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级电子选针编织机构的工作原理解析

单级电子选针编织机构的工作原理解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针片4直接受电磁选针器9作用。下面介绍与上述选针机件相对应的电脑横机三角系统的结构及其编织与选针原理。选针三角14有两个起针斜面F1、F2,作用于选针片的下片踵,分别把在第一选针点C1和第二选针点C2被选中的选针片推入相应的工作位置。选针片挺片三角15、16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把由选针三角14推入工作位置的选针片继续向上推。

单级电子选针编织机构的工作原理解析

(一)成圈与选针机件

1.织针 与手摇横机一样,电脑横机主要采用舌针作为织针。该针的结构与图3-80中所示的下针相似,舌针边侧带有一个扩圈片,一个针床上的织针可以插到另一个针床织针的扩圈片中,以便在前后针床进行移圈。

2.成圈与选针机件配置 图6-5所示为某种单级选针电脑横机一个针床的截面图,它反映出舌针与选针机件之间的配置关系。

图6-5 成圈与选针机件的配置

(1)织针。织针1由塞铁7压住,以免编织时受牵拉力作用从针槽中翘出,它由挺针片2推动上升或下降。

(2)挺针片。挺针片2与织针1镶嵌在一起,由于织针上无针踵,所以挺针片片踵起到了针踵的作用。挺针片的片杆有一定的弹性,当挺针片不受压时,片踵伸出针槽,可以沿着机头中的三角轨道运动并推动织针上升或下降;当挺针片受压时,片踵埋入针槽,不能与三角作用,其上的织针也就不能上升或下降。

(3)中间片(又称压片)。中间片3位于挺针片2之上,其上有二个片踵。下片踵在相应的三角作用下推动中间片处于不同的高度,从而使上片踵处于A、C、B三种不同位置,分别如图6-5(1)、(2)、(3)所示。当上片踵处于A位置时,由于受压条8的作用,挺针片2的片踵在起针之前就被压入针槽,不与三角作用,织针不参加编织。当上片踵被推到B或C位置时,挺针片2的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到三角作用,织针参加工作,分别进行成圈(或移圈)和集圈(或接圈)。

(4)选针片。选针片4直接受电磁选针器9作用。当选针器9有磁性时,选针片被吸住,选针片不会沿三角上升,其上方的中间片3不上升,上片踵处于上述A位置,在压条8的作用下将挺针片2压入针槽,织针保持不工作状态;当选针器9无磁性时,和选针片4镶嵌在一起的弹簧5使选针片4的下片踵向外翘出,选针片在相应三角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动中间片3向上运动,使其突出部位脱离压条8的作用,它下面的挺针片2被释压,挺针片片踵向外翘出,可以与三角作用,推动织针工作。

(5)沉降片。图6-5中6为沉降片,它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间,位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配置,由机头中的沉降片三角控制沉降片片踵使沉降片前后摆动。沉降片的结构与作用原理如图6-6所示。当织针1上升退圈时,前后针床中的沉降片2闭合,握持住旧线圈的沉降弧,防止旧线圈随针上升,如图6-6(1)所示。当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前后沉降片打开,以不妨碍织针成圈,如图6-6(2)所示。与压脚相比,沉降片可以实现对单个线圈的牵拉和握持,且可以作用在整个成圈过程,效果更好,对于在空针上起头、成形产品编织、连续多次集圈和局部编织十分有益。

图6-6 沉降片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二)三角系统

电脑横机的机头内可安装1个或多个编织系统,现在最多可有8个系统。机头也可以分开成为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或合并为一个。当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下面介绍与上述选针机件相对应的电脑横机三角系统的结构及其编织与选针原理。

图6-7为一个成圈系统的三角结构平面图。根据作用对象(挺针片、中间片、选针片)的不同,该三角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图6-7 电脑横机三角系统平面结构

1.作用于挺针片的三角 1为挺针片起针三角,被选中的挺针片可沿其上升将织针推到集圈高度或退圈高度。接圈三角2和起针三角1同属一个整体,它可使被选中的挺针片沿其上升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挺针片压针三角3除起到压针作用外,还有移圈三角的功能。当挺针片沿压针三角上平面上升时可将织针推到移圈高度。压针三角3可以在程序的控制下通过步进电动机调节其高低以得到合适的弯纱深度。挺针片导向三角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上、下护针三角5、6起护针作用。

2.作用于中间片的压条及三角 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作用于中间片的上片踵,分别在集圈位置或接圈位置将中间片的上片踵压进针槽,使挺针片和织针在该位置不再继续上升,而是处于集圈或接圈高度。中间片三角10、11可使中间片下片踵形成三条轨迹。当中间片的下片踵沿三角10的上平面运行时,织针可处于成圈或移圈位置;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0、11之间通过时,织针处于集圈或接圈位置;如果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1的下面通过,则织针始终处于不工作位置。12为中间片复位三角,它作用于中间片的下片踵,使中间片回到起始位置,即图6-5(1)所示的位置。

3.作用于选针片的选针器及三角 选针器9由永久磁铁M和选针点C1、C2组成,选针点可通过电信号的有无使其有磁或消磁。选针前先由M吸住选针片的片头,当选针点移动到选针片片头位置时,如果选针点没有被消磁,选针片头仍然被吸住,织针没有被选中,不工作;如果选针点被消磁,选针片头被释放,相应的织针就被选中,参加工作。

选针片复位三角13作用于选针片的尾部,使选针片片头摆出针槽,由选针器9吸住,以便进行选针。选针三角14有两个起针斜面F1、F2,作用于选针片的下片踵,分别把在第一选针点C1和第二选针点C2被选中的选针片推入相应的工作位置。选针片挺片三角15、16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把由选针三角14推入工作位置的选针片继续向上推。其中,三角15作用于第一选针点选中的选针片,三角16作用于第二选针点选中的选针片,选针片再分别将相应的中间片及挺针片向上推,使其上方的织针至成圈(或移圈)位置和集圈(或接圈)位置。选针片压片三角17可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把沿三角15、16上升的选针片压回到初始位置。三角18为选针片的下片踵压片三角。

该横机三角系统设计十分巧妙,除挺针片压针三角3、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可以上下移动外,其余机件都是固定的,这就使机器工作精度更高,运行噪声和机件损耗更小。

(三)选针与编织原理

为叙述方便,下面文图中所讲三角与图6-7相同。(www.xing528.com)

1.成圈、集圈和不编织 下面结合图6-7,分析三种编织方式的工作原理。

(1)成圈编织。成圈编织的走针轨迹如图6-8所示。此时,选针片在第一选针点C1被选中,选针片的下片踵沿选针三角的F1面上升,上片踵沿三角15上升,从而推动它上面的中间片的下片踵上升到三角10的上方并沿其上表面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在压条8的上方通过,始终不受压。相应的挺针片片踵一直沿三角1的上表面运行,使其上方的织针上升到退圈最高点,垫纱后成圈。图中的K、KH、KB分别为挺针片片踵、中间片上片踵和下片踵的运动轨迹。

(2)集圈编织。集圈编织的走针轨迹如图6-9所示。选针片在第二选针点C2被选中,选针片下片踵沿选针三角的F2面上升,上片踵沿三角16上升,从而推动它上面的中间片的下片踵上升到三角10、11之间并沿其间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在经过压条7时,被压条7压进针槽,从而将挺针片片踵压进针槽,使挺针片在上升到集圈高度时就不能再沿三角1上升,只能在三角1的内表面通过,形成走针轨迹T,其上方的织针集圈。图6-9中TH和TB分别为中间片上片踵和下片踵的运动轨迹。

图6-8 成圈走针轨迹

图6-9 集圈走针轨迹

(3)不编织。在两个选针点都没有被选中的选针片不会沿三角14上升,从而也就不会推动中间片离开它的起始位置。中间片上片踵始终被压条8压住,这样挺针片片踵也不会翘出针槽,不会沿三角1上升,只能在三角1的内表面通过,所以其上方的织针就不参加工作。

(4)三功位选针编织。在编织过程中,如果有些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中,有些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中,有些选针片在两个选针区都不被选中,则会形成三条走针轨迹,分别为成圈(实线)、集圈(虚线)和不编织(点划线),这就是三功位选针。其走针轨迹如图6-10所示。

2.移圈和接圈 前后针床织针之间的线圈转移是电脑横机编织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功能。在专业术语中,移圈本来定义的是将一个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上的过程。但是在电脑横机中为了更好地说明,把这个过程进行了分解,将给出线圈的织针称为移圈,而接受线圈的织针称为接圈。

(1)移圈。移圈的走针轨迹如图6-11所示,其中D、DH、DB分别为挺针片片踵、中间片上片踵和下片踵的运动轨迹。移圈时的选针与成圈时相似,选针片也是在第一选针点C1被选中,选针片和中间片都走与成圈时相同的轨迹。所不同的是,此时的挺针片压针三角3向下移动到最下的位置,挡住了挺针片片踵进入三角1的通道,使其只能沿压针三角3的上面通过,从而使其上方的织针上升到移圈高度。如图6-12所示,在移圈时,移圈针1上的线圈3处于扩圈片的位置,以便于对面针床上的接圈针2进入扩圈片,当针1下降时,其上的线圈从针头上脱下,转移到对面针床的针2上。

图6-11 移圈走针轨迹

图6-10 三功位选针走针轨迹

图6-12 移圈与接圈原理

(2)接圈。图6-13是接圈时的走针轨迹,其中R、RH、RB分别为挺针片片踵、中间片上片踵和下片踵的运动轨迹。接圈时,选针片在第二选针点C2被选中,与集圈选针相同。但此时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下降一级,这样被推上的中间片上片踵在一开始就受左边的接圈压条8的作用,被压入针槽,并将挺针片片踵也压入针槽,使其不能沿下降的压针三角3上升,只能在三角3的内表面通过。当运行到中间位置离开接圈压条8后,中间片和挺针片被释放,挺针片片踵露出针槽,沿接圈三角2的轨道上升,其上的织针上升到接圈高度,使针头正好进入对面针床织针的扩圈片里,当移圈针下降后,就将线圈留在了接圈针的针钩里。随后,另一块接圈压条8重新作用于中间片的上片踵,挺针片的片踵再次沉入针槽,以免与起针三角相撞,并且不受压针三角3的影响。走过第二块接圈压条后,挺针片片踵再次露出针槽,从三角5、6之间通过,被压到起始位置,完成接圈动作。

图6-13 接圈走针轨迹

图6-14 双向移圈走针轨迹

(3)双向移圈。在机头的一个行程中,在同一成圈系统也可以有选择地使前后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即有些针上的线圈从后针床向前针床转移,有些针上的线圈从前针床向后针床转移,这样就形成双向移圈。双向移圈走针轨迹如图6-14所示。此时,有些选针片在第一选针点C1被选中,其上的织针进行移圈;有些选针片在第二选针点C2被选中,其上的织针接圈,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中的选针片,其上面的织针既不移圈也不接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