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微课构建与设计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微课构建与设计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微课是按照前面提到的逻辑思维相关理论、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微课设计原则以及提前设计的逻辑思维微课结构图和微课界面设计原则等综合考虑制作完成的[7]。下面的主表格部分纵轴显示的是微课资源的组成:知识地图、学习任务单、基于Flash的微课件、思维练习,点击相应的文字标题进入相应的页面。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微课构建与设计

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微课是按照前面提到的逻辑思维相关理论、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微课设计原则以及提前设计的逻辑思维微课结构图和微课界面设计原则等综合考虑制作完成的[7]。在制作中,主要采用Dream weaver和Flash技术,欢迎页面和主页面采用Dream weaver构建,主页面链接的知识地图和学习任务单也是通过Dream weaver进行构建,每个微课件内容使用Flash技术完成。打开微课,首先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是欢迎页面,点击欢迎页面的指定位置才能进入主页面,在主页面中师生既可以查看知识地图、学习任务单等模块的内容,也可以进行Flash微课课程学习。下面我们对微课的主要页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欢迎页面

在使用微课进行学习时,首先打开的是欢迎页面,该页面的制作主要使用Dream weaver技术完成。考虑到微课的使用者主要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主要使用了图片,较少的文字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只要点击页面中间的文字“点击进入学习”就可以跳转到主页面。

(二)主页面

点击欢迎页面中间的文字“点击进入学习”就跳转到了主页面。该页面的制作也主要使用Dream weaver技术完成。该页面主要以图片为背景,表格的第一横是标题部分,动态显示微课标题。下面的主表格部分纵轴显示的是微课资源的组成:知识地图、学习任务单、基于Flash的微课件、思维练习,点击相应的文字标题进入相应的页面。Flash微课件有课程学习模块和课程辅助模块两个子模块。点击课程辅助模块课程进入课程介绍、学习指南、交流互动、联系我们的介绍页面;点击课程学习模块可以查看所有可以进行学习的课程单元,点击相应的单元可以进入此单元知识的课程学习。

(三)知识学习页面

每个学习页面都会涉及几个主要的部分:教学目标呈现页面、小故事导入页面、引导页面、例题讲解页面、课程拓展页面、练习页面、课堂小结页面、自主评价页面和下节内容预习页面、结束页面等好多页面。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操作的方便,微课进行教学实践时选择的是六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节进行的教学实践,所以在此也通过这个章节的页面进行学习页面的制作过程展示。

1.教学目标呈现页面

教学目标呈现在每个知识点页面的最前面,起着“掌舵”的作用。不清楚本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管是教师设计微课、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可能掌握好本节的知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2.小故事导入页面

在清楚了解了本节知识的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本节知识的具体学习页面。在每个课时的学习之前,都有一个导入页面,该页面用一个故事引出本知识点的内容学习。每个小故事都是讲述本知识点的学习在生活中将会收到怎样有趣的体验。同学们在看了有趣的小故事后,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知识点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引导页面

引导页面只是起到提示作用,告诉同学们下面就是例题了,要认真学习。(www.xing528.com)

4.例题讲解页面

这个页面是本知识点的“重中之重”,例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本知识点的内容能否被学生轻松愉快的理解掌握,所以在设计时要格外费心。每个知识点的例题都不会是一个,考虑到篇幅和整体效果,在此只选取其中的一个例题作为说明。

5.课程拓展页面

在完成了例题的学习之后,需要及时的对本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梳理,让它和同学们脑海中原有的知识进行一个联结,也就是皮亚杰理论体系所说的“同化”阶段。经过了这个环节,知识才能更好更快地加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快速掌握,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在知识的运用之中才能得心应手。

6.练习页面

在将所学知识“同化”了以后,一定要趁热打铁,赶紧做练习巩固一下,才能理解得更透彻,防止被遗忘。练习页面就是所学知识的回忆、运用过程。

7.课堂小结、评价页面

学习了例题,也做了练习,知识点已经掌握了,本课时就接近尾声了。在本课时结束之前,我们还有必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小结,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8.预习页面

本知识点学完了,在临下课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相应的预学案,让学生可以提前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9.结束页面

例题也学习了,练习题也做完了,下节课的预学案也已经看过了,本知识点就算圆满结束了。通过本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发现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只有将数学学好、学活,使用转化的方法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才能体会到数学所带给我们的裨益和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