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庄布局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村寨建构的向心性

村庄布局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村寨建构的向心性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发现的村庄遗址已存在一定的分区。城市的出现使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在特殊时期和地域,村寨安全成为首要因素时,村庄的建构会呈现一种特殊的向心性,以防卫性建筑为中心。

村庄布局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村寨建构的向心性

一、村 庄

(一)村庄的概念

村庄,又称村子、村寨、庄子、村落、农村聚落等。村庄是农民的居住地,在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中,村庄又称为“农村居民点”,以上称谓各异,但其含义是一致的,是指农民生活居住的场所。

村庄还可以理解为是以村庄界限为边界相对独立的空间。在这个独立的空间内,容纳了居住人群的社会经济文化农业、工业、居住等方面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组成要素,这些要素与外界的交流形成了人类社会。村庄与社会的发展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没有村庄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对村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村庄的形成与演变

村庄并非是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形成之初,人的祖先以自然采摘和狩猎为主,并没有固定的住所。大约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 000~8 000年),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大分工,农业从自然采摘、狩猎中分离出来,继而出现家禽的养殖,耕作、养殖使人类开始定居,逐渐形成了原始的村庄。

目前,发现的村庄遗址已存在一定的分区。当时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尚简单,因而分区也很简单。对人来说,最简单而基本的当然是生与死的区别,因而村庄中首先有住址与葬地的区分。当时,最普遍的手工业是制陶器,相应地便有窑地。从西安半坡遗址就可以看出这种简单的分区。在遗址范围内住址群在中心,东边为烧制陶器的窑址,北边是集中的公共墓葬地,发现的墓葬有250多座,在居住区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窖穴,是氏族的公共仓库区。

居民点遗址中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的规律,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例如西安半坡遗址,中央有一较大的房子,约10m×12m,系圆角房屋,屋内未发现一般的生活用器物,其北为数十座方形或圆形小屋,门都朝向大房子,南部未发掘,情况尚不明,但可以明显地看出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分区。

人类社会起始发展阶段缓慢,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劳动工具由石器发展到金石并用时代,最后金属工具代替了石器工具。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农产品的加工业,如手工业、纺织业等,使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出现劳动产品的剩余,以及剩余产品的交换,即最初的商品交易。商业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即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非农村聚落,也称“城市聚落”,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则为“农村聚落”,从而产生了“城市”与“农村”的概念。按人类历史记载,大约在6 000年前便出现了城市。城市是由农村演变而来,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是城乡的本质区别。城市与农村居住并存的格局被一直保留下来,形成了居住聚落的“二元化结构”。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形成了产业空间布局的分离。城市的出现使人类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尤其在近、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构成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工业化、城市化促进了科技化的发展,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村庄的空间分布特点

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必须定居下来,才能获得更为稳定的生存资源,村庄作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最基本的定居模式,它的空间形态与结构是由生产需要决定的。

1.村庄建设具有向心性

在一般的村庄中,核心区域村寨的选址优先选择最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在生产方面,不占良田沃土,耕作半径适宜,有利于引水灌溉,便于开展多种经营;在生活方面,安全、安静、向阳、避风、供水方便、景色优美。村寨选址确定之后,居所的建设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每家每户往往都保持一个友善的邻里距离,既便于相互照应,又不互相干扰。必备的公共设施由大家共同修建,且位于大家使用都比较便捷的地点,由于使用频率较高,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村民交流的场所。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每户繁衍的子孙大多围绕原有的老宅建房,一些空地逐渐被填满,形成街巷。大家社交的场所成为了村寨的公共活动中心。村寨的空间形态就呈现以公共活动场所为全村中心,以各家老宅为组团中心的分层级团簇状形态。这是在村寨兴建过程中自然演化的一种向心性。如安徽黟县宏村村中心呈半月形的水塘——“月沼”(图1-1),除了汇聚、过滤全村流水外,也是全村的公共活动中心,其位于全村的地理中心,村中大部分建筑都环绕着“月沼”。武汉黄陂大余湾村(图1-2),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该村的中心是一处小型广场,广场中心是一处服务于全村的水井,广场周边分布着磨坊、理发店、小百货店等服务设施。

在以宗族血缘为纽带逐渐形成的村庄里,后代的住所围绕先辈的住宅建设。祖先最初的定居地往往具有特别神圣的意义,经过几个世代后,这些祖屋常常演化成为特殊的纪念性建筑——祠堂。由于同一血亲始祖衍生出不同的支系,每一个支系常常有自己的支祠,这个族系的子孙围绕这个祠堂修建居所;所有的支祠往往又都是围绕或傍生在祖祠的周边,因此就形成了以祖祠为全村中心、以分祠为组团中心的层次团簇状形态,这是以血脉维系的一种向心性。安徽黟县的南屏村保存有完整的祠堂建筑群,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m的一条中轴线上。按照“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的理念来建设祠堂,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图1-3),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图1-4),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在特殊时期和地域,村寨安全成为首要因素时,村庄的建构会呈现一种特殊的向心性,以防卫性建筑为中心。这个中心建筑可能是预警性的,如望塔、烽火台,便于村内成员及时掌握安全信息;也有可能是防卫性的,如城堡,便于村内成员及时疏散隐藏。大多时候这两种类型的建筑是合二为一的。

2.村庄的道路系统多呈发散状

村寨内道路的形成首先是基于各种必需的联系,从住所到田间或者从住所到井边等,这种道路往往是当地自然地形条件下的捷径。所以在村寨形成的初期,内部的道路系统呈现树枝状结构:从每家每户的门口出发的小路,逐渐汇集成一条条到达各个公用设施的主路。村寨发展,其内部空间的自然生长是以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为单位逐渐增加的,这种发展取决于个体需要,是不平衡和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建筑组团之间建设剩下的“空隙”最终成为了街巷系统,大宗族分支组团之间的“空隙”宽一些,成了街道;宗族内部小支系组团之间的窄一些,就是小巷;公共建筑或设施门前宽敞一些的地带就成了“广场”。这是一种由于村寨发展自然造就的不规则却十分经济的路网形态。

有些村寨的道路是与水系相结合的。但是,不论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开掘的水系,都必须遵从水流特性和引水目的的需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系形态的认识更以百转千回为吉祥,因此大多数时候水系是屈曲回环的(图1-5)。

img2(www.xing528.com)

图1-1 安徽黟县宏村“月沼”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img3

图1-2 武汉黄陂大余湾公共活动中心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img4

图1-3 叶氏宗祠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img5

图1-4 叶氏支祠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img6

图1-5 宏村的水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还有一种迂回和曲折就纯粹是人为造就的了。经过定居过程中长期经验的总结,人们发现迂回的道路不仅在密集建设的情况下可以错开各户的出入口,减少邻里之间的相互干扰;还能够迷惑侵入村寨的敌人,从而增加村寨整体的防卫能力(图1-6)。因此便在后来的村寨建设中刻意追求曲折,修建丁字街和死胡同。这种形态在突出防卫功能的村寨中十分常见。

img7

图1-6 关麓的街巷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