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的里程碑
申请主办第4届奥运会的有罗马、米兰、柏林和伦敦四个城市。柏林由于得不到政府支持被迫撤销了申请,经国际奥委会秘密投票表决,会址选在罗马。由于多次地震和维苏威火山爆发,意大利经济蒙受巨大损失。1906年雅典届间奥运会期间,罗马提出,因财政困难,无力兴建体育设施,宣布放弃主办权。时间紧迫,奥运会又无法延期,国际奥委会求助于伦敦。英国考虑再三,答允运动会在伦敦如期举行,并立即成立了奥运会筹委会。随后,赛会组织者用较快的速度,在伦敦西区一个丛林地带兴建了一座可容7万余观众的体育场,新造了一个长100米、宽15米的游泳池,以及自行车场等等。
图24 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组委会规定各代表团开幕式穿统一服装,由本国国旗引导入场
开幕当日天气不佳,浓雾迷天,雨下个不停。国王、王后及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了仪式。这届奥运会首次规定开幕式上各代表团应服装统一,在本国国旗引导下列队入场,并规定,旗手通过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观礼台前时,要将旗帜下垂,以示致敬。
图25 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就有了花样滑冰项目,这是当时奥运会上的双人滑项目
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特色:(1)第一次五大洲均有代表参加的奥运会,对奥运会的国际化发展有重大意义。(2)兴建了奥运会专用的综合运动场,铺设煤渣跑道(一直到标准的人工跑道出现),成为建筑田径场良好的规范。(3)第一次修建了游泳池,使奥运会游泳比赛结束了前几届在海湾、河流和人工水池中比赛的历史,使游泳运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4)开幕式上首次要求各国代表队要统一着装,在本国国旗下引导入场,为以后各届开创了先例。(5)编印出版竞赛日程、规则及业余运动员等诸多规章,如规定每一国参加单项项目最多以12人为限等,使奥运会活动规范化。(6)新增设的竞赛运动为古式宫廷网球、水上摩托、短柄墙球、曲棍球。(7)改码为米,改英里为公里的计算制度,使全球统一采用迄今。(8)确立了马拉松的制式距离——42.195公里。(9)东道国裁判执法态度问题巨大,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注意,由此加强辅导各国际运动总会的组织,健全并建立奥运会的竞赛规则及国际裁判制度。(10)因为有5个国家72人参加了足球赛,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足球赛诞生,为以后足球称为“世界第一运动”奠下良好的基础。(11)首次引进冬季项目——溜冰为奥运会项目,使用人工溜冰场,奠定了1924年冬季奥运会的基石。(12)首次依照奥运会奖牌标准式样开始设计奥运会奖牌。(13)会期长达6个多月,成为历史上最长的马拉松式的奥运会,使国际奥委会认识到必须规范一个适当的会期。(14)公布团体奖牌统计,以利于增加团队竞争的气氛,但也导致了日后的所谓“国家主义”及“奖牌主义”的兴起,促使日后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奥运会是运动员个人及团队之间的比赛,而非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比赛。
这届奥运会建立的许多制度一直沿用至今。除了筹委会编印所有竞赛规程、规则以及安排的细节、宣传海报之外,对参赛选手的资格(尤其是业余身份)也有严格规定。个人项目每国选手报名以12人为限。计量长度的单位也改成公制。总之,这届奥运会一反前两届奥运会给世人留下的不良印象,以其良好的组织工作和出色的设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使奥林匹克理想逐步得到传播。
二、女王的奖杯
图26 荣获英国女王特赠奖杯的皮埃特里
马拉松比赛是最为考验人们毅力的体育项目,它代表着毅力、喜悦、希望及和平。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开始设立了“马拉松”比赛项目。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因为英国王室成员提出要观看比赛,大会组织者特地将出发点安排在温莎宫的草坪前,终点在白城运动场,二者距离长26英里,进入运动场后至王室成员包厢前为385码,全程总长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 ,这就是今日风靡世界的马拉松跑正式距离的由来。
当时的比赛有16个国家的56名运动员参赛,身着19号运动衫的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埃特里,从比赛一开始就跑在前面,他身材矮小,但步伐轻快。在沿途观众的助威声中,跑过38公里后他就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www.xing528.com)
然而,中途的加速使他消耗了宝贵的体力。在进入运动场后,他步履蹒跚,精疲力竭,神志不清,两条腿在本能地向前迈着。戏剧性的场面是进场后皮埃特里竟左顾右盼,不知朝何方向跑。几经权衡,他最后还是跑错了方向。在场的9万观众惊愕地喊了起来,英国女王也从包厢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有几个人箭步奔向皮埃特里,把他的身体扭转了过来。但皮埃特里仍然没有清醒,他目光呆滞、步子越来越慢,几乎迈不开步。为了鼓励他,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跟在他一旁跑着,不断地鼓励他说:“优胜已近在眼前!”
但此时的皮埃特里已经劳累过度,任何鼓励都无济于事。他突然站住了,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几秒钟后,他又睁开眼睛,吃力地站了起来,试图走几步,观众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可是,很快他又倒在了地上,如此重复竟有三四次之多。突然间,观众又喧闹了起来:第2个选手,美国队员约翰·海斯跑进了运动场,精神抖擞,越跑越快。说时迟,那时快,几名工作人员跑了过去,用手扶着昏过去的皮埃特里(离终线只有15米),架着他通过了终点线。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震耳欲聋,连女王也鼓起掌来。但是帮助皮埃特里的人却铸成大错,因为运动员比赛中是不得有人协助的。比赛规则铁面无情,皮埃特里因犯规而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使他与金牌失之交臂,这不能不说是他的遗憾。
英国女王亚历山德拉为了安慰失望的皮埃特里,捐了一个奖杯,并在闭幕式上亲手将其赠与皮埃特里,以示感动和鼓励。1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夺冠的人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但是皮埃特里却依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三、奥林匹克名言的由来
1908年7月19日是星期天,由于宗教活动的安排,那天没有安排比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参加了一次礼拜。当时宾夕法尼亚主教做了布道,脱口说出了一句话:“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要义,并不必太注重胜利,而是要去参加。”这让在座的顾拜旦非常感动。5天后,顾拜旦在英政府为伦敦奥运会举办的一次盛宴上用法语说道:“上星期日,宾夕法尼亚大主教在布道时曾说过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重要”。后来,他把主教的这句话改编为“奥运会最主要的意义重在参加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谛,不是在于征服他人,而在于自我的努力及奋斗有方”。自1908年起,这句名言成为奥林匹克的信念,出现在历届奥运会及有关奥林匹克活动的场合与刊物上,流传至今。
图27 跑!跑!跑!奥林匹克竞技从跑步开始
古希腊人的理想是“永远争第一,永远争取超过别人”“在生活的一切领域中追求最高成绩”,这种拼搏意识在奥运会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古代奥运会只取第一名而无其他名次,只有第一名才被认作是宙斯神最喜爱的勇士。现代奥运会同样鼓励人们不断竞争、不断追求、不断向极限挑战,其格言“更快、更高、更强”集中体现了这一精神。但获取冠军不是唯一目的,对运动员来说,全力拼搏地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它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实现人们崇高的理想。这种重在参与的信念来自于第4届奥运会的献礼。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大大超出竞技体育的范畴。正是因为有众多国家、地区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四、五洲代表齐聚伦敦
只要身在雅典并且有兴趣在奥运会上一试身手,就可以参加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但也只有欧、美、大洋洲的代表参加。1900年,亚洲的印度曾有一名运动员随同英国队参加了巴黎奥运会,使欧、美、亚、大洋洲均有代表参加当届奥运会,只是缺少非洲国家。1904年,非洲与欧、美、大洋洲均有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第3届奥运会,但亚洲缺席。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土耳其队与会,首次实现五洲代表齐聚,这对奥林匹克运动日益国际化,具有历史性意义。
图28 第4届奥运会开幕式在伦敦的白城体育场举行
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国家总计有22个,运动员人数第一次超过2000人,超过了前三届人数总和,达到2035名,其中女运动员36名。同样,东道国——英国代表团人数最多,共721名选手,占全部选手人数的1/3强。法国因与英伦三岛近在咫尺,因而派来220名选手;瑞典队有160名选手,居第3位;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队人数为122名,排第4位。
其余各代表队人数均不超过100人,这些选手来自24个国家,组成了23个代表队 (芬兰和俄国共同组队)。虽然大多数国家代表团的选手人数都不多,但这样多的国家参加奥运会,还是史无前例的。这充分显示,伦敦奥运会已初具国际参与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