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打造开放活力的新语文课程体系

努力打造开放活力的新语文课程体系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应该明确树立语文新课程资源意识及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二)课程理念的落实将新的课程理念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落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的实处,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语文新课程改革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充分尊重、理解和满足高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

努力打造开放活力的新语文课程体系

(一)对相关概念的掌握

1.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在西方,“课程”这一概念是由拉丁语“跑道”一词转化而来,与“学习过程”同义。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称为“课程”。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当时是“所分担的工作的程序、学习的范围、领域、时限、进程”的意思。以后又有各种各样的解说,认为课程是指“学习程序”“教学内容”“计划化的学习经验”“学校施加教育影响的计划”等。

当代更有一种生态主义的课程观认为: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归纳起来,可以这样说:课程是一个包含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活动乃至教育评价在内的广泛的概念,除了学校所实施的正式课程、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校制度、校园文化,还有师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学校以外的广泛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及其内容等。这个概念很重要。

过去,一说到课程,想到的就是按学科设置的“学校教学科目及其教学内容”,而且这只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事情。按这种观念去实施课程,就会形成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课堂本位的僵化局面就会形成,师生在课程实施与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地位就会丧失,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科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学校的课程逐渐走向封闭、孤立和萎缩,教材走向繁、难、偏、旧也就在所难免。

正是针对这种状况,语文新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这就是说,语文新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知识走向生活,由学科走向学生,由单一走向多样。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实践体验课程;不只是国家意志,也有地方与校本特色和需要;它也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

2.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是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转化为教育的实际成果。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而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前者只有经过开发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进入课程。但是,由于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加之我国长期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体制,所以,我国中学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广大中学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也普遍缺乏课程资源这个概念,以至于人们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自然联想到增加或减少科目,编写或者订购教材。

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新课程具有最为丰富而广泛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上述同样的原因,语文新课程丰富而广泛的课程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所以,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应该明确树立语文新课程资源意识及课程资源开发意识。(www.xing528.com)

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促使课程由课本向人本、由知识向生活的回归,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拓展语文新课程的内涵。尽管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办学条件不一样,课程资源的特点也不相同,但是,语文新课程资源都是丰富的。语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胆识、智慧和辛劳,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

(二)课程理念的落实

将新的课程理念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落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的实处,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语文新课程改革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充分尊重、理解和满足高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方面,要充分考虑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之间,在教学基础和课程资源的类型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语文新课程应该留足空间,具有适度的张力和较广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2.课程的不断变革和发展

语文新课程应该始终保持变革和发展的姿态。社会在不断地甚至是越来越快地发展,加之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语文新课程必须“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语文新课程改革,要积极吸收新的教育观念,探索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注重在课程中传达新思想;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始终以新的内涵和形式给人以创新的启迪;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关系。总之,语文新课程应该具有适度的张力,保持良好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断的时空变化和人的发展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