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是不断加强的。当前,货币政策在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相对独立于其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通常相对独立地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的公开市场业务行为是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能的重要工具。

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中除了财政政策外,还包括货币政策。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通常被认为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就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但是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直接的,其中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货币供给或需求的变化,进而间接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作用是不断加强的。凯恩斯最初认为利用降低利息率来刺激私人投资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主张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在于财政政策,尤其是大规模的公共工程投资。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重要。70年代后期,由于通货膨胀严重,西方各国更加重视货币政策,甚至采用了货币主义经济学家所主张的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当前,货币政策在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货币政策基础知识

由于货币政策要通过银行制度来实现,所以在学习货币政策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货币和银行方面的基础知识。这其中主要包括现代银行体系、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和货币乘数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银行体系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构成的,另外还有保险公司信用协会以及各种基金等其他金融中介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最高的金融管理机关。它一般相对独立于其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设立了中央银行,例如,美国的中央银行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英国英格兰银行,中国则是中国人民银行欧元区由于实现了货币统一,所以采用欧元的各国同有一个中央银行,就是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

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项基本职能:第一,发行货币。一般国家通常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成为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部分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发行由财政部负责)。第二,担任中央政府和商业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通常代国家管理国库,政府的税收和其他收入存入中央银行,且中央银行通过发行国库券和公债来管理政府的借款;同时中央接受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作为准备金,并且在必要时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支持商业银行的运作。第三,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管理功能。中央银行通常相对独立地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其基本业务的银行。商业银行是区别于中央银行的。它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属于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机构。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作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公开市场业务行为是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能的重要工具。

金融市场的构成十分复杂,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市场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但是,一般根据金融市场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两大类。货币市场是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货币市场包括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是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证券市场是通过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进行融资的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市场,即交易者集中在有固定地点和交易设施的场所内进行交易的市场,证券交易所就是典型的有形市场;另一种是无形市场,即交易者分散在不同地点(机构)或采用电信手段进行交易的市场,如场外交易市场和全球外汇市场就属于无形市场。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Money Creation)机制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在支票的流通和转账结算基础上,贷款可以转化为存款,在存款不提取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整个银行体系可以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可以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在这两种业务的不断循环进行下才能够进行货币创造。不能从事存款业务,则货币创造无从产生;不能从事贷款业务,则无从向社会公众提供存款的资金渠道。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虽具有筹集资金和资金运用的业务,但均不能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不具备货币创造的条件,从而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机制或过程简言之,就是银行将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后,接受贷款的客户并不完全支取现金甚至完全不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账户,以转移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使用。这样,由原来那笔存款经贷款后又形成一笔新的存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会使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加倍形成。

假设某企业将10万元现金存入A银行,A银行以20%比例保留存款准备金2万元,其余8万元用以发放贷款,某客户接受A银行贷款8万元后用于支付在B银行开户的某企业贷款,又引起B银行的存款增加8万元,B银行以20%比例保留存款准备金1.6万元,其余的6.4万元用以发放贷款,那么,由B银行安排的这笔6.4万元的贷款又可以形成在另一家银行开户的某企业的存款。如此类推,从A银行到B银行,再到C银行、D银行等,持续不断地由存款到贷款,再由贷款到存款,就会产生如表10-1所列的结果。

表10-1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在银行系统中,把商业银行起初接受客户的现金所形成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通过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简单观察表10-1就可发现,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实际上是原始存款的一定倍数,其倍数值正好为准备金比率的倒数。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所有经营活期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账户,银行的支票清算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各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称为准备金存款。中央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必须按法定的比率将存款总额中的一部分上缴到中央银行,这种比率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equired Reserves Rate)。

如果将上例中的A、B、C等各银行的留存准备金比例看作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派生的倍数则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倒数。如果用Rd代表最初的存款,D代表存款总额,即创造出的货币,r代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r<1),则商业银行创造出的货币量的公式为:

例如,有一笔最初的存款为100万美元,此时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则该笔存款存入银行后创造出的货币量为:

这就是说,在商业银行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并广泛实行支票流通的条件下,银行体系可以创造派生存款,但是,这种创造能力并不是无限的,或者说,经过派生后的银行存款总量与原始存款之间的倍数是有限的。因为,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可用于发放贷款的部分是有限的,它要受到必须上缴的法定准备金比例的限制,该比率越高,存款派生的倍数越小。

实际上,除了上缴的法定准备金以外,银行往往还要自留必要的准备金(通常称为超额准备金),以应付客户提现的要求,这个比率越高,存款派生的倍数也越小。另外,客户在取得贷款后,不一定全部以存款转账形式支用,往往有一部分要提取现金,被提取的部分显然没有形成派生存款,可视为存款派生过程中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越多,派生存款越少。

需要提醒的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不能简单理解为单纯的货币供给扩张。当原始存款减少时,银行系统的存款总量也会呈倍数紧缩的过程,其原理与扩张过程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说明了如果中央银行发行1元的钞票,而实际的货币增加量并不是1元,因为这1元的钞票被存入商业银行的情况下,还会创造出新的货币量。我们通常用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来说明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为基础货币,由于这种货币具有创造出更多货币量的能力,因此是一种高能量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为高能货币。如果用H来表示高能货币,用M来代表增加一单位高能货币所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则货币乘数mm的公式为:(www.xing528.com)

假如中央银行发行了一单位高能货币,社会货币供给量增加了三单位,即货币乘数为3。同样根据已知的货币乘数和中央银行发行的高能货币的数量也可以计算出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货币乘数取决于居民手中所持现金与存款的比例,以及商业银行实际准备金率的大小。分析货币政策时,理解货币乘数的概念非常重要。

(二)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根据前面所学习的IS-LM模型我们知道,实际利息率的变动会对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这就是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给来实现对实际利息率的影响。因为影响实际利息率变动的因素是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货币的需求由市场决定,而货币的供给则可以由政府控制。所以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的供给量来调控利率,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三个。它们是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率政策。现实中,各国中央银行也是经常采用这三个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的。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短期债券,交易对象的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因此,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买卖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政府债券,改变其超额准备金,影响其货币创造能力,达到收缩或扩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经济中有必要收缩货币时,中央银行就卖出有价证券;而当经济中有必要扩张货币时,中央银行就买进有价证券。

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常用和效果最理想的工具。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点。在操作中,中央银行比较主动,调节也有很大的弹性,证券的买卖方向,买卖数量以及种类都由央行自行确定,并且,由于其操作具有隐蔽性,不容易引起告示效应,对经济的震动比较小,另外,万一情况出现变化,央行还可以迅速进行反向操作。

然而,公开市场业务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取决于如下5个条件:第一,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要有相当规模,种类齐全,为社会各阶层广泛持有。第二,中央银行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本身持有相当数量的证券,主要是国债,否则它就没有足够的调节力量。第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国债的持有占相当比重。第四,利率要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第五,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总之,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其本身的优越性,已经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再贴现率政策(Rediscount Policy)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和政策。贴现是居民或企业为得到现金而把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要求兑换,并同意扣除利息的行为。再贴现则是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行为。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率实际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放贷利率。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再贴现率政策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容易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另外,再贴现率作为官方利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实际利率水平,使实际利率与之同方向变动。

准备金率政策(Required Reserves Policy)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和政策。除了法定准备金之外,商业银行还必须留存一定的货币以应付日常运营和储户的现金需求,这部分叫作超额存款准备金(Excess Deposit Reserve)。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作存款准备金率。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货币供应总量也相应增加;反之,货币供应总量将相应减少。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又把这种效应放大,进而对货币供应总量产生巨大影响。

从理论上讲,变动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最简单的办法。然而,该政策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金率变动,所有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都必须扩大或收缩。另外,准备金率的频繁变动,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无所适从。因此,该政策也应当谨慎使用。

实际宏观经济决策中,上述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经常配合使用。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会采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政府债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实际利息率,刺激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长,如图10-2中LM1所示。在经济过热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会采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以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实际利息率,抑制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放缓,如图10-2中LM2所示。

图10-2 凯恩斯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

(三)货币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创立之初,其货币政策并未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之前,美联储甚至都不能独立于美国财政部制定货币政策。直到60年代,美国开始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之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从1965年的2.3%上升到1969年的6.1%。这进一步促成了70年代“滞胀”的发生。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实际上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取而代之的是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所以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是伴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盛行和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持续上升而诞生的,其代表人物为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

货币主义强调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是截然不同的。首先,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会直接影响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量会影响利率,然后通过利率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其次,货币主义强烈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主张只把货币存量控制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最后,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不同。凯恩斯主义认为高就业水平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保证,所以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应该成为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但是货币主义放弃了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认为高就业水平恰恰可以被认为是没有最好地利用社会资源的一个标志,所以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应该是避免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产生成长于西方国家高通货膨胀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滞胀”之后达到鼎盛。80年代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大量吸收了货币主义的观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当前各国的货币政策之中,货币主义依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