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安阳殷都实验小学发现教育促我成长

河南安阳殷都实验小学发现教育促我成长

时间:2024-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发现·评价——自信品质在这里滋养聚焦一:教师评价——岗位目标责任制改到深处是管理,管到深处是评价。殷都实验小学对教师的管理评价实行的是岗位目标责任制。总之,通过“捆绑”评价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河南安阳殷都实验小学发现教育促我成长

第五章 发现·评价——自信品质在这里滋养

聚焦一:教师评价——岗位目标责任制

改到深处是管理,管到深处是评价。评价是管理的最好保障,评价也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殷都实验小学对教师的管理评价实行的是岗位目标责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思想,其精髓是岗位、目标、责任。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岗位,由对人的管理调整到对岗位管理,对岗不对人。岗位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有明确岗位履职考核标准,有严格的履职情况评价标准。

一、设置四部六级管理结构

教学部、学生部、发展部、校务部是学校的四个一级管理部门。部门负责人由校级领导兼任。教学部设有教导处、督评处、科研处三个二级处室,分别负责教学后勤、教学常规、履职评价、教育科研等工作。学生部设有东院、西院少先队室等两个二级处室,负责学生管理、学生学科外评价、学生活动等工作。发展部负责学校办学思想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师生评价荣誉档案等工作。校务部属于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分设有一个现代化教育中心。学校管理中的其他一些常规、小项工作,分布于各个部门以及个别校级领导职责内。

六级指的是六个年级,我们探索实行年级主任管理年级事务的管理机制。

四部六级管理结构,是实现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基础和条件。就目前来看,也是适合殷都实验小学特点的比较科学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岗位目标责任制

确立岗位,确立岗位负责人,确立岗位目标,确立岗位履职要求,确立岗位履职考核标准,确立考核结果运行办法,严格执行岗位目标责任制。这是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基本要素。

将学校的全部岗位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纯教学岗位、班级管理岗位、校务管理岗位、辅助岗位。只要担任完整教学工作的教师,无论是校级干部还是一般教师,其所在的岗位都被认为是纯教学岗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其所在的岗位则被认为是班级管理岗位。学校的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被称为校务管理岗位。没有担任教学工作的一般工作人员是纯服务性岗位,即辅助岗位。

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原理是,根据岗位目标、要求和考核办法,分别对每个岗位大类的每个岗位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全学期考核四次,分别是9月、10月、11月、12月和3月、4月、5月、6月。每次考核确立80分为基本达标分,全学期四次考核的总达标分为320分。学期内岗位履职考核满320分,则学校认可岗位负责人的工作,其工作是合格的,学校对其工作是满意的。如果低于320分,则下学期对岗位负责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予以惩戒和处罚。

我们设计的考核制度,理想状态是触碰320分风险线的人低于3人,也可以一个也没有。如果触碰风险线的人数超过5人,我们将重新审视我们的考核体系,降低考核难度。这样的认识,也取决于执行可能性的问题,在3人以内,如果执行,不会遭受太大阻力,超过5人,执行难度就会加大。再者,如果制度产生出太多的不合格者,对于整个队伍的凝聚力会有很坏影响。

工作能力强的、上进心强的人,在达到320分满意线后,多得的分数到一定数值以后,学校在荣誉等方面予以倾斜安排。

岗位目标责任制,转变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地位。以前工作没有量化,唯成绩是论,一旦考得不好,整体形象受损,现在是这一方面失了分数,在另一方面可以弥补;以前是很少有人有荣耀感、满足感,即便是考试年级第一名,也胆战心惊,生怕下次落到后边,现在是几乎百分之百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都是满意的,充满了幸福感。

岗位目标责任制,还意外地破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三、年级主任独立管理年级事务——我们的探索

根据班级数量,合理测算,分配经费,下放管理项目,让年级主任独立管理年级事务,是我们对下一步落实自主管理思想的一种设想。我们的目标理想是,让每一个教师都在为自己的职责工作,都在为自己负责。最终超越为320分负责的思想。

四、整体评价,搂抱发展实现共赢

由于教师的铁饭碗性质,在职称晋升到一定级别以后,必然产生职业追求泛化,职业倦怠乏力的现象。此时,对个体的评价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不在乎。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就要“捆绑评价,搂抱发展”。学校对教师也采用“捆绑”评价,“捆绑”的办法是纵横交错,横向是按一到六年级分为六个组,纵向按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分为四个学科组。督评处对教师的个人考核结果,记录于对年级组和学科组的个人和组总分档案,年级组、学科组内所有教师的得分平均值就是年级组或学科组的分数。年级组和学科组在组内也会对个体实施评价,督评处、年级组、学科组的评分相加即为个人得分。每一名教师为了不拉年级组和学科组的后腿,都会努力工作,有时为了某一位教师的进步,同组的每一位教师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每一名教师提高了,年级组或者学科组教师提高了,全校教师整体水平也就提高了。总之,通过“捆绑”评价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聚焦二:学生评价——多元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一、评价原则

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荣誉激励相结合,全员评价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四个原则。

二、评价目标

以评价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达标;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科能力达标;以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特长突出;以评价促进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

三、评价的内容

分两大类:学科内评价和学科外评价。

(一)学科内评价

1.学科内知识类考试评价

一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00分。一学期考四次,分别是第一次月考试,第二次月考试(期中考试),第三次月考试,第四次月考试(期末考试)。学期内的四次考试全部由教学领导主管,教导处具体安排。要求每次考试试卷统一安排,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其中第四次考试按照上级教研部门的要求进行,其余三次考试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考试,自己改卷,自己登分,分数交教导处存档。

2.学科内能力类考核评价

一般包括科学、品德、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八大学科。科学考核实验与操作;品德考核行为习惯;音乐考核课本歌曲演唱和音乐欣赏;美术考核课本内容绘画和美术欣赏;体育考核学期内所学知识点其中两点;语文考核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和写字(但每学期只考核两项);数学考核口算、思维能力;英语考核朗读、听力

具体每个学科的考核内容,由考核人自主设定,但坚持每个学科只考核两个题目,每个题目满分5分,学科满分10分。

考核工作由学生所在年级的家长委员会实施。年级主席在学校的安排下,组织年级内家长委员,自主拟定考核题目,在规定时间内集中考核。考核形式为面试,即学生单个考核通过。考试后,分数登记到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同时登记一份各班班级成绩单,交教导处存档。考试后,试卷交由教导处存档备案。

此项工作的主管单位是教导处。

(二)学科外评价

1.自主管理评价

包括两部分的内容:班级自主管理评价和课堂冠军组评价。在此,实行评价一体化:就课堂来说,各学科的课堂在相对统一的评价体系下,每节课下课前,产生一个课堂学习冠军小组,称为学科课堂评价一体化;不允许班主任有班主任的一套评价体系,大学科教师有大学科的一套评价体系,小学科则建立不了评价体系。学科课堂评价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建立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由班主任负责。要求年级主任将各班的评价体系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年级内相对一致的评价体系。

就班级管理来说,课堂评价和班级岗位自主管理评价要一体化,称为班级管理评价一体化。班级设立班级管理一体化评价管理员,评价管理员建立课堂评价分数档案和自主管理分数档案相统一的班级管理评价一体化档案。课堂冠军组的成员每人得2分,计入班级管理一体化档案个人得分中。岗位自主管理履职情况由评价管理员每日考核,每个岗位按照0分、1分、2分的分值分别计入班级管理一体化档案个人得分中。班级的学生个人行为评价也按照0分、1分、2分分值计入评价管理档案中。个人行为评价项目主要有作业完成、路队守纪、两操和升旗仪式个人行为、文明礼仪等。

每周由班级管理一体化评价管理员进行汇总,个人平均分最高的小组,当选当周班级管理一体化评价冠军组。冠军组的任期为下周一周时间,随着下周新的冠军组产生,老的冠军组停止称号。

为了鼓励学生的争冠热情,每周都要召开班级管理一体化评价主题班会,对上周的自主管理情况予以讲评。学校表彰每学期的班级冠军小组,冠军小组的所有成员获得“优秀小管家”称号。

2.少儿科学院评价

少儿科学院实行学分制评价。“我发现”卡片积分、自主学习小课题积分、“我发现”文化节积分、科技单项比赛积分等为少儿科学院的学分来源项目。除了满20分获得“小学士”、满40分获得“小硕士”、满60分获得“小博士”、满80分获得“小院士”、满100分获得“小科学家”的评价阶梯称号外,每学期还要根据学生的得分,按照班级分配名额,表彰少儿科学院优秀学员。

此项工作要求各班设置少儿科学院管理员岗位,负责卡片的保存、个人的学分档案记录和保存、学期末的分数汇总等等管理工作。

3.特长、活动、荣誉类评价

(1)特长类评价

特长评价分为学科类特长评价和绝活类特长评价。

①学科类特长评价:也称为单项之星奖。学科类特长不专门教授和训练,也不认定,只是对相对具有特长的学生予以表彰。

单项之星奖每学期颁奖一次。依据评选标准,凡是符合单项之星条件的,即可获奖,原则上要使每个孩子都获奖,但每个孩子获奖项数最多不多于3个。评选时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其一是班主任依据学生平时表现认定获奖者;其二是由学生自主申报项目,而后全体同学认可的形式来确定获奖者。

a.语文之星(小李白奖)。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颁发“语文之星(小李白奖)”:课外阅读数量达到学校要求、背诵古诗词数量达到学校要求、完成《七彩星期天》数量和质量达到老师要求、按时高质量写作文、每天记日记、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表现出色。

b.数学之星(祖冲之奖)。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颁发“数学之星(祖冲之奖)”数学作业完成质量符合老师要求、数学课堂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强、口算能力达到老师要求。

c.英语之星(小翻译奖)。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颁发“英语之星(小翻译奖)”:在英语课堂上发言积极、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英语单词的书写质量高、英语作业完成的质量高。

d.艺术之星(百花园奖)。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颁发“艺术之星(百花园奖)”:在书法表现、绘画表现、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手工编织、其他绝活等与艺术教育相关的各方面表现突出。

e.体育之星(小健将奖)。凡是在体育运动某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可以颁发“体育之星(小健将奖)”。

f.科学之星(小创新奖)。凡是在科学课的学习、科学知识普及、热爱科学、发明创造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可以颁发“科学之星(小创新奖)”。

g.写字之星(王羲之奖)。凡是写字(硬笔字)习惯好或写字效果比较好的可以颁发“写字之星(王羲之奖)”。

h.好习惯之星(小绅士奖)。在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比较积极,个人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可以颁发“好习惯之星(小绅士奖)”。良好行为习惯指:在学校不吃零食,不乱丢瓜皮纸屑,不乱吐痰,爱护花草树木,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讲究个人卫生,讲究班级环境卫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

i.爱劳动之星(小蜜蜂奖)。凡是热爱劳动,勤于为集体做事的同学可以颁发“爱劳动之星(小蜜蜂奖)”。

j.进步之星(白天鹅奖)。在各科学习中成绩进步明显的,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进步明显的,在学校生活的其他方面进步明显的可以颁发“进步之星(白天鹅奖)”。

②绝活类特长评价:采取两种形式予以评价。

绝活类特长,包括学科类特长之外的所有特长项目。其一是学年末的特长考核认定,通过的颁发认定证书。其二是参与“校园星光大舞台”,获得奖项的评价。绝活类特长重在申报,重在考核认定。每学年为一个特长申报认定周期,学年初申报,学年末考核认定。每个学期安排一次“校园星光大舞台”特长展示活动,对有特长的以激励,对特长不突出的以鞭策。

(2)活动类评价

分为集体类活动和个体类活动。

①集体类活动:集体活动包括三个大项,即4月份春季运动会、6月份歌咏比赛、11月份广播体操比赛。活动中对成绩优异者进行表彰奖励。

②个体类活动:学科类比赛活动有朗读比赛、写字比赛、口算比赛、作文竞赛、数学竞赛、英语故事比赛、书画展评等。每次比赛评出金奖、银奖、铜奖三个奖励等级各若干名,颁发奖励证书。

“我发现”文化类活动:也称为科技单项比赛,主要以比赛形式体现。包括小实验比赛、小制作比赛、小发明比赛、机器人比赛、航模舰模比赛、科学幻想画比赛。每次比赛评出金奖、银奖、铜奖三个奖励等级各若干名,颁发奖励证书。

(3)荣誉类评价

①评价奖项设置

a.优秀学生奖;b.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成绩满分奖;c.优秀组、队奖;d.优秀班级奖;e.岗位自主管理优秀管理员奖。

②评价奖励的周期,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www.xing528.com)

③评选方法和标准:

a.优秀学生奖

这是学校对学生的最高奖励,每学期期末评价奖励一次。期末,班主任根据学校下达的指标数,综合考虑学生的学科内、学科外成绩和特长、活动成绩,结合学生的民主意见确定优秀学生人选。此奖项期末散学典礼表彰,由校长亲自颁发奖状。此项工作由学生部主管。学生部对各班下达奖励指标,一般为10%左右。

b.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满分奖

凡在期末考试当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单科(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双科)成绩取得满分(有选做题的分数全部计算)的同学,由学校颁发单科满分奖。每学期一次。不受指标限制。

c.优秀组、队奖

在班级岗位自主管理和发现课堂改革中,注重了学习小组的建设,小组的作用很大。同时为了规范班级管理的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班级设立了队、组等五级管理模式,以服务于班级岗位自主管理。为了鼓励表现好的组、队,激励表现好的组长、队长,可以评出各班的优秀组、优秀组长和优秀队、优秀队长各1个(名),分别发给优秀组奖、优秀组长奖和优秀队奖、优秀队长奖。

d.优秀班级奖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有些班级的班级风气、班级文化建设、卫生、学习、安全等表现非常出色,可以颁发优秀班级奖和优秀班主任奖。

e.岗位自主管理优秀管理员奖

对于在岗位自主管理中,负责任、有能力、管理效果好的岗位管理员要进行奖励,按照班级给予指标,由班主任掌握。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直接把班级学期冠军小组的成员命名为“优秀小管家”,颁发证书予以奖励。

四、保障措施

教导处负责学科内评价,学生部负责学科外评价。

附一:

殷都实验小学学生学科内能力类考核表

附二:

殷都实验小学_____学期学生学科内能力类考核成绩登记表

五、评价体系的发展

在评价实践中,发现考核评价体系有点散乱,影响学生对于考核评价的认识,可操作性也有欠缺。经过研究、论证,学校于2013年秋季对评价体系做了整合改进,形成了以学分制为特征的新的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

附:

殷都实验小学学生多元发展性评价方案

(2013年稿)

一、评价是管理的最后手段,也是管理最能出效果的手段。我们注重评价体系建设:更新评价思想,调整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最大可能地对学生予以多元发展关注。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以多元评价解放那些学习困难、中等程度学生被禁锢的思想、被扼杀的多元发展力,以评价还给所有学生快乐的童年

二、殷都实验小学学生多元发展性评价采用的是学分制,其本质是多元化考核,即凡是涉及学生在小学期间的教育发展要素,尽量都参与到评价体系中。

三、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分为学分制学业考核部分和评价部分,共两大部分。

四、考核部分:

1.学分制学业考核部分的项目、分值、考核操作办法

第一项:学科内知识类考试学分。即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期末试卷考试分数,试卷满分分别为100分,总共满分300分。操作办法:期末由教导处安排学科考试,由教导处最后提供考试分数,班主任负责进行学分计算。制作期末考试分数登记表,三个学科使用相同表格,作为成绩登记工具供教导处和任课教师使用。

第二项:学科内能力类考核学分。即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六个学科的期末学科能力类“面试”考核分数,满分分别为20分,总共满分为120分。操作办法:期末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对学生进行学科内能力类考核,分数统计好后,交给教导处和班主任各一份,班主任负责计算学生学分。制作学科内能力类考核成绩登记表,六个学科使用相同表格,作为成绩登记工具供家长委员会和教导处使用。制作学科内能力类考核单行表,作为学生使用的工具,一张表内显示学生信息和六个科目成绩信息。

第三项:体质发展和体育技能学分。其中体质发展状况按照30分计算学分,体育技能按照70分计算学分。此项共计100分。操作办法:体质健康检测部分,由学生在社会上进行自由检测,检测表格由体育课任课教师收回整理,整理好后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负责计算学分。体育技能考核部分,由家长委员会完成,成绩交给体育教师整理,整理好后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计算学分。制作体育成绩登记表供体育教师作为使用工具,按班登记学生两项成绩。制作体质发展状况检测表作为学生体检使用工具。制作体育技能考核成绩表作为学生体育技能考核使用工具。

第四项:品德与习惯学分。分四个主体考核部分,分别是自我考核、队长考核、班主任考核、家长考核。每部分20分,共80分。其中自我考核可以设定按时作业、课堂表现、尊敬师长、集体活动、安全习惯等五项指标;队长考核可以设定作业完成、岗位履职、同学关系、个人卫生、安全习惯等五项指标;班主任考核可以设定团结同学、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帮助他人、安全习惯等五项指标;家长考核可以设定孝敬父母、按时作息、卫生习惯、节俭生活、安全习惯等五项指标。每个小项4分,每个大项20分,共计80分。制作学生品德成绩登记表作为班级登记学生品德成绩使用工具。制作学生品德与习惯考核个体表格,由学生持表格自行和自己找队长、班主任、家长予以考核打分。学生的表格最后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计算学分。

第五项:班级岗位自主管理一体化评价学分。一体化评价包含岗位自主管理履职评价与课堂冠军小组评价两部分。岗位自主管理履职评价,每个岗位(学生)每天评价一次,每次考核按照2分、1分或0分计算学分。课堂冠军小组的学分折算办法是:获得一次课堂冠军小组,组内所有成员记1分学分。

制作岗位自主管理一体化评价成绩登记表。制作一体化评价日—周记分表和一体化评价周—学期记分表,作为此项学分的使用工具。

班级的三个班长负责此项考核的日常实施。班长一负责第一、二组的考核和记录,班长二负责第三、四组的考核和记录,班长三负责第五、六组的考核和记录。

学生的路队问题、两操问题、佩戴红领巾问题、个人卫生问题、安全习惯问题、违反其他纪律问题等需要做到而违反的问题,作为对个体的扣分处理。也就是说,学生的日记分格式为a+b-x,a表示岗位履职得分,b表示课堂冠军小组得分,x表示违反常规纪律行为扣分。

第六项:少儿科学院个人学分。“我发现”卡片上交班级少儿科学院管理员一张记2分,被选上上交学生部一张记5分,被选上在升旗仪式展示一张记10分。

自主学习小课题上交管理员申报表记10分,被批准进入课题研究目录记10分,形成成果并上交记10分。成果评选,二等奖记10分,一等奖记20分,特等奖记30分。

学期中间的科技活动,参加班级预选记5分,参加学校比赛记5分,获得二等奖记10分,获得一等奖记20分,获得特等奖记30分。

少儿科学院其他活动,按照适时做出的规定予以记分。

制作少儿科学院个人学分记录表,作为班级少儿科学院管理员使用的工具。

第七项:特长发展项目学分。上交特长申报表记10分,被批准发展进入特长发展目录记10分,学年末特长考核满分50分,30分为通过考核。平时参加特长展示记5分或10分。

设立班级特长发展管理员。制作特长发展记分表,作为特长发展管理员使用的工具。

第八项:区级以上奖励荣誉积分。不论级别和等次,每件记5分。

考核部分最终计算学分,都由班主任负责。制作多元发展性评价以组为单位的学分登记表,作为班主任使用工具。制作总学分登记表作为学分档案记录。但是,也主张由组长代替班主任负责。

2.考核形式

第一项考核,可以是全区的期末统考,也可以是全校的期末统考成绩;

第二项考核,在期末由家长委员会实施考核,试题由家长委员会拟定;

第三项考核,按照国家要求设计好的体检表格,由学生到社会医院予以体检,之后由医院填写体检数据并盖公章,学校予以统计。设定社会上社区医院以上级别的医院,体检结果有效。体育技能考核由体育教师进行。

第四项考核,对每个主体考核项目制定五项考核指标,由学生持表格找相关主体予以评价,填满后交回给班主任。

第五、六、七项考核,按照本方案设定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由负责部门适时修订。

3.考核结果的承载

制定相应的考核表格,记录八项考核的成绩。调整《殷都实验小学学生成长纪录手册》,用以记录学生的学期考核分项成绩以及总成绩。

4.班级学生学分制考核管理员一般为班主任,也可以是组长,也可以是三个班长。

五、评价部分:

1.合格评价

规定,考核分数400分为合格分数。满400分,准予升入下一个年级。考核分数低于400分,视为本学期学习成绩不合格。

学习成绩不合格时,学生可以通过补考,来获得补考分数。补考最多可以考三次。补考可以从八大考核类别中单选一项,予以补考。补考一般由家长负责组织,也可以由队长负责组织。

补考后,总分数达到400分,也视为学习合格,准予升级。

补考后仍不能考满400分时,可以采取劝其留级和负分数升级两种措施。负分数升级的意思是,学生在“欠账”进入下一个年级后,用下一个年级的分数填补上个学期的欠账,直到合格为止。

2.无名义评价

学生的学分大于400分而小于600分,不予任何处理,称为无名义评价。

3.自主发展之星评价

学生的学分大于等于600分而小于800分,可以获得自主发展之星奖。

4.优秀评价

规定,当考核分数满800分时,可以获得学校优秀学生称号,有多少表彰多少,没有指标限制。

(实施此评价方案后,之前的少儿科学院评价、单项之星评价、特长评价、学期冠军小组评价、校园文体活动评价等仍然实行,不过可以视情况予以删减或合并)

六、本方案的学分,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得分要素和分值有不同,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得分要素多。这里不予区别,一律按照实际得分予以评价。不合格评价采用第二学期的学分。

七、本方案从2013年第二学期开始试行,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