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件质量概念

铸件质量概念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铸造生产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艺过程,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往往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工艺方案不合理、生产操作不恰当等原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铸件缺陷。铸件缺陷是导致铸件性能低下、使用寿命短、报废和失效的重要原因。化学成分不符合铸件技术条件的要求,铸件显微组织异常,物理性能或力学性能不合格等。铸件质量分等指数C的计算方法可参考有关书籍进行。

铸件质量概念

铸造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合格优质的铸件,铸件质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铸件内在质量。包括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物理机械性能及内部缺陷程度等。

(2)铸件外在质量。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层硬度、重量公差、允许的表面铸造缺陷等。

(3)铸件使用质量。即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能。如在强力、高速、磨耗、腐蚀、高温等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切削性能、焊接性能、运输性能及工作寿命等。

铸件质量的具体要求,一般在零件图、铸件图及有关技术文件(如各类、各种铸件质量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

铸造生产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艺过程,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往往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工艺方案不合理、生产操作不恰当等原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铸件缺陷。铸件缺陷是导致铸件性能低下、使用寿命短、报废和失效的重要原因。

铸件缺陷种类繁多,各国对铸件缺陷的分类、名称和定义的规定不尽相同。根据缺陷的形貌特征。我国国家标准《铸造术语》(GB/T 5611—1998)将铸件缺陷分为八类:

(1)多肉类缺陷。主要有:飞翅(飞边、披缝)、毛刺、抬箱、冲砂、掉砂等。

(2)孔洞类缺陷。主要有:气孔、针孔、缩孔、缩松和疏松等。(www.xing528.com)

(3)裂纹冷隔类缺陷。主要有:冷裂、热裂等。

(4)表面缺陷。主要有:夹砂类缺陷(鼠尾、沟槽、夹砂、结疤等)和粘砂类缺陷(机械粘砂、化学粘砂等)。

(5)残缺类缺陷。主要有:浇不到、未浇满、跑火、型漏(漏箱)、损伤等。

(6)形状及重量差错类缺陷。主要有:尺寸和重量差错、变形、错型(错箱)、错芯、偏芯(漂芯)等。

(7)夹杂类缺陷。主要分为金属夹杂物和非金属夹杂物两类。

(8)性能、成分、组织不合格。化学成分不符合铸件技术条件的要求,铸件显微组织异常,物理性能或力学性能不合格等。

为了保证铸件质量,铸造生产各个环节,特别是清理后,都要进行质量检验。凡是有缺陷的铸件,若能满足技术要求、不影响使用或经修补后仍可使用者为合格铸件;凡是不能修补或修补后仍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者为废品。在铸造车间发现的废品称为内废,在机加工车间发现的废品称为外废。

合格品按铸件质量分等指数C可细分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三个质量等级:合格品指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过程和质量稳定,用户评价能满足使用性能的铸件,60<C≤80;一等品指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过程和质量稳定,用户评价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铸件,80<C≤95;优等品指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过程和质量稳定,用户评价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铸件,95<C≤100。铸件质量分等指数C是采用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而得,计算质量分等指数的前提是铸件质量的所有检查项目都达到相关标准和铸件交货验收技术条件的合格品指标。铸件质量分等指数C的计算方法可参考有关书籍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