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律

区域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律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之间关系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种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控,合理地利用这种作用机制,就能发挥经济要素的优势驱动作用,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为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二者耦合,形成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唯有这样,才能盘活文化资源,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律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之间关系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种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控,合理地利用这种作用机制,就能发挥经济要素的优势驱动作用,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在区域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来自经济领域的技术要素最为活跃,它直接影响着商品交换和产出的形式,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熵值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和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区域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一个民族拥有整合与配量自身文化资源的能力,不仅决定了该民族文化生态的发展程度,更影响着该民族文化竞争力的高低。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古国,各民族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这些多层次、多结构、多主题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能够通过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事实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正是将民族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文化就是生产力,当今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印证了这一点。

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必然会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经济要素具有增长型反馈机制,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而文化要素则具有稳定型反馈机制,民族文化资源具有生态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其发展需要在动态中维持平衡,并逐步趋向最大的稳定状态。由此,二者成为矛盾的双方,系统中资源供给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矛盾不解决,系统就会失衡。为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二者耦合,形成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把握生态经济的“最适度”,不仅关注对民族文化资源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更强调深化对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科学认识,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改造、优化、升级,和对系统要素的综合调控,使民族文化产业既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又能在发展中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www.xing528.com)

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人类经济活动要受到生态系统容量的限制,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不超过系统自调节能力的阈值。这就要求民族文化产业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走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通过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创新、技术、人才等中间变量的科学调控,和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升级,来获取最大的生产力。利用上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协调型反馈机制。唯有这样,才能盘活文化资源,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从系统要素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实现生态化发展,不仅有赖于产业内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要市场机制、管理体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来自产业运行环境的可控参量之间的支持。其中,市场通过民族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求机制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政策、法律、管理机制等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等环节,但却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保障和支持。为此,我们要在分析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复合调控机制,利用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机理,创造协同效应,共同推进民族文化产业高效而持续地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