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治道
治道即治国之道,治国的根本大政方针、指导思想。关于治国之道,《尸子》书中提得最多的是“明王之道”、“圣人之道”,以及儒家的“仁”、“礼”之道。书中说:
明王之道易行也,劳不进一步,听狱不后皋陶;食不损一味;富民不后虞舜;乐不损一日,用兵不后汤武。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尧舜复生,弗能更也。身无变而治,国无变而王。汤武复生,弗能更也?执一之道,去智与巧。有虞之君天下也,使天下贡善;殷周之君天下也,使天下贡才。夫至众贤而能用之,此有虞之盛德也。[2]
文中的“明王之道”也就是“执一之道”,从思想渊源来看应该是受了黄老道家的影响。文中有一处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尸子》强调“执一之道,去智与巧”,后文接着又说“殷周之君天下也,使天下贡才。夫至众贤而能用之,此有虞之盛德也。”反映出作者欲将道家思想与儒、墨等其他学派思想牵合的痕迹。《尸子》的《贵言》篇提出“圣人之道”:
天地之道,莫见其所以长物,而物长;莫见其所以亡物,而物亡。圣人之道亦然。其与福也,人莫之见而福与矣;其除祸也,人莫之知而祸除矣。故曰:神人。益天下以财为仁,劳天下以力为义,分天下以生为神。修先王之术,除祸难之本,使天下丈夫耕而食,妇人织而衣,皆得戴其首,父子相保,此其分万物以生,益天下以财不可胜计也。
“圣人之道”与“天地之道”相仿,基本上也是黄老道家的思想。以此来看,《尸子》提倡的治国之道首先是受了黄老道家的影响。此外,《尸子》还提倡以“德”、“义”、“礼”、“仁”等儒家之道治国:
德者,天地万物得也。义者,天地万物宜也。礼者,天地万物体也。使天地万物皆得其宜,当其体者谓之大仁。……仲尼曰:得之身者得之民,失之身者失之民。不出户而知天下。不下其堂而治四方,知反之于己者也。以是观之,治己则人治矣。[3](www.xing528.com)
引文中提倡“德”、“义”、“礼”、“仁”并对其进行了阐释,将这些本是社会人事的范畴与天地万物相附会。文中借孔子之口论述了治身与治国的关系,以修身为起点讲到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治国之道。对于这种治国之道,首先是要经过学习,才能得以体认和掌握的。《劝学》篇说:“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这也是儒家方法论。归结起来,可以发现《尸子》的治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黄老道家的“明王之道”、圣人“执一之道”,二是儒家的“德”、“义”、“礼”、“仁”之道。《尸子》试图将这两种治道融合起来,但从今本《尸子》来看,两者融合得并不是很好,分开论述的比较多。《尸子·分》篇是对儒、道的“治道”进行融合的一次尝试,篇中既有黄老道家“明王之道”的治国思想,又有儒家“孝”、“忠”、“信”以及正名定分的治国论。
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君人者,苟能正名,愚智尽情,执一以静,令名自立,令事自定,赏罚随名,民莫不敬。周公之治天下也,酒肉不彻于前,钟鼓不解于悬,听乐而国治,劳无事焉。饮酒而贤举,智无事焉;自为而民富,仁无事焉。知此道也者,众贤为役,愚智尽情矣。[4]
以上这段话论述了“明王之治”的治国思想,和书中所提的“明王之道”是一致的,“事少而功多”、“身逸而国治”乃黄老道家思想的招牌。本篇的后半部分,作者接着说:
三人之所废,天下弗能兴也;三人之所兴,天下弗能废也。亲曰不孝,君曰不忠,友曰不信,天下弗能兴也;亲言其孝,君言其忠,友言其信,天下弗能废也。……圣王正言于朝而四方治矣。是故曰:正名去伪,事成若化,以实核名,百事皆成。夫用贤使能,不劳而治,正名覆实,不罚而威,达情见素,则是非不蔽,复本原始,则言若符节。良工之马易御也,圣王之民易治也,其此之谓乎?[5]
注重“孝”、“忠”、“信”等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是儒家的思想。《分》篇前后两部分将道家、儒家思想融于一炉的作法,是先秦杂家最早的一次理论尝试。
《尸子》既已提出了儒、道相合的治国思想——治道,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如何去把握它呢?《尸子》下卷的逸文中提出总的原则,“务成昭之教舜曰:避天下之逆,从天下之顺,天下不足取也;避天下之顺,从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也”,“舜云:从道必吉,反道必凶,如影如响。”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避开天下的逆乱,顺从天下的正道,取得天下也是很轻松的;避开天下的正道,顺从天下的逆乱,失去天下也是很容易的。顺从正道必定吉利,逆反正道必定凶险。吉凶的应验像影子随身、回响随声。总之,治理天下要“从道”,“从道”也就是“从天下之顺”。什么是“天下之顺”?我们在《尸子》书中看不到直接解释,但从倾向上看它有儒法兼取的特点无疑。以上就是《尸子》所提出的治国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