壤退化酸化板结,如氮肥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地酸化,破坏表土渗透性,氮肥施用过量,则会使土壤变得板结,耕层变浅,水分渗透率降低,破坏土壤结构

塑料薄膜在农业生产中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被广泛使用,且因其易破碎,不利于再次回收使用,价格又较为低廉,所以导致大量残膜遗留在田间,形成农田的“白色污染”。这种“白色污染”难以降解,破坏土壤结构,对土壤已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长期危害。

5.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池州农村相比安徽省大多数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但是经济也较为落后。在新时期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农民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使得许多在城市不允许生产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逐步向农村转移。工业的发展助推了农村乡镇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带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原先在县城的企业逐步转移到乡镇和农村,在带动就业和周边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问题。导致农村环境遭到破坏,乡村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更有严重地区高污染产业会影响到周边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

(二)生态发展背景下的池州市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改善模式

1.“改造+重建”模式(www.xing528.com)

“改造+重建”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没有产业特色,缺少资源、文化,在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效规划宅基地,盘活闲置宅基地,通过集体经营或者土地合理流转,积极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乡村脏乱差环境。

池州市马衙街道位于佛教圣地九华山以西10 km,距池州市中心14 km。现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77 km2,总人口约39500人。街道内交通便利,相对来说,水产品和农副产品较丰富,街道内还有部分矿产资源,但是缺少产业特色,没有特别典型突出的带动产业。针对这种现状,可以采用“改造+重建”模式,通过实施村庄合并、新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一种建设模式。模式遵循“农民自愿、依法有偿、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原则,在进行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实现农民增收。

“改造+重建”模式通过对闲置宅基地、废弃地的整治,增加建设用地面积,用于置换,一方面为农村乡村人居生态环境治理开辟一个稳定的资金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街道内村庄的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益事业的进步。

2.产业转型模式

产业转型模式,这种模式针对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消耗过度,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等的广泛运用往往会破坏乡村生态链,水资源、土地资源受到污染,最终导致乡村人居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产业转型主要是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可持续生态农业转型,将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展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品质,通过科学设计协调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上良性循环,改善乡村生产环境,进而实现人居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比如东至县尧渡袜业小镇就实现了产业转型,小镇利用汉唐电商产业园打造“小镇客厅”,兼具形象展示、袜业文化、电商销售等功能;以瀚青生态园为载体,拓展小镇文旅功能,打造3A级旅游景区。

棠溪镇位于市区东南43公里,行政区域面积254平方公里,设立曹村、双合、西山等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约12 4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900人。棠溪镇西山村合并于2001年4月,辖区面积25 km2,现有16个村民组,常住人口928人,流动人口254人。西山村以焦枣而闻名,由于西山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气候、土壤等条件,西山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焦枣的种植,以及焦枣的相关附属产业。但是整个行业缺乏有序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有效的引导机制,农户自家种植,自行生产,自行售卖,对枣树的维护也不到位,导致产出越来越低,农民收入不高。通过产业转型模式,可以将传统种植焦枣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西山焦枣特色农业种植为基础,拓宽产业链,以“产业+”为乡村发展理念,以特色农产品生态基地为方向,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乡村旅游田园景观,农家乐等,吸引城市居民过去采摘休憩。产业发展好,农民经济收入高,又可以反哺乡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3.旅游主导模式

旅游主导模式能够通过旅游有效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新时期乡村的有效发展。旅游主导模式,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文化资源、区位优势等来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

这种模式针对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的乡村,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发展适宜居住、康养和观光的旅游型乡村。池州是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但是有很多乡村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却没有有效开发,乡村“脏乱差”现象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垃圾没有有效处理,通过这种模式治理,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业发展治理农民居住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池州市朱备镇,名字来源于朱元璋备兵之地,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镇内面积67.8 km2,辖4个行政村,拥有1万人左右常住居民。朱备镇作为青阳县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核心地域,以其历史、生态和佛教文化而闻名。优美的自然环境给朱备镇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历史典故给朱备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九华山佛教文化给朱备带来了独特的冥想意境。朱备镇拥有九子泉声、莲峰云海,九华十景等自然景观。依据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禅修文化优势,朱备镇可以走旅游主导模式实现人居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旅游业,首先要着力发展对外交通设施,加强道路和公路与省级干线的连接,其次要改善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来吸引游客的到来,此外还要加强小镇整体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朱备镇的历史街区体现出小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需要着重保护;镇内的旧住宅必须与新建的房屋保持和谐统一,并在旧住宅区内要保留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个体或群体。

4.产业带动模式

产业带动模式,对于一些新型乡村,拥有新、奇、特的产业特点,可以通过发展创新产业、特色产业来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当地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这些乡村的传统工艺、技艺等产业资源优势明显且可叠加一定的休闲旅游功能,实现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模式。

梅村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西南部45 km处,行政区域面积261 km2,总共人口28 1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 777人。辖内霄坑村海拔较高,水汽充足,气候湿润,树木环绕,远在宋代,即盛产绿茶。全村村民居住在一条长达5km的峡谷,由于独有的地理优势和土壤质地,霄坑村的茶叶种植成为主导产业。霄坑村的茶叶种植模式主要涵盖两种,一是农户自家种植,二是农户之间相互合作,形成茶叶种植基地。霄坑村村民通过采茶,加工茶叶,销售茶叶为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带动模式,利用现代营销理论,提高霄坑茶业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实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提高茶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制茶工艺,予以传承和保留,可以申请物质文化遗产,挖掘霄坑茶业历史文化价值。

近十年来,我国乡村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依然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乡村的人居生态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特别是与城镇相比,乡村人居生态环境长期滞后,亟待提升。本节从生态发展的背景出发,针对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儒溪村、池州乡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以期为中国广大农村走上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经济富裕、文化进步、和谐文明的善治之路提供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