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摩诘菩萨的来历及佛像形象

维摩诘菩萨的来历及佛像形象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摩诘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佛经中一个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他家有万贯,婢仆成群。维摩诘像此图绘维摩诘据榻而坐、清羸示病之状,与敦煌唐代壁画所绘形貌壮实、辩锋雄健的形象相异。据画史记载,中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是最早画维摩诘像的一位画家。画中的维摩诘清瘦而略带病容,但是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图

维摩诘菩萨的来历及佛像形象

维摩诘又名「毗摩罗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他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

维摩诘是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佛经中一个著名的在家菩萨。在中国,有关维摩诘的故事流传很多,特别是南北朝隋唐时期,维摩诘的形象,在士大夫中间有很大影响,因而在佛教的绘画、雕塑文学等作品中,有关维摩诘的故事,往往成为一个热门的题材。

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他家有万贯,婢仆成群。平时生活豪华,享尽富贵,还经常出入于市井里巷、青楼酒肆。但是他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因此他所有一切表面现象,都是为教化众生的方便,据说这是因为他能精通大乘佛教义理的缘故。

维摩诘像

此图绘维摩诘据榻而坐、清羸示病之状,与敦煌唐代壁画所绘形貌壮实、辩锋雄健的形象相异。其目光严肃,表情凝重,人物以笔墨勾画渲染,妙得其神;又以细致入微的笔法,绘出衣饰、卧榻,更衬托出人物清朗不凡的气质。世传李公麟作《维摩诘像》流传到日本有两幅,估计此图亦为宋临摹或仿李公麟之作。(www.xing528.com)

在所有有关维摩居士的故事中,以“文殊问疾”的故事最为著名。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生了病,也即佛教所说的“示现”病相,国内许多王公大臣、权贵豪门都去探访问候,此事被正在那儿说法的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佛陀决定派弟子们前去问候。可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们谁都不敢去,因为维摩居士善辩,口才极好,这些弟子们过去曾和他有过接触,谁也辩不过他。最后释迦只得让以智慧著称的文殊师利菩萨带领舍利弗等弟子前去。在维摩居士居住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维摩居士反复讨论大乘佛教奥义,敷演大乘佛教义理,使得以舍利弗为首的小乘弟子们听得目瞪口呆,而维摩居士的深邃思想和口若悬河的辩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备加崇敬。

据画史记载,中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是最早画维摩诘像的一位画家。现存最早有关维摩诘居士故事的经变图,是西秦建弘元年(420)建造的炳灵寺第166窟。敦煌石窟壁画中也有许多反映维摩诘故事的《维摩诘经变》图,现在有关维摩居士的一些雕像或图像,大多都是表现文殊问疾、维摩演教故事场面的。如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李公麟所作《维摩演教图》,是有关维摩诘题材的艺术作品中的一幅名作。画面正是表现了文殊问疾、维摩宣演教义的情景。画中的维摩诘清瘦而略带病容,但是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他身穿中华服式,宽袖大袍,左手执扇,右手食指和中指上竖,正有声有色地向周围听众解说佛教奥义。另一边以文殊为首的诸多菩萨,正静静地听他说法,好像已听入迷,渐入忘我的境界。维摩右侧,一散花天女正把鲜花撒在佛弟子身上。此外,两侧还分布着一些听法的天女、神将。整个画面庄严、肃穆,线条流畅飘逸,布局疏密得当,人物形象生动,衣物质感明显,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

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