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

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3连云港加快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面临的机遇3﹒3﹒1在世界物流格局中的国际战略地位带来的发展机遇从世界经济格局看,连云港是连接亚欧两大市场国际经贸通道的东方桥头堡。江苏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连云港港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连云港港口作为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要引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加快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

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区域经济枢纽

3﹒3 连云港加快国家区域经济枢纽建设面临的机遇

3﹒3﹒1 在世界物流格局中的国际战略地位带来的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格局看,连云港是连接亚欧两大市场国际经贸通道的东方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是国际资本与国际贸易的必经之路,对世界物流格局的运动将产生巨大影响。新亚欧大陆桥使我国内陆腹地与中亚、欧洲国家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东西双向开放的同时,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与东欧、西欧、西亚、中亚、南亚各国的经贸发展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这条通道是亚欧间最密集、最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走廊,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贸易走廊和贸易市场,还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资本流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极大的国际利用价值和极强的经济能量释放潜力。国际社会对建设和利用新亚欧大陆桥普遍关注,并已有了许多实质性的举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多次召开有关陆桥国际会议,提出了“关于在内陆和正在发展过境运输的国家以及援助机构之间发展过境运输全球合作框架的建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提出了“新钢铁丝路方案”;联合国秘书长还在联合国大会第49次会议上作了《中亚五国与邻国开展过境运输的现状和建议》的专题报告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亚洲高速公路方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洲—高加索—亚洲交通走廊方案”,日本提出了21世纪丝绸之路的思路框架,韩国提出了“亚欧大铁路计划”。新亚欧大陆桥以陇海兰新铁路载体,将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为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将连云港推到国际贸易通道东桥头堡的特殊区位上,洲际间货物中转取道连云港的几率上升,使连云港在国际运输、经贸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连云港作为东桥头堡,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集散中心和国际枢纽大港,同时赋予以连云港港口为核心资源的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省区及独联体、欧洲,东联日韩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国际间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结合部的战略地位。连云港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亚欧经贸合作与发展意义重大。

3﹒3﹒2 我国“π”型生产力布局中的国家战略定位带来的发展机遇

从全国生产力发展和开放构架看,连云港是“π”型格局的一个重要节点。连云港在全国的地位是由连云港在我国生产力国土构架和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战略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在我国生产力国土构架中,沿海是南北主轴线,长江流域和新亚欧大陆桥是东西两条主轴线,与沿海地区相交。我国开放开发格局与国土构架相一致,首先开放东部沿海,然后开放沿江地区,第三次沿大陆桥开放,形成了国土构架与开放格局相吻合的“π”型格局。在地理位置和开放格局上,连云港和上海一样,分别成为沿海和沿桥、沿海与沿江两个结合部,是“连接沿海地带,包括环渤海湾,上海以及浙江、福建的一个中间环节”,从是否有利于实现沿海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加快连云港的建设步伐。沿海地区先行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沿海地带已形成“七个开放区域”,(8)纵观中国沿海地带,上述“七个开放区域”都是所在地区的产业高地和经济发达地区。连云港位于中国沿海脐部,处于南北节点的特殊区位,目前却仍然是一片经济洼地,成为沿海开放链条上的不和谐音符,直接影响沿海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搞好连云港的规划和建设,将以连云港市为中心的海州湾地区列为全国沿海核心开放区域,加快连云港的建设步伐,让沿海地带中部这片洼地快速崛起,形成南北贯通的沿海经济大通道,发挥连云港这个连接沿海地带(包括环渤海湾,上海以及浙江、福建)的中间环节的经济枢纽作用,对实现沿海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3﹒3﹒3 在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中苏北第一增长极的定位带来的发展机遇

从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格局看,连云港是江苏沿海与东陇海的交点、是苏北振兴的龙头,是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一个增长极。要从是否有利于实现江苏区域共同发展的高度,加快连云港建设步伐。江苏发展的问题,具体讲就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的关键又是苏北问题。而解决苏北问题突破口应是连云港港口功能的发挥问题。连云港是江苏唯一的大型海港,是连云港及苏北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依托。连云港位于江苏沿海与东陇海的交点,是苏北振兴的龙头和第一增长极,是振兴苏北的支点,具有率先发展的诸多条件,把连云港的建设作为沿海、沿东陇海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将大大推进整个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连云港港是苏北发展的龙头,在江苏发展中具有全局作用。连云港港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呢?就是通过将连云港列入国家战略层面,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使连云港具有为苏北发展集聚所需优质要素的功能。这个功能具体体现在三个平台上,即政策平台(自由港),载体平台(港口、流通商贸、临港产业),环境平台(国际城市)。这三个平台功能的充分发挥,将使整个连云港市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处于政策、区位强势,成为苏北的“深圳”、“浦东”,以开放强势直接带动江苏沿海地带、沿桥地带的发展,撬动整个苏北地区,与沿江地区新一轮发展相呼应,形成重点突出,“三沿”(沿海、沿江、沿桥)联动的发展战略新格局,实现江苏省的快速发展。(www.xing528.com)

3﹒3﹒4 港口发展新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

全面分析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在看到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应充分看到连云港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和江苏省委的高度重视为港口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连云港港的建设,对连云港港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在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中将连云港市列为长三角新经济增长点。江苏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连云港港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连云港港口作为东中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要引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

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为加快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举措,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内需的方案,对部分产品降低甚至取消了出口关税,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出台了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强调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这些为连云港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外贸货源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是港口物流业发展大环境为连云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带来契机。连云港港口以后的目标是以大型集装箱运输为主。据统计,近20年来,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幅保持在25%以上。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持续高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大规模的集装箱港口建设以及我国沿海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对外开放,都是促进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运力增长快于运输需求的增长,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渐加剧,船公司竞争激烈,市场运价水平出现较大幅度滑坡。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对连云港港口有利的一面,那就是连云港港口可以抓住目前全球经济调整的空当,抓紧建设,加快发展,这正好也为连云港港口在今后如何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需求而作出调整赢得了时间。

四是外来优质资源的加速集聚为连云港港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连云港港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具备加快跨越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后,更是引起了诸多大型企业对连云港港的关注。中远、中海、马士基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更加看好连云港航运市场的发展前景,表示要加大在连投资力度,继续推进航线、码头、修造船项目、物流园区的合作开发;苏北、鲁西南、淮海经济区以及大陆桥沿线中西部省区与连云港港战略合作加快推进,从连云港港进出的物资呈快速增长态势,为连云港港口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货源保障。此外,国际上建港技术的突破以及信息技术在港口的全面应用,也为连云港建设国际性深水大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