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及其关系

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及其关系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上海市亭林中学在理解文化中发展教育进入21世纪,文化立校越来越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校长的文化自觉和教师的文化自觉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我根据自己十多年成功的办学实践,结合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在此提出一条学校文化发展之路:从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

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及其关系

从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

——上海市亭林中学在理解文化中发展

教育进入21世纪,文化立校越来越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校长的文化自觉和教师的文化自觉越来越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那么,文化立校的基本过程与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文化立校?我根据自己十多年成功的办学实践,结合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在此提出一条学校文化发展之路:从思想、理念到行为、文化。

我认为,今天学校文化建设的道路主要有如下两条:第一条,研究提炼学校办学思想——围绕办学思想开展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相应行为理念、行为方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学校文化——形成特色学校;第二条,开展相关教育实践——在摸索中形成相应教育行为——研究提炼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修正原有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积淀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特色。我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告诉我,有效的学校文化发展之路应是第一条。因为前者的方式是高屋建瓴、整体设计与推进,能迅速进入学校正确的发展轨道;后者是先摸着石头过河,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然后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炼思想、修正行为。

一、思想、理念、行为、文化及其关系

哲学角度来看,这首先是四个哲学概念。从思辨的角度来看,教育又是哲学的一部分,当然,从赫尔巴特后,教育又是一门科学。所以,到今天,教育研究实践仍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以科学为导向的教育研究实践,讲究教育的具体策略、方法等实证研究;二是以哲学为导向的教育研究实践,重在教育原则、原理的研究。本文中,我就从这两个角度来论述这四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1.思想

在我国的《说文解字》中,“思”者,上为“田”,下为“心”,“心之田”;“想”者,上为“相”,下为“心”,“心之相”。思想如何,他对事物的判断就如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伟大的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这个观点成为笛卡尔形而上学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人一定是一个思想者

所以,法国著名思想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在他的著名的《思想录》里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会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所以,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因思想而崇高。

所以,思想更主要的是一个哲学概念。思想(thought)——人们在脑中产生的对某事、某物的一种价值判断与思考。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思想原则客观存在。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给学校办学思想下一个定义: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人员对学校教育作出的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思考。那么学校的办学思想源自哪里?如何形成呢?

我认为,学校办学思想源自三个方面:其一,源自对学校办学历史的反思与现状的分析;其二,源自对学校成员(主要是师生)的思考,因为师生是学校文化与精神最重要的承载体;其三,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正确理解今天教育的发展方向与社会对人的要求,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与思考。

2.理念

理念,我们一般指思想、观念,在具体情况下,与思想不同,一般指具体观念。

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观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辞海》第1367页)。所以,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

“观念”一词的英文对应词有很多,如:concept,conception,idea,thought等。在这几个词里面,concept和conception用于大范围内的成形的思想,意思是“在脑海中形成的公式化想法;系统而确切的思想或观念”,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概念”;i-dea是综合性最强、应用最广的一个,有时候,它可以表示一种“映像”(image),或者是一种从一点点信息中设想的,而从未觉察的东西;thought一词是指明显的智力活动,特别是指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结论,与单纯的观察、感觉或愿望不同,故更适合表达为思想。

如果放到具体的教育领域,我们经常听到“教育理念”这种表述,这更多的是在一种时代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体观念。例如,某教师在实践新课程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欣赏一词我更倾向于用idea,是一定教育思想的下位概念”。由此,我把它定义为:在一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对某事某物的认识与观念。故我们的教育理念源自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但又高于教育经验并促进教育思想的进步与完善。

对当前的中国教育,有人曾断言:教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已解决,缺少的是教育行为。为什么呢?因为每位教师都知道“以学生发展为本”,但行为上却是知识本位。我认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思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人本位思想下在中国教育的教育理念),全国教师都知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只是解决了教师的认知问题,但由于我们的教师根本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去实践、反思这种教育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思考与相应的观念,又何来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教育理念,当然谈不上具体反映这种理念的行为。

3.行为

人类的行为是受人类的意识支配的,而意识又是由思想决定的。我们知道,我们的思想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而行为则是我们外在的表现。著名哲学家查尔斯·哈尼尔认为: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所以也可以说思想是间接地控制着行为的,我们在想什么都会传达给意识,意识又操控我们的行为。

所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我们教师教育理念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受教育思想影响的;同时,我们的教育行为又对原有的教育理念(思想)起着完善、促进发展的作用。

4.学校文化

关于文化,我在本书很多文章中已有具体阐述,本文不再赘述,只是有关本文内容方面做一梳理。

我们知道,学校文化可分为三层:深层文化,即师生的文化气质等文化形态;表层文化,即建筑物质文化;而中层文化是指文字语言等文化形态。一所学校的核心文化当然是深层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也是指向深层文化。所以,我下面所说的学校文化就是指学校的深层文化。

学校文化的主要表现内容是:学校成员在学校特有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引导下,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反映这种教育价值的行为习惯、教育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等。这里需指出的是,这种文化是复数,而非单数!即文化是由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创造,反映的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教育价值观与思维方式。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学校核心教育文化的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学校教育思想提炼与认同(师生);其次是全体师生在这种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方式等,学校教育文化随之形成。

同样,这种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学校教育思想完善的过程。如上所述,行为习惯、教育理念尽管是思想的下位概念,故会受思想的影响,但行为习惯与教育理念在形成过程中也对学校教育思想产生反作用,从而促进教育思想的完善。

二、从亭林中学文化建设看学校文化形成的规律

1.研究反思亭林中学的历史与现状,提炼学校未来的教育思想

2006年9月,我来到上海市亭林中学任校长。亭林中学是一所有近70年历史的高级中学,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到我这任校长时,它已是一所基础比较薄弱的高级中学,尤其是生源的知识基础与人性修养较差。

据2006年的一份调查与统计,我校的招生分数线一直在上海市高中招生的最低分数线,并且招生数只达到计划数的2/3左右,所以,学生的学业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均较差。更为严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对教师、学校的信任度很低,每年有近1/4的学生离开亭林中学到其他学校借读,在校的学生有1/3是混毕业的。

我们又对亭林中学的学生情感特征作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显示:其一,这些学生是带着失败的心态来到学校学习的,他们害怕失败,他们希望教师是能给予他们学习生活希望的人,希望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其二,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多受情绪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兴趣和是否喜欢教师,他们遇到困难时希望见的人是爱他们的人。所以,我们不难得出:满足学生的这种情感需求,就是要理解他们,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功与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群充满自信的人。

与此同时,调查显示,我们的教师对学生也充满误解与不信任,总认为我们的学生“很笨”!如2006届高三,除了年级组长等少数教师外,其他人都对我这个新来的校长说:这届没希望!

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教师理解学生的这种生命特征,每一个生命都有他阳光灿烂的一面;只有通过师生的心灵沟通,发现阳光,让学生自信地生活与学习,才能让学生的生命变得美丽又精彩。教育希望学生理解教师真挚的爱与教诲,树立远大人生理想,勤奋学习,形成良好的德性;我们的教育希望我们师生每一个人,理解自己,珍爱生命与我们的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精彩!这就是我们在亭林中学的理解教育!

同时,在亭林中学7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体育办学特色,特别是田径,其竞赛成绩长期名列金山区第一。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学校每个人都认识到体育是学校的特色,但却只有少数人在从事与享受着这种特色。

所以,我们在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认识到,要实现我们的教育思想,首先要从有教育基础并为亭林中学所有人认同的体育开始。我们首先根据教育的规律与学校的实际,明确提出具有理解思想内涵的体育思想:“享受体育,让生命更美丽”。也就是说,体育不应是少数人的一项教育活动,而应是人人参与与享受的一项教育活动;体育不仅仅是强健体魄、愉悦心情的一项教育活动,其内在的体育精神与方式等会影响生命的各方面发展。

经过近半年的反思研究与教育实践,我们提炼出学校三年的办学思想:理解生命,让世界更精彩;享受体育,让生命更美丽。

2.设计符合这种教育思想的教育项目,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研究实践,提炼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img12

创建学习型组织,认同学校教育思想,形成学校共同的发展愿景。

(1)理解课程,让教育更贴近学生

为了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们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情改变传统的校本课程范式,依据当代课程巨匠威廉·F·派纳的理解课程思想来建设学校的理解课程(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具体做法如下:(www.xing528.com)

首先,由学生向学校提出学习课程申请,学校课程部门根据学生申请和学校课程指向整合成学生各类课程需求,并根据学校课程思想与课程目标,学校确定学校课程指向(这里专指校本课程),形成学校课程指南。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本年度课程指南发给全校师生与家长,由学校师生与家长对本年度课程进行投标,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标,最后确定“中标人”。

其次,学校课程部门组织“中标者”选择学习经验,形成一定的教材,这些教材由学校课程部门进行审定,审定完成后交“中标者”使用。学校在确定完成这些校本课程后,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排入学校课程表

第三,将本年度的校本课程设置印发给全体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到此时,课程开始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期。

第四,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与学生要超越传统课程的精英主义思想与教学灌输方式,师生互为领导,相互理解,超越课程,注重过程,使原有的课程内容成为学习的发生点,从而促进每个人发展,丰富课程内容与思想。

第五,课程评价,这种评价要超越传统的课程评价,注重于师生的学习过程。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在设计校本课程方案中,我们吸收了泰勒原理的精华,如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选择以及评价等,但本质上完全不同于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是自上而下的科学开发模式;而我们的课程思想、课程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等,都经历了一个理解、自下而上的过程,故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理解、学校的特点等永远是课程方案的核心内容与思想。其二,课程的实施过程与评价过程,我们认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变化、丰富发展课程的过程,是师生发展理解的过程。

两年时间内,我们在理解中创建的校本理解课程已有50多门。

下面我拿体育课程的理解开发为例作一说明。

1)理解、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参加喜欢的体育运动。在师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共开出棋类、球类、田径、跆拳道健美操武术等近二十门体育校本课程,供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中选择,学校的学生100%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课。

2)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实行多教师多班制教学。我们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及学校教师的教学特点,在体育课上实行了五人五班制、三人二班制等课堂教学模式。如五人五班制,五位体育教师同时上五个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和项目,组成全新的由爱好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的五个班,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3)让喜欢体育并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单独编班,有利于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发展。我校在每一个年级单独编有体育班,除了体育课外,每周下午有两次体育特长课,如高一年级是星期一、三的下午3:00~5:00,从而保证这些体育特长生更好发展。同时,我们学校建立了体育俱乐部,让体育爱好者有一个自己的家。

4)设立学校体育节。每年的9月、10月,是我校为期两个月的体育节,这个节日活动由学生会、团委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这样的节日里,既有各类比赛活动,如棋类、田径、球类等十多项赛事,也有大量的趣味体育活动和关于体育的征文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体育形式,我们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得以提升的同时,对人生更是充满自信,并将这种自信与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优秀品质迁移到他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同时,学校的体育成绩更加突出:连续三届获金山区阳光体育大联赛高中组第一;2007年代表金山获上海市农运会田径赛第一;2008年首届上海市中学生运动会获高中女子团体第一;2008年11月,在全国农运会上获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为金山乃至上海争光。

我校的理解课程模式于2007年7月在上海市千名校长培训上作了专题介绍。

(2)理解师生,寻找课堂教学规律

根据理解教育的思想与我校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特征,我们设计了“二一一“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和相关的作业系统。

首先,我们从时间概念上来论述这种教学模式。“二一一”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分解为三段,即:教师的演绎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师生、生生互动时间保证在10分钟左右;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大致在10分钟左右。当然,这种时间分配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分配概念,并非精确到分秒,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内容进行适当调节。

其次,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空间来看“二一一”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知道,高中教学内容有较严密的逻辑性,且具有容量大、较抽象、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等性质,高中生信息来源除了从教师和教材中得到一定的信息外,大量的信息是依赖自己的主动学习和与他人的交往(包括教师与同伴)中得到。这就决定我们的课堂教学需保证一定的教师演绎过程和一定的学生交往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从学习的量来讲大概保持在2∶1∶1的比例。

为什么?

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查显示,我们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听得懂、不会做”,即认知能力已基本达到识记理解水平,但上升到应用、评价、创新水平有困难。怎么办?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是对外来知识的同化并重新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能通过教师的演绎来完成的,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自我建构而成的。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保证足够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由于高中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强、容量大、较抽象等特征,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定量的高质量的教师演绎。同时,由于我们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在整个人群中处于中等水平,其主动学习的能力等也相对较差,保证高质量的教师演绎时间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和充分条件,这就为我们的时空教学模式提供了认知方面的依据。

再从情感来看,我们的学生是带着失败心态进入亭中,他们期盼爱、理解、成功(我们的调查中有显著显现)。由于“二一一”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高质量演绎和大量人际交往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只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重适当引导,及时反馈表扬,创造学生成功机会,欣赏每个学生的每一次表现,学生一定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并带来其情感发展。

所以“二一一”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减少了教师的讲演,而是要求我们教师重新思考讲演的内容,如何让讲演更精简,更适合面对学生的特点。而精简讲演腾出的时空是有目的地围绕教学任务展开师生、生生交流,并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二一一”时空理解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亭林中学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特点,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理解教育思想的一种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理想模式,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思想(对亭中教学的一种价值判断)、一种方案,留下的教学时空任凭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课程特点、学生情况尽情发挥;否则,这种课堂设计又将违反理解教育的思想。

(3)建设理解德育场,养育学生优秀德性

两年多来,我们主要是通过理解道德场的建设与德育生活化实践来构建理解型德育的。这里,我们简单论述理解道德场的实践。

1)理解道德体验场

这是我们做得相当成熟的一块。如学校的大道、大楼、校旗、校标等的命名,都是由团委、学生会发起,由全体教师学生自主命名;学校还由学生会和团委组织开展了各类学生节日文化活动,现在已有的:3月的礼仪节、4月的感恩节、5月的读书节、9月与10月的体育节、11月的科技节、12月的艺术节等,师生在这些内容丰富、展现人文内涵、提升科技素养的节日中主动积极参与,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美好的人生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培养人的德性。

2008年4月,金山区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学生节日文化现场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等转载了我校的探索成果。学校建立了理解室,让学生有宣泄心中不快的时空,有对话的场所,有心理安抚的使者。我们设立行为规范示范岗、礼仪岗、监督岗等,让我们的学生在自我规范中养成良好品行。

2)理解德育传播场

学校已在学生主要活动地点布置了有关理解锦言和理解图画,在学生学习区域布置了大量的学生书画作品。同时,我们创办了亭林中学校园电视台和广播台,由学生自己传播学校优秀的道德思想行为,抨击落后的、愚昧的行为。我们相继开展了学生辩论赛、演讲赛,与区有关部门合办了“金山优秀人才与亭中学子面对面”等活动。同时,我们在校园内表彰了一批批在各类活动中表现优势的同学,弘扬优秀德行,发展学校文化。如上海奇想青晨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奇想青晨”奖学金,目的就是激励我们的同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理解道德实践场

我们师生努力建设理解道德实践场,让师生在德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修养。现在,我们校内的保洁任务多由学生完成,让学生在保洁劳动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光荣,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与金山区司法局、亭林镇政府联手,在校内建立亭林中学法制学校,让学生从现在开始学法、知法、守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民。我们发起“与文明同行,迎特奥盛会”主题宣传活动,得到全镇8所学校的响应。我们组织政治、历史、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亭林,了解亭林的过去和现在,走进亭林的农田、工厂调研亭林的文化、经济、政治、民生等,让学生感受当地的灿烂历史、今日之幸福生活以及保护环境之必要。我们在当地公园、博物馆、工厂、消防队等地建立了十多个德育基地,让我们的学生随时可在实践中提升德性。同时,我们还组织好常规的学农、军训、十八岁成人仪式、参观等活动,使之变得更有效。

通过理解道德场的建设,我们让良好的品行围绕着每个人,让每个人在这样的理解道德场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优秀的德性并受益一生……

两年半高中学段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除了带来教育意义上的成功外,亭林中学这样一所普通高中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外延上,一所原本走向被淘汰的学校重现生机!学生数由两年半前的700多人上升到近1100名;招生分数线由上海市最低分到高于上海市高中分数线20到30分;教学质量由全区最低上升到普高前茅;一批师生为学校赢得了声誉:近两年来,我校学生有五百多人次在国家、市级、区级获奖(如沈海超同学获全国发明二等奖);我们的体育保持全区之首,吴金瑜校长获“金山十年教育奖”(全区共9名);祁成军教师被推荐为“感动金山08年度十大人物”候选人,等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已彻底改变,亭林中学已逐渐成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骄傲。2009年底,我校在历史上第一次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并成为金山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从内涵上看,高中学段理解教育实践研究在亭林中学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亭中的教育内涵。其一,我们进一步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教育让生命更精彩!如今的亭林中学,从学生到教师,一扫往日自卑的心理,均为自己是亭中教师与学子而感到骄傲,充满自信,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其二,学校的教育面貌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德育通过理解道德场建设变得更有效率,更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进一步张扬了人性;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独步的舞台,让学生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得到合理发挥,从而让我们的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均得到发展。

其三,教师的专业化得以提升,教师们全程、全面、全员参与这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明白了“理解”的真谛,知道了教育不仅要欣赏学生的优点,更要包容学生的缺点,甚至错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与人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近两年来,一大批参与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的教师脱颖而出。

其四,学校理解文化逐渐形成,不论是管理还是工作,生活还是教学,学校师生与理解相伴,学校正逐渐走向“充满理解与爱的学习型大家庭”。

一所具有理解文化的有着丰富内涵的高级中学诞生了。

(2010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