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田氏代齐,揭示齐国历史重要事件

田氏代齐,揭示齐国历史重要事件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42章田氏代齐览古十四首(节选)吴筠田常弑其主,祚国久罔缺。在这首诗中,吴筠回顾了齐国历史上发生的两次重要事件,即管仲相齐桓公称霸与田氏代齐。与齐国贵族的昏庸相反,田氏在齐国积极收买人心,势力不断发展。国、高二氏当权,田氏在表面上尽职于齐国公族,暗地里却组织力量,准备推翻国、高二氏。田氏代齐田乞死后,其子田恒(田常)代立为齐相,是为田成子。公元前386年,周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

田氏代齐,揭示齐国历史重要事件

第42章 田氏代齐

览古十四首(节选)

吴筠

田常弑其主,

祚国久罔缺。

管仲存霸功,

世祖成诡说。

吴筠(?~778)唐代诗人。字贞节,华州华阴(今陝西华阴)人。

【注释】

田常:春秋末年齐国执政。

祚:命运。(www.xing528.com)

罔:不。

在这首诗中,吴筠回顾了齐国历史上发生的两次重要事件,即管仲相齐桓公称霸与田氏代齐。诗中指出,田常夺取了齐国政权后,保持了齐国的长期稳定,田齐政权延续了很长时间。由此可见,田氏代齐是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

田氏的兴起

齐国原是周王分封给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它是周王室控制东夷的重要力量,同时周王还授予他征伐违抗王室的侯伯的权力,在诸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齐桓公成为公认的霸主,盛极一时。春秋末年,齐国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制。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奔齐,被任命为工正,这是陈(田)氏立足于齐的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田氏与公室关系非常密切。春秋后期的齐国,政治昏暗,以栾氏和高氏为主的旧贵族控制着大权,齐景公也是荒淫无道,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把人民收入的三分之一都夺走了,国库中的财物堆积如山,而人民的生活却非常痛苦。当时的刑罚也非常残酷,人们一有什么不满,就会受到刑罚,当时流行刖刑,以致当时市场上最畅销的货物是假腿。与齐国贵族的昏庸相反,田氏在齐国积极收买人心,势力不断发展。当时齐国的大夫晏婴就曾经多次劝说齐景公要警惕田氏实力的发展,但没有引起齐景公的重视。民众大量归附田氏门下,而重敛于民的“公室”却逐渐被架空了。

田乞之变

田乞(田僖子)时,田氏与齐旧贵族国氏、高氏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国、高二氏当权,田氏在表面上尽职于齐国公族,暗地里却组织力量,准备推翻国、高二氏。齐景公的太子很早就死了,他有一个宠爱的夫人叫芮子,生了一个儿子叫晏孺子,很讨齐景公的喜欢。他经常和晏孺子一起玩耍,还经常在口里衔着绳子让孺子当牛牵着,有一次还不小心被他拉掉了牙齿。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晏孺子由国氏和高氏辅佐继承了君位。

田乞对晏孺子即位非常不满,但是他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对国氏和高氏毕恭毕敬的样子,每次上朝,就和他们乘坐同一辆车,目的就要挑他们的过失,然后再到其他大夫那里挑拨离间。他经常对国氏和高氏说那些大夫不肯服从你们的命令,正在积极准备向你们动手,你们最好考虑对策,把他们消灭。然后他又到那些大夫那里去说,高氏和国氏掌握生杀大权,致使国家多灾多难,只有把他们铲除才能安定国家。那些大夫经过田乞的多次劝说,最后终于联合起来在田乞的率领下发动政变,打败了国氏和高氏,晏孺子也跑到了国外。田乞另立公子阳生为国君。田乞自立为相,掌握了齐国的政权。

田氏代齐

田乞死后,其子田恒(田常)代立为齐相,是为田成子。田成子继续采用田僖子所制定的政策,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大力争取民众。老百姓缺粮食,他就用自己制作的容器借给他们,然后再用齐国的标准容器回收。田氏行德于民,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当时就已经在民间流传着赞颂田氏的民谣。公元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武装政变,杀了齐简公和许多强宗贵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了政权。田常害怕诸侯讨伐自己,也怕国人不服,就在这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他把齐国从鲁国和卫国侵占的土地都归还原主,还和西边的晋国贵族联盟,又和南方的吴国和越国修好。在国内,田成子又推行多项亲民政策,获得了国人的支持,使齐国国君实际上变成了傀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田常又夺取了齐国的刑罚大权,打击其他贵族的势力,还给自己扩大封地,超过了国君的领地。从此田氏牢牢地控制了齐国。

田常死后,儿子田盘继任为相。他让族人到各地去当大夫,使齐国的地方大权也完全落到田氏的手里。姜氏的齐国只剩下了一个名分。但是这时候,田氏还不敢公开夺取姜氏的天下。公元前391年,国相田和将齐国国君齐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一城之地作为他的食邑,田和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公元前386年,周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过了几年齐康公病逝,齐国全部为田氏所统治。因为仅国君易姓,国名并未改变,故战国时代的齐国往往被称为“田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