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神崇拜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傣族先民对宇宙就有了朦胧的认识,傣族的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在《开天辟地》中说道:“相传在远古时候,太空是茫茫一片,分不清东西南北,四周也没有边沿。它没有天地,没有万物,没有日月星辰,没有鬼怪和神。只有烟雾在滚动,只有气浪在升腾,只有大风在逞能,只有大水在晃荡。”反映出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后来,“英叭神”用自己身上的污垢创造了大地,创造了把天和地撑开来的大象和柱子,用它们“把天和地支撑开。从此才有天,从此才有地。太空被隔开了,分为天与地:上方是天空,下方是大地”。在傣族原始观念中,宇宙分为天和地,而且天在上、地在下,对于天地的来历充满着神奇色彩。对于傣族先民而言,刮风下雨、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都与天有关系,对天的神秘感归结为天神崇拜。他们认为天神有性别之分,德宏傣族称男天神为“坤琵”,女天神称为“婻琵”,西双版纳傣族称男天神为“帝娃拉”,女天神为“帝娃普”。在傣族心目中,天神具有崇高的地位,但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祭祀天神。德宏地区的傣族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点上香烛祭祀天神。红河谷地区的傣族每年春节都会设祭台祭拜天神,将祭台设在由年轻后生砍回家的小松树下,除夕之夜,全家老小跪拜天神,祈求平平安安人畜兴旺,丰衣足食。金平傣族认为天神“召法”神通广大,它统管各路神灵,诸如天气变化、雨水多寡等都由召法主宰。每年农历三月,人们都要杀猪宰羊到村里的天神庙祭祀召法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皇天高高在上,神奇而又神圣,能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雨水等,同时也会降灾于人类,如干旱、寒冷、酷热、洪水等等。在感恩与畏惧的双重心理下,傣族选择祭天拜地,把一年的幸福安康与上天联系在一起,表明对奥妙神奇的天空尊重,对大自然黯然依赖(刘荣昆,2011)。
(2)太阳神崇拜
傣族对天神的崇拜还体现在太阳神的祭拜方面,红河沿岸的傣族过年时要祭献太阳神,祈求太阳神保护全家人畜平安,终年健康(刘荣昆,2011)。
流传在德宏地区的《嘿勐沽勐——勐卯古代诸王史》中有一段描述:“龙公主”到人间闲游,其优美的歌声吸引了太阳宫的“太阳公子”来到人间。太阳公子与龙公主相爱并生下三个巨蛋,其中一个蛋里长出英俊少年“列米满”。天神赠与他一套宝弓神箭,他武艺高强,射死了凶猛的大公猪和吃人的“楞嘎鸟”,被国王招为驸马,5年后继承了王位。故事中的列米满是龙和太阳神的后代(刀承华,2009)。
流传在德宏地区的《萨省腊莽鉴》记载:太阳神“苏利亚”与龙女相爱,生下三个神蛋。由于太阳神离开龙女久久不归,龙女气愤之下将三个神蛋抛出,一个落在勐光(勐拱)成了翡翠玉石,一个落在勐棍(抹谷)成了光珠宝石,一个落在农家被一对孤寡老夫妇收藏。佛历七百年(公元156年,傣历二百五十年)老夫妇收藏的神蛋裂开,走出一个聪明俊俏的小男孩,老夫妇精心抚养,取名为“贡玛法”。贡玛法长大以后天神赐给他神弓宝剑,他为民除了野猪、巨鸟、巨龟等三害,被群众拥立为王。这个故事中的贡玛法同样是龙和太阳神的后代(刀承华,2009)。
(3)多神崇拜
在南传佛教传入之前,傣族先民居住地区早已存在着原始宗教,其显著特点是万物有灵,山川草木之神支配着人们的命运。傣族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打上阶级社会的烙印,但依旧保持着原始宗教的显著特点。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进程相适应,傣族先民最初崇拜和信仰是人类赖以生存却又无法抗拒其灾害的大自然。后来,通过虚幻的认识从自然物中又分化出各种精灵和鬼神崇拜。傣族原始宗教中最早的崇拜可能就是与人们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物、生活资料,如太阳、山、水、土地、树木、村寨、粮食等等,因此,太阳有太阳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木有树神,勐(坝子)有勐神、村寨有寨神,粮食有“谷神奶奶”等。人们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对这些自然物的神灵都要定期进行祭祀(刘荣昆,2011)。
(4)鬼魂崇拜
在傣族的原始信仰中,世间一切生物非生物、都有灵魂。神、鬼、魂常常交织在一起。一般把对人有利的魂称为“神”,对人不利的魂称为“鬼”,有时神和鬼可以交换使用,而神鬼的善恶也可以转换。
傣族认为万物都有魂,负责农业生产的有“谷魂”,负责保护耕牛的有“牛魂”,负责保护森林的有“树魂”,负责保护家禽的有“鸡魂”“鸭魂”等等。正如《谈寨神勐神的由来》中所描述的那样“父母(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身上的万物要保护,要为它们叫魂,谷子收完了要叫‘谷魂’,犁完田要拴‘牛魂’,放鱼塘要叫‘鱼魂’,月食时要叫‘鸡、鸭魂’,人生病要叫‘人魂’,火烧山要叫‘树魂’,天干了要叫‘雨魂’”(刘荣昆,2011)。土地有“田头鬼”“地基鬼”,水泉有“洼子鬼”,风有“风鬼”,至于灵魂更是无处不在,人、狗、猪、鸡都有一个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它们时时主宰者人们生活的顺逆,生产的丰欠,以及人生的祸福。有的地区认为人身上有32个魂,德宏一带还认为人身上有124个魂,其中骨头有2个魂,肉体有92个魂。德宏芒市的菩提寺里藏有一本书叫《散叠搡做》,可翻译作《灵魂基础》,此书认为人体有121个魂,可分为正魂和副魂,脑魂、心魂、肝魂、脾魂等是正魂,正魂管语言、行为,丢失正魂的人就会死,副魂管理意识和识别好坏,各种情绪如欢喜、愤怒、悲哀、快乐、惊吓、思考、恐惧、忧伤等,也都有魂,丢失副魂人会生病,由此可见,灵魂崇拜在各地区的影响之深。(www.xing528.com)
(5)祖先崇拜
傣族地区,家有家神,寨有寨神,勐有勐神,即俗话说的“家长死当家神,寨主死当寨神,召勐死当勐神”。对家神、寨神、勐神应视为是傣族社会在父权制确立之后而兴起的祖先崇拜(朱德普,1991)。
①勐神崇拜
傣族旧时“祭勐神”时以牛为主要牺牲,这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图腾崇拜不相吻合,因为人们不应捕杀图腾物。但从这一习俗的深层内涵中又可见到傣族人对牛的崇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城子寨过去每年祭勐神三次,分别在四月、八月和十一月,四月和八月祭祀的主要牺牲是黑猪,十一月是大祭,牺牲用雄性黑水牛,买牛时,牛的主人要价10元,买方应给12元、14元,要往上提价。牛买到后,牵到城子要另盖牛棚,祭祀前要为牛洗澡,在牛头上戴鲜花,牛角要用银片包裹才牵往祭坛。祭坛上气氛肃然,召勐和议事庭官员在祭坛一侧端坐。黑水牛栓在供台前的木桩上,先由占卜师转九圈,每转一圈投出一支梭镖,牛血遍洒于地,然后“波莫勐”用长刀砍牛脖子,不要砍断,牛头朝西、牛尾朝东为大吉,因为召勐龙官府坐西面东。德宏地区祭勐神的主要牺牲则是黄牛。现今盈江县旧城,傣语称“勐腊”,古时为称“干崖土司区”,过去“每年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属马日,是旧城祭勐神日……祭坛在旧城的一片树林里,能进祭坛的限于男性,土司和属官,村寨从头人及百姓都有代表参加。神案上供有谷子、米饭、茶、酒、芭蕉、点香、蜡烛,神案两侧插有土司仪仗:刀、矛、钺斧和彩旗、黄伞等。祭礼由身穿黑色神袍的召莫勐巫师主持,将近上午十时,献牲牯子(青壮年)黄牛一头牵到祭坛,它毛色深黄泛红,体形健壮,周身完好无疤。献牲还有一对红羽大公鸡和关在笼里的半大鸡数百只以上。只见巫师走到牛前,他反复抚摩牛身,念咒祷告:今天是“勐腊”的吉祥日子,召法和全勐官员百姓聚会敬献“勐神”,勐神喜欢于你,我们要将你敬献勐神。祈求勐神福佑全勐鱼满河沟、猪牛满圈、谷米满仓、银钱满柜,全勐昌盛繁荣。念毕,巫师举锤猛击黄牛头顶,牛顿时昏厥倒地,然后再由人举刀杀死。牛剥皮开堂后,又将四肢拼拢,盖上牛皮,牛头前置,同时将掐死后煺毛的全鸡,一起呈献勐神。这时,以土司为首的所有在场官民,依序向勐神行跪拜礼。潞江、临沧等地傣族也以黄牛或水牛作为主要牺牲祭祀勐神。
以牛为牺牲祭祀勐神似乎与图腾崇拜相矛盾,因为,图腾制最显著的四个特征之一是: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都加以崇敬,不敢损害毁伤或生杀,犯者接受一定的处罚。傣族以牛为牺牲祭祀勐神原因有二:其一,以图腾物作为牺牲,是很高级别的祭祀,是向祭祀对象表示非常崇高的敬意,希望得到祭祀对象的关心和保佑;其二,傣族以图腾物——牛作为牺牲祭祀勐神的目的和用意也正是如此,希望以图腾物——牛为信使,捎信给勐神,请勐神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这和其他一些民族(如佤族)先民中存在的人头祭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后者所表达的意愿更加强烈而已。
我们还可以从“寨神勐神”证实傣族文化早于佛教文化。傣族的“寨神勐神”是傣族原始宗教的核心。每一个傣族寨子都有一至二个寨神,每一个傣族居住的“勐”(坝子),都有二至四个勐神。这些数量众多的神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的职能又是些什么呢?傣文古籍《谈寨神勐神的由来》一书说:“寨神勐神是我们傣族祖先的灵魂,它保护我们寨子和我们“勐”不受外人侵犯,保护我们牛马避免瘟疫,保护我们田地年年丰收,保护我们傣族和睦相亲、子孙兴旺。”又说,“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成为我们思想和精神的支柱,就贯穿于我们的一切活动之中,成为衡量人们的思想、品德、善良、诚实与凶恶、狡诈的标准。”由此可见,原始宗教中的寨神勐神,在傣族先民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神灵。它是反对佛教的,与佛教的思想格格不入。直到今天,傣族人民祭勐神寨神时,仍然不允许佛寺里的佛爷和一切僧侣参加、偷看,若发现一定要赶走,以示它跟佛教不是一体。
②寨神崇拜
傣族的寨神崇拜最初形成与傣族原始社会的“桑木底时代”(农耕初期阶段),耿马傣族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寨神崇拜。傣族聚居的村寨都有寨神,没有寨神的村寨只能称“邦”,而不能叫“芒”。耿马傣族称寨神为“色芒”,即村寨保护神,人们一般把村寨最早的长者或对本寨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死后奉为村寨保护神,称之为“叠瓦拉忙”,一般村寨寨神多为男性,也有部分村寨为女性。每个村寨多选在寨中的大青树或榕树下建祭祀寨神的神宫,傣语叫“贺召法”或“贺召芒”。一般村寨的神宫供台上,随时可见人们供奉的蜡条、糯米饭团等供品。村寨成员建房、婚嫁、远行和节庆之日,人们要向寨神跪拜禀明,献祭供品,祈求寨神的允许和保佑。每个傣族村寨都有专门负责祭祀寨神的祭司,傣语叫“不咋色”(意为寨神的侍从)。每逢特定的时日,各村各寨都要祭祀寨神。各村寨祭祀寨神时间不一,一般多在傣历八至九月,也有的是在傣历一至二月祭祀,主要根据村寨的名称来推断其“囊芒”(献祭日子)。祭祀的供品、饭菜都由专门的祭司亲手准备,女人不得触摸。在祭祀寨神的那天,全寨人停止一切生产劳动,均不外出,男女老幼身着盛装,祭祀时气氛肃然,大家恭恭敬敬,祭祀完毕后方可聚餐共乐。
③祖先(家神)崇拜
耿马傣族存在着祖先崇拜信仰,人们把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演变为家神崇拜。耿马傣族每家每户堂屋(傣语叫“岗很”)正中靠墙位置都设有神龛,专门供奉家神(即祖先神),傣语叫“叠瓦拉很”,认为叠瓦拉很能保佑子孙后代平平安安。每天祭拜家神,主要由家中最年长的男人或女人来负责献祭,首先恭恭敬敬献上煮好的第一碗米饭、净水和鲜花,请祖先神灵叠瓦拉很享用,祈求保佑全家幸福安康,祭献过叠瓦拉很后,家里人才能开始吃饭。家中有人要外出远行,首先要向叠瓦拉很跪拜祷告,祈求叠瓦拉很保佑出行平安顺利。每年泼水节或关门节、开门节等节庆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饭菜、水果到佛寺“滴水”,献祭已故的长辈。孟定傣族家中虽不像耿马傣那样设家神叠瓦拉很神位,但每个家庭在堂屋的右上方设有一个木制佛龛,用以放置佛像、经书和供佛的花叶,每天早饭做熟后,献一小坨米饭和一杯清水供佛享用,也通过这种方式怀念自己的祖先和死去的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