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棠桥词集》王维新编订的520首词作

《海棠桥词集》王维新编订的520首词作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棠桥词集》是王维新自己编订的词集。《海棠桥词集》又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校注本。[624]《海棠桥词集》收录王维新词作520首。由于《海棠桥词集》未曾正式刊刻印行,仅有抄本深藏于博物馆内,流布未广,加之词人官职不显,故世人知之者甚罕。

《海棠桥词集》王维新编订的520首词作

词集。[清]王维新撰。清抄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校注本。

王维新简介见前“《红豆曲》”条。

《海棠桥词集》是王维新自己编订的词集。集前《自序》中述及词集的命名由来时称:“系海棠桥者,以吾粤横浦有是桥,昔淮海秦先生被谪时,日从酣咏《醉乡春》,所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者是也。”[622]王维新与秦观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际,都曾屡试不第,怀才不遇,故而在情感上有所共鸣,词集中有不少感喟身世、叹惋不遇的作品。此外,王维新认为“诗忌纤,唯词不厌,又语有长短,可以发泄胸中,故不得志于诗者多喜为”,[623]他十分推崇秦观的婉约词风,在艺术和审美上皆以秦观为典范。因此,王维新以秦观贬谪横州(今横县)时吟咏过的“海棠桥”命名自己的词集,不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诉求,还表明了自己的艺术取向,可谓托旨遥深。词集今存清抄本,藏容县博物馆。线装三册,无板框行格,版心题有卷次页码,卷首有《题辞》《自序》《竹一词话》,正文各卷卷首有目录,卷一卷端题“海棠桥词集卷一/粤容王维新竹一”,全书以楷体字抄写,字迹多漫漶不清,页面亦有多处破损。《海棠桥词集》又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校注本。[624]

《海棠桥词集》收录王维新词作520首。可以说,在词的创作方面,王维新是一位高产作家——在王鹏运、况周颐之前,他是广西存词数量最多的一位词人。其词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体裁方面以小令见长,中调、长调亦见笔力。王维新曾长期蛰居乡村,读书于都峤山中,又多次赴京会试,辗转于大江南北,遍览田园风光、江山胜景,故而词集中描摹景物、吟咏山水的词作最多,占总数近半,这类词作语言平素淡雅,多以白描的手法写景状物,风格恬静清新。如《柳梢青》云:“寂寞江村,萧条门巷,苔积无尘。燕子春归,结巢梁上,时见泥痕。墙头草色初新,任琐屑花飞四邻。荷笠农人,敲针稚子,日与相亲。”[625]该词写得古朴淳厚,意境疏淡平和,极具乡土气息。除了写景咏物之外,词集中也有不少描写男女恋情、离别相思的词作,这类词作多着眼于表达真挚细腻的情感,往往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格调高雅,绝少鄙俚嬉亵之词。如《诉衷情》云:“月上碧窗花影瘦,忆芳馨。从别院,相见语零星。入梦未分明,声声杜鹃空外惊,好无情。”[626]该词写相思,通过月景、花影、杜鹃声等意象的组合,由景入情,虚实结合,表达出真挚含蓄的恋情,意境悠远,隽永缠绵。此外,《海棠桥词集》中还有部分咏怀遣兴、题赠答谢的词作,多抒写词人的人生遭际、心路历程和生活情趣,如《满江红·楚江除夕》《月下笛·旅思》《柳梢青·题方芷斋稿》《花发沁园春·姑苏吴女士画桃花绣球扇赠内》等。(www.xing528.com)

由于《海棠桥词集》未曾正式刊刻印行,仅有抄本深藏于博物馆内,流布未广,加之词人官职不显,故世人知之者甚罕。1993年版《粤西词载》仅收王维新词一首,2009年版《广西古代诗词史》亦仅述及王维新的诗作,而词则未着笔。不过近年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王维新的词作,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做了深入的研究。韦湘秋《广西历代词评》评价王维新的词称:“他的词典丽深秀,富艳精工,意象活脱,韵律和谐,殊堪吟唱。这大概同他熟谙音乐、明辨格律有关。”[627]黄蝶红《论王维新的文学创作》一文称:“综观《海棠桥词》五百多首词,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艺术上呈现以清远淡雅为主而又多格并存的风貌。描写田园山水,吟咏景物的篇章,意境疏淡,格调清远;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一往情深,妩媚婉丽;咏怀遣兴之作,有的旷达豪放,有的含蓄深沉。”[628]彭君梅则概括称:“善于选取典型的意象来构成静谧、凄清的意境,或正面烘托,或反面衬托,以寄托幽寂的情怀,是王维新词作的主要特色。”[629]她在研究王维新词作的同时,还将这部词集整理出版。

虽然王维新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或有不够深广之嫌,艺术技巧亦未可遽称上乘,但以《海棠桥词集》词作数量之大及艺术成就之高,以“粤西词大家”冠之,王维新当之无愧,他在广西古代诗词史上的地位亦值得大笔书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