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帕米尔高原与厄瓜多尔高原-古代车师人的丧葬习俗变迁

帕米尔高原与厄瓜多尔高原-古代车师人的丧葬习俗变迁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人类学家鉴定,古代车师人中占主题地位的居民有白种人的特征。从发掘出的阿拉沟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师墓葬可以看到车师人在丧葬习俗方面的若干细节。同穴入葬的死者,生前有较为密切的血缘关系。公元前三四世纪以后的车师墓葬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类多人的丛葬形式逐渐不见了,而单人葬、男女合葬成了新的葬俗。

帕米尔高原与厄瓜多尔高原-古代车师人的丧葬习俗变迁

车师人生活画卷

早期车师居民,以畜牧业为主,他们出没于天山深处,火焰山腹地,放牧着羊、驴、马等各种牲畜。其中羊为主。一般地说,车师人拥有羊只的多少,显示着主人对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几乎在所有车师人的墓葬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为死者放进去的一个个羊头、驴头、马头,以及放牧牲畜时不可缺少的腿绊和鼻拴。也许他们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也能有驴、马代步,可以牧放畜群。

在天山腹地,吐鲁番盆地的中心,天山以北的部分地区,一些车师人也经营农业。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部的交河、柳中、高昌壁,皆膏腴之地”,在阿拉沟的一座车师墓葬中发现的一个盛放胡麻籽壳的陶罐证实了这一点。同样,在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的车师墓葬中,死者的牙齿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龋齿病,也说明墓主人生前食物的品种中,淀粉类食物占有相当比重。

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汉朝在交河设戊已校尉屯田,比较先进的农田水利知识,优良品种,源源不断的被介绍到吐鲁番盆地。1985年12月,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以北的哈拉和卓的一座汉代古墓中;发现了死者木棺底部的很多古代葡萄藤,这也说明了古代车师人也发展了多种园艺业。

车师人的手工制品

毛纺织是车师人的一项主要手工业。毛纺织物是每个车师家庭中,妇女必须完成的重要手工产品之一;捻纺毛线的木质纺轮,在车师墓葬中多有发现。纺轮虽然简单;但纺出的毛线却相当细匀。

车师人手织的毛布,组织致密,布面平面。这从墓葬死者的衣服上,就可以观察得很清楚。这类毛织物不仅有平纹、斜纹;而且还有通经断纬的针织物。阿拉沟出土的毛织物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批毛织物的资料,不仅是研究车师人毛纺织业水平和习俗风貌的珍贵标本,而且对认识中国毛纺织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车师墓葬中出土过大量的陶器,说明车师人的制陶业比较发达。有时一座墓葬中的陶器达数十件之多,以素面为主,亦有不少彩陶。器形一般较小,主要是杯、罐、盆、钵等,造型各异。以圆底器为多,平底器比例较小。

陶器的制作并不十分精致,陶土中几乎都夹沙烧制,温度也不太高。但是这一类陶器在使用时,竟然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熏烧。这与以精美著称的甘肃、河南等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不当炊具使用;形成了相当明显的差异,表现了新疆地区彩陶的个性特点;陶器上颇不明显、变化多端的几何形图案,寄托着古代车师人的艺术情思,表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车师人的种族与语言

关于车师人的种族、语言还是一个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的问题。据人类学家鉴定,古代车师人中占主题地位的居民有白种人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头颅骨偏长,面型较狭,眉弓比较突出,鼻首强烈隆起。而另一些车师人的头骨上,却显示了比较明显的蒙古人种的特征。

这种蒙古人种与欧洲人种互相聚合,互为依存的人类学现象,是古代新疆许多绿洲常见的。新疆地处欧亚腹地,居亚洲主体的蒙古人种,西临欧罗巴人种,东来西往,都要经过这里,自然也就在本地居民的成份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车师人虽然深居在山间谷地,绿洲小村,但是却没有隔断他们与广大外部世界的联系。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车师人与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商业贸易发达。在车师墓葬中多次发现相当数量的海贝,大都用作衣饰和颈饰。此外,还有少量的金和玛瑙饰品,有些装饰品表现了较高的艺术制作技能。

车师人的墓葬中还经常见到铜镜。在直径10厘米的铜镜片下方,往往有手持的把手,这种带柄的铜镜,它的造型,与古希腊铜镜的造型,就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另外,在好几座古墓中,考古学者们还发现了漆盘,平纹绢、风纹刺绣。白色绢地上,用墨绿、绛紫、绯红色线,锁绣出花鸟……

总之,不论是漆器,还是丝绣,这在当时,只能来自中原大地。

车师人的葬礼

古代车师人虔诚的相信,人死后,灵魂永存。因此,他们在处理死者遗体时,非常慎重,有一定的传统方式。葬式、墓形都保持了自己的风格。(www.xing528.com)

葬式有丛葬、合葬、单久葬。

墓室的结构可分为砾石土坊和石棺室。

从发掘出的阿拉沟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师墓葬可以看到车师人在丧葬习俗方面的若干细节。人死后,首先在旷野上挖一个相当大的土穴,土穴呈袋形,口小底大,深可达二三米,穴底处理得平平实实。穴壁四周用一些小卵石镶嵌,铺砌得十分整齐。东壁留一道狭窄的小门。人们给死者穿好衣服后,由小门送进,安置在墓底,头向西,头傍身侧,放进死者生前喜好,必需使用的物品、食具、用器。

这样一处墓穴一般入葬20人左右。死者依次排列,层层叠压。墓穴上部,用粗实的圆木盖顶封实,再压上不少石块,形成一个圆丘形石堆。同穴入葬的死者,生前有较为密切的血缘关系

公元前三四世纪以后的车师墓葬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类多人的丛葬形式逐渐不见了,而单人葬、男女合葬成了新的葬俗。墓葬中发现有棚架式的葬具,有的主室或主室旁,尚有随葬坑,内多置小孩;说明这一时期更小的家庭组织,已在社会上层居于一种主要的地位。石棺墓室皆用较多的石板数块置于土坑四壁,底不铺石,用原生砾石层为底,口无盖板。乌拉泊出土的个别车师墓石棺的一头盖一块石板。还有的石棺东头无档板。墓室垒砌简陋,石板未曾加工。

车师人的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一定历史阶段生活方式的直接透视,是一定文化形态的反映。但是,史籍对车师人这方面的记载几乎空白。从考古资料中也只能看出一个大概。

交河古城的建造体现了古代车师人的辉煌建筑业绩。交河城屹立在陡峭的约30米上下的橄榄形土岗上。周围有宽阔的河川形成了古城的天然屏障。现存的遗址,南北铺展,长达1公里是一个不同形式、规模、工艺的生土、夯土、土坯版筑建筑物构成的建筑群体。粗略统计,建筑总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城内的南北主道和东西大道相连通。南北大道长约350米,宽10米,构成全城的主要交通轴心。与这一主干道平行,略偏于城市东部,另有一条长度相当,路面较狭的干线和一条平直、整齐的东西干道相交。城内建筑,几乎全部可以凭借这三条干线而联系起来。90%的建筑物都被闭锁在高大厚实的土墙内,并不能与干线直接相通。古城的东北部、南北干道的两侧,保存着相当完好的古代屋居。

古城中部有一座气势最为宏伟高大的建筑,主体建筑范围近8000平方米。如果包括毗邻附属建筑,其占地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单元。其中一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宇不凡的地下庭院尤为突出庭院的天井略近方形,面宽约11米,深入地下3米。天井东面,宽5米的角道斜坡,梯级宛然。经过梯级,行人可以方便出入。甬道门里,曾安设过四重门栅。

通过甬道斜坡,进入天井院内。东壁甬道口左右,各有一空洞,长达8米;宽5米,相当宽敞,为主人的居处。墙上砌有烧火通烟的火道。天井院南面,留有门阀;土墙上保留至今的数个椽孔直通院外,显示了当年在地下室上部,曾经架设楼宇的痕迹。

车师人长发梳辫,头发上罩有网状发套。此种发式在乌鲁木齐南山矿区和鄯善苏巴什古墓中都有发现衣服基本上都是用毛皮、毛布、毛毡所做,随着汉代东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少数富有者也穿戴用丝绸做成的服装,其式样无可考。

从事畜牧业的车师人,主要以肉、奶和奶酪为食。其中羊肉最为重要。几乎所有的车师人的墓葬中,都可以看到一块羊排、羊腿、伴以一把小铜刀或小铁刀,甚至小刀就插在羊肉上,置于木盘、木盆之中、安放在死者的头侧。从事农业的车师人,日常饮食以粮食为主;主要饮食用具为陶器;有釜、罐、壶、杯。这些饮器多带单耳。此外还有木制的盆、盘和杯。

住房有两种情况。在牧区的车师人与其他北方游牧民族一样,春、夏、秋三季住容易拆卸,搬运方便的毡帐。冬天住平顶木屋和土屋。建筑构造与塞人大体相似。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致,农业地区的车师人的居室,在整个西域来说,则是别具风格的。

一般地说,每个小家庭都生活在一处深院和斗室之中,建造这类居室既费工又费时,其方法是这样的:人们首先在土岩岗上勾画出院落、墙垣所在,然后挖出低于地面的院落,随着院落的出现,围墙也自然形成。

院落范围内的大量废土,层层夯实在土墙基上,使土墙升高,可构成二层或三层的居室。院落后部掏挖出窑洞,成为冬暖夏凉的地下居室。窑洞旁边,大都挖一处口小底大的袋形窑穴。这是家庭都应准备的粮库。小院前部,或在院外墙角,有的还挖了深井,在土岗小屋居住的人们,不出院落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得到清冽的泉水

酷暑严冬时。人们都可以入窑洞之中,冬暖夏凉,高层居室,通风透气,春、秋宜人。主要建筑材料,就是当地取之,不尽的黄土,这种住宅小院若在城市中,不能临街开门,大都隐匿在厚墙的小弄之中。

车师人平时多以马、牛、骡、骆驼等为主要交通工具。放牧、作战、耕作、运输都离不开他们。车师人也可能使用车。因为这里早就是乌孙、匈奴、汉人等其他各民族活动的地方。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战斗中,普遍使用车,这不能不对车师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