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的分析结果揭示了邻里环境可以显著提高非认知能力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国的社会内部在城乡、户籍、社会阶层等维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更深刻地了解邻里环境对于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在不同的群体间是否会具有差异,本章在前文基于平均意义上而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迁移流动状态、学生的户口类型、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父母是否属于精英群体的判定标准,在不同群体间重新检验邻里环境同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图6-2(a)反映了邻里环境对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邻里环境对外地学生非认知能力影响的置信区间较大,但是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都会受到邻里环境的显著影响。虽然邻里环境对学生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但是只有在本地学生群体中才表现出统计上的显著性。在图6-2(b)中,在拥有不同类型户口的学生群体中,除了邻里环境对农业户口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影响表现出边际不显著外,邻里环境基本上体现出了对非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综合图6-2(a)和图6-2(b)的情况,可以认为学生自身的迁移流动和户口状态总体上并不会导致邻里环境同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群体间产生重大的差异。
在依据学生自身的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本章又在父母特征维度对邻里环境同非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图6-2(c)展示了在不同的父母最高受教育程度的群体中,邻里环境对非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只出现了高等教育家庭和中等教育家庭,在低等教育家庭中没有发现统计显著的经验证据。图6-2(d)的结果则显示不论父母从事的是否是精英职业,良好的邻里环境都会显著地提高子女的非认知能力,但是在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父母从事精英职业的子女而言,其非认知能力受到的邻里环境的影响会大于父母从事非精英职业的子女。
图6-2(a) 异质性分析:学生迁移流动状态
(www.xing528.com)
图6-2(b) 异质性分析:学生目前的户口类型
图6-2(c) 异质性分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图6-2(d) 异质性分析:父母的职业类型
总体而言,图6-2(a)到图6-2(d)的实证结果显示,学生自身特征并不会改变邻里环境同非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相对大小,而父母特征则会对此产生影响。对于其中的原因,本章认为可能是因为良好的邻里环境在为子女塑造学习、模仿典范的同时,也会改变着父母的行为方式,进而对子女的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受到良好教育以及从事精英职业的父母可能更加容易意识到邻里环境的优劣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主动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及养育子女的方式。当然,关于此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多的经验证据,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此外,由于优势家庭中的子女会受到良好邻里环境更大的影响,其非认知能力也会获得更高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拉大了优势家庭子女同弱势家庭子女在人力资本积累维度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代际的传递,这种差异会逐渐累积和显现出来并导致社会不公平,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也会因此而受到消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