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拟焊接过程,生成焊缝,绘制变形和应力分布

模拟焊接过程,生成焊缝,绘制变形和应力分布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ngen命令将17、18、19、20四个节点沿X正方向复制10次,间距为0.6。逐步激活单元用以模拟焊接过程。选中模型中Y=0与Y=1.2的节点,施加面载荷,对流系数为hfval,体平均温度为100,如图9-24所示。图9-23 “活单元”图9-24 定义对流系数与体温度14)求解完第3个载荷步后运行如下命令。此时,活单元如图9-27所示,焊缝已经生成。图9-28 Plot Deformed Shape对话框图9-29 变形图图9-30 初始应力图9-31 最终应力分布

模拟焊接过程,生成焊缝,绘制变形和应力分布

1)设置单元及材料参数。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187.jpg

定义单元类型的同时也指定了单元的KEYOPTION选项,将K1设置为4,即定义可用的自由度有UX、UY、TEMP、AZ,如图9-3所示。继续运行如下命令定义材料模型。

978-7-111-47915-4-Part02-188.jpg

图9-3 单元KEYOPTION选项

978-7-111-47915-4-Part02-189.jpg

978-7-111-47915-4-Part02-190.jpg

完成定义后的材料模型如图9-4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191.jpg

图9-4 定义3种材料模型

2)定义完单元与材料参数后,开始建立模型。本例采用直接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先定义节点,再将节点直接连接成为单元。运行如下命令定义节点。

978-7-111-47915-4-Part02-192.jpg

生成的节点如图9-5所示。

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193.jpg

ngen命令将17、18、19、20四个节点沿X正方向复制10次,间距为0.6。完成的节点如图9-6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194.jpg

图9-5 生成节点

978-7-111-47915-4-Part02-195.jpg

图9-6 节点阵列

3)定义完成节点后,就可以通过节点生成单元。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196.jpg

选择单元类型1与材料模型1,用于定义单元。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197.jpg

将节点1、7、8、2连接围成单元,如图9-7所示。

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198.jpg

生成剩余焊缝部分的单元,如图9-8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199.jpg

图9-7 生成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00.jpg

图9-8 焊缝

4)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01.jpg

将材料改为2。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02.jpg

生成单元如图9-9所示。

运行如下命令,生成钢板的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03.jpg

完成的有限元模型如图9-10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04.jpg

图9-9 生成焊缝边上的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05.jpg

图9-10 生成有限元模型

5)完成模型建立后即可以开始加载。先定义约束。

978-7-111-47915-4-Part02-206.jpg

将1~6号节点的X方向平移自由度约束。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07.jpg

978-7-111-47915-4-Part02-208.jpg

选出右端节点,用于加载支座的约束。

978-7-111-47915-4-Part02-209.jpg

D命令将选出的右端节点的Y方向自由度约束,如图9-11所示。

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10.jpg

选出所有节点,约束Z方向自由度。

定义完成的约束如图9-12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11.jpg

图9-11 定义XY平面内的约束

978-7-111-47915-4-Part02-212.jpg

图9-12 完整约束

6)本例将要考虑材料属性随温度变化,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13.jpg

以上命令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改变。

图9-13所示的Linear Isotropic Properties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中,列出了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978-7-111-47915-4-Part02-214.jpg

图9-13 Linear Isotropic Properties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

继续运行如下命令,定义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屈服强度。

978-7-111-47915-4-Part02-215.jpg

定义完材料屈服强度后,材料1在不同温度下的屈服强度如图9-14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16.jpg

图9-14 Bilinear Kinematic Hardening for Material Number 1对话框

至此,前处理完成,进入求解器,进行加载与求解。

7)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17.jpg

以上命令定义分析类型为瞬态分析,关闭瞬态效应,打开自动时间步,设置收敛值为heat,采用阶跃载荷加载,定义载荷步的子步数为1。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18.jpg

ealive命令激活了所有单元。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19.jpg

选出如图9-15所示的单元,在这些单元的节点上施加温度,定义温度为3000,如图9-16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20.jpg(www.xing528.com)

图9-15 选出焊缝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21.jpg

图9-16 施加温度载荷

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22.jpg

反选出钢板的节点,施加温度载荷为100,如图9-17所示。

8)运行如下命令进行温度求解(第1载荷步)。

978-7-111-47915-4-Part02-223.jpg

求解过程收敛曲线如图9-18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24.jpg

图9-17 定义钢板温度

978-7-111-47915-4-Part02-225.jpg

图9-18 收敛曲线

9)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26.jpg

选出焊缝的单元与节点如图9-19所示。

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27.jpg

cm命令用于定义组件名称,将图9-19所示的选出的节点定义为一个组件,名为wnode,将选出的单元定义为一个组,名为welem。

ekill命令杀死了上述单元,此时,焊缝单元“不存在”,如图9-20所示。然后即可运行求解命令如下,完成第2载荷步求解。

978-7-111-47915-4-Part02-228.jpg

图9-19 选出焊缝部分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29.jpg

图9-20 “活”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30.jpg

10)完成温度求解后,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31.jpg

开启瞬态效应,设置载荷子步为20步。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32.jpg

选出单元类型为2的单元,并选择属于这些单元的节点,删除这些节点的温度,如图9-21所示。

11)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33.jpg

选出3号单元,再选出属于它的节点,删除其温度,如图9-22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34.jpg

图9-21 选出的节点

978-7-111-47915-4-Part02-235.jpg

图9-22 删除3号单元的温度

12)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36.jpg

激活3号单元与8号单元。此时模型中活单元如图9-23所示。逐步激活单元用以模拟焊接过程。

继续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37.jpg

选中模型中Y=0与Y=1.2的节点,施加面载荷,对流系数为hfval,体平均温度为100,如图9-24所示。

13)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38.jpg

978-7-111-47915-4-Part02-239.jpg

定义第3个载荷步,时间为30,设置输出参数为全部输出,求解。

978-7-111-47915-4-Part02-240.jpg

图9-23 “活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41.jpg

图9-24 定义对流系数与体温度

14)求解完第3个载荷步后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42.jpg

将1、3、2号单元上的节点选出,删除其上的温度,如图9-25所示。

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43.jpg

此时活单元如图9-26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44.jpg

图9-25 激活焊缝单元

978-7-111-47915-4-Part02-245.jpg

图9-26 “活”单元

15)运行如下命令,求解第4载荷步。

978-7-111-47915-4-Part02-246.jpg

设置载荷步的时间为300,打开自动时间步长,求解。

16)完成第4载荷步后,运行如下命令。

978-7-111-47915-4-Part02-247.jpg

此时,活单元如图9-27所示,焊缝已经生成。

978-7-111-47915-4-Part02-248.jpg

图9-27 激活全部单元

17)完成求解后,在GUI界面中可以查看图形结果。在GUI中选择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命令,弹出如图9-28所示的Plot Deformed Shape对话框。

在图9-28所示的Plot Deformed Shape对话框中选择Def+undef edge选项,单击OK按钮,即可在工作区中显示如图9-29所示的变形图。也可以在工作区中显示应力分布,如图9-30和图9-31所示。

978-7-111-47915-4-Part02-249.jpg

图9-28 Plot Deformed Shape对话框

978-7-111-47915-4-Part02-250.jpg

图9-29 变形图

978-7-111-47915-4-Part02-251.jpg

图9-30 初始应力

978-7-111-47915-4-Part02-252.jpg

图9-31 最终应力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