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文化丛书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文化丛书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一、圣火重燃奥运之城2000多年前,当时罗马帝国统治着希腊的时候,古代奥运会仍然举办着。公元393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认为奥运会是异教徒的仪式,因此严令禁止。1908年,罗马曾获得第4届奥运会主办权。1960年凭借优异的表现,18岁的阿里成为美国代表队的成员,出征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文化丛书

14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

一、圣火重燃奥运之城

2000多年前,当时罗马帝国统治着希腊的时候,古代奥运会仍然举办着。 但因战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古代奥运会已经走向衰落。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以征服者的姿态,强行把优秀的运动员召集至罗马比赛,将第175届古奥运会,从希腊奥林匹亚移到罗马来举行。公元393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认为奥运会是异教徒的仪式,因此严令禁止。1960年,罗马作为意大利首都,象征和平友谊奥林匹克火焰在时隔千年之后再次燃烧在其熄灭之城。

1908年,罗马曾获得第4届奥运会主办权。可是由于经济等原因,不得不由伦敦接办。这一次罗马历尽艰难险阻,最终战胜了希腊的雅典,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日本的东京,美国的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纽约旧金山、费城、芝加哥等14个强劲的对手,赢得了第17届奥运会承办权。

图90 有着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罗马体育

奥运会的场馆功能齐全,所有体育设施由一条奥林匹克大街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建筑群。这样就将古代与现代建筑结合在一起,将体育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协调统一之美。意大利人充分利用自己的许多名胜古迹和古代运动会遗址,巧妙地安排该届大会的比赛项目。例如,摔跤比赛被安排在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公共议事大厅举行,体操比赛安排在著名的卡拉卡拉大浴场进行……这些巧妙的安排使人思接千载、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奥运会的完美结合。因此,人们也将这届大会称之为“怀古奥运会”。

图91 第17届奥运会开幕式

应邀参加该届奥运会有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5348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610名,开创了前17届中最为盛大的一届,它标志着现代奥运会的规模已进入了“超级世界运动会”的新阶段。中国台北派出了4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足球篮球游泳拳击、射击7个大项的比赛。由于国际奥委会中少数人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拒绝参加奥运会。从此,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断绝联系达21年之久。

二、抗争种族歧视的拳王

美国肯塔基州的刘易斯·维尔,一代拳王卡休斯·克莱,也就是后来的穆罕默德·阿里就出生在这里。和当时美国其他各州的情况一样,种族隔离也是肯塔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阿里从小就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一切。从12岁开始,阿里就在当地的一家健身房练习拳击。1960年凭借优异的表现,18岁的阿里成为美国代表队的成员,出征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在81公斤级的比赛中,阿里三战全胜,顺利进入决赛。他在场上的精湛技艺令人叹服,有人形容他的出拳,就像蜜蜂刺人一样的犀利,而他脚下的步法,又像飞舞的蝴蝶一样轻盈、灵活。3个回合下来,阿里以点数的优势战胜对手,获得了自己唯一的一枚奥运会金牌。而他独创的步法,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蝴蝶步”。此外,年轻的阿里在生活中也非常活跃。在奥运村里,他向每个人问好,还和大家开各种玩笑,成了那里知名度最高的运动员。

回国后的阿里,从机场开始,就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一时之间,他成了美国人追捧的对象。眼前的荣誉,让阿里误以为,他已经用胜利改变了人们对有色人种的偏见,但依然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他的梦想。

图92 拳王阿里(右)在第17届奥运会上崭露头角,获81公斤级拳击冠军,年仅18岁

有一次,阿里和一位朋友为了避雨,走进了一家餐馆,这是一家挂有“黑人不准入内”牌子的餐馆。在罗马打倒了所有外国人把金牌带回美国的殊荣,阿里感到自己是为祖国争了光,理应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刚坐下,一名白人女招待便走过来,满脸不屑地说:“我们这里不招待你们。”受到侮辱的阿里认为这位招待小姐是出于无知才这样做的。于是,他从脖子上取下闪闪发光的金牌,彬彬有礼地说:“小姐!我是阿里,奥运会冠军。”但令阿里气愤不已的是,一直注视着这一切的餐馆老板大声地嚎叫:“我不管你是什么人!我已讲过,我们不招待黑鬼!”十分震惊的阿里慢慢地站了起来,他就好像在拳击台上被人击中,却不能还手一样,屈辱和痛楚让他无以言对。阿里难过地走出餐馆,冠军的荣耀已不复存在,奥林匹克金牌在种族主义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一怒之下,他一把扯下脖子上的奥运金牌扔进了俄亥俄河里。后来阿里在他的自传中曾这样写道:“1960年夏天罗马归来后所遭逢的各种事情中,最令我难忘的不是那英雄式的欢迎,或者是庆祝会、警长、市长、州长,或是那10名刘易斯·维尔的百万富翁,而是一个漆黑的晚上——我站在杰佛逊县大桥顶,把奥运会金牌扔进俄亥俄河里。”阿里以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也警示了世人关注种族歧视问题。

图93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拳王阿里用微颤的手点燃火炬

罗马奥运会后,1961年,阿里转为职业拳手,开始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1964年他获得世界重量级冠军。1968年因拒服兵役,被不公正地剥夺了冠军称号。1974年阿里重返拳坛,第2次获得世界冠军,1978年成为世界拳击史上第一个3次获得重量级世界冠军的职业运动员。阿里成名后,因愤于原名沿用奴隶主姓氏,为表示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加之他又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将名字由原来的克莱改为穆罕默德·阿里。1981年,阿里带着61场专业比赛中56胜5负的骄人战绩从拳击台上退役。

阿里作为一位成功的运动员、一个反抗种族歧视的斗士、一个社会活动家,受到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他为消除种族歧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里毕生致力于人道主义事业,1998年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和平奖。2005年11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布什授予阿里“总统自由勋章”。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身患帕金森病的“拳王”出现在了开幕式上,出现在全世界电视观众的面前。阿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用自己因患病而颤抖的双手点燃了圣火,这感人的一幕被认为是此次开幕式最成功、最令人难忘的瞬间。

三、赤脚夺冠军

1960年罗马奥运会,来自38个国家的68位选手集合在马拉松起跑线上,在众多名将之外,一位黑人运动员竟光着双脚参加比赛,令裁判和在场观众非常惊奇。最后,大会破例允许他继续比赛。这位赤脚的黑人运动员是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的警卫员阿贝贝·贝基拉,也就是即将夺取该届奥运会马拉松金牌的奥运冠军。

由于家境贫寒,阿贝贝·贝基拉很小就成了牧童。24岁的贝基拉被送到一处训练营开始接触跑步。在海拔6000英尺(1829米)高的山区,他受到极为严格的训练,因为资金缺乏,平常训练大多是打着赤脚跑步。

在罗马奥运会前,贝基拉在教练尼斯卡宁少校的指导下,根据罗马奥运会马拉松的路线,在埃塞俄比亚找到类似的地区进行模拟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赛前他们又先勘查地形,走了一趟比赛路线,决定在哪里开始最后冲刺。

该届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路线起点和终点都不是设置在主运动场内,而是配合罗马的古迹和历史,起点设在罗马近郊堪比特里奥一处广场,绕经罗马市区之后,终点设在雄伟的康士坦丁凯旋门。最后一段路经过历史上1000多年前罗马军队扬威的大道,整条路线巧妙地将奥运会与古罗马历史结合起来。由于罗马夏天白天气温极高,不适合马拉松比赛,因此比赛安排在夜间举行。沿途经过之处,全部由意大利军人手持火把,照亮整条比赛路线,形成一条火把长龙,这在历届奥运会中是唯一的一次。

在马拉松比赛中贝基拉一直保持在领先集团之中。过了12英里(约19.32千米)之后,两位非洲选手跑在前面。贝基拉的战术是,前12英里不要单独跑出去,过了12英里,他可以伺机而动。最后1英里,这里也是他和教练在赛前勘查地形时,决定开始加速冲刺的地点。康士坦丁凯旋门已经在不远的地方,他按照原订计划加快了步伐,在夜空中跟着火把来到凯旋门,他以2小时15分16秒2夺得金牌,并且以0.8秒的优势打破世界纪录,并把奥运纪录缩短了将近8分钟,成为第一位夺得奥运马拉松金牌的非洲黑人选手,也代表非洲黑人选手长期占据奥运会长跑奖牌榜的年代开始来临。

图94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选手贝基拉获得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图为赤脚比赛的贝基拉领先摩洛哥选手拉迪

回国后,贝基拉受到国人的夹道欢迎,那种场面可以与1941年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的场面相比。当时的皇帝宣布全国放假3天以示庆祝。

奥运会之后,他又连续夺得雅典马拉松、大阪马拉松及捷克马拉松冠军。

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40天,刚做过盲肠炎手术的贝基拉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马拉松起跑点上,这次他穿上了鞋子和袜子。在手术后一直到东京这段日子,他完全没有练习,以手术后的身体,要来挑战奥运会前所未有的第一位卫冕马拉松金牌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比赛中,手术后的身体对他似乎没有丝毫影响,他跑起来还是那样轻松。21英里(约33.8千米)处,他已经领先2分半钟,独自一个人跑完最后一段。当他以4分钟的率先优势跑进东京代代木体育场时,现场7万名观众对于这位传奇人物给予最大掌声。他以破世界最佳成绩的2小时12分11秒再度夺下马拉松金牌,并将马拉松世界最好成绩缩短2分钟,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连续两届夺得马拉松金牌的选手。

1969年贝基拉因车祸伤了颈椎及脊椎,导致终身瘫痪。1973年10月25日,他因脑出血病逝,年仅41岁即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四、勇于与命运挑战的奥运冠军

1960年9月2日,在罗马奥运会100米预赛中,鲁道夫以11秒3的成绩平了女子百米世界纪录;接着在决赛中,又以11秒的成绩获得金牌。可是由于风速超过规定,这项世界纪录未被承认。在夺取百米金牌的第2天,鲁道夫在200米预赛中,以23秒2创造了该项新的奥运会纪录。时隔2天,她又以24秒的成绩获得了第2块奥运金牌。随后,鲁道夫与队友齐心协力,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以44秒4打破了世界纪录,并获得了她的第3块金牌。比赛中因为她的跑步姿态轻盈美妙,步伐协调,被罗马人誉为“黑色羚羊”。

但是,又有谁能够想象,正是这位奥运冠军,童年时几乎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人。(www.xing528.com)

图95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美国女子运动员鲁道夫独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3枚金牌,图为她在100米决赛中

图96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美国女子运动员鲁道夫一副“美国大嫂”打扮

鲁道夫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克拉斯威尔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刚出生时体重仅有2千克。后来又不幸得了肺炎和腥红热,由此引发高烧造成小儿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缩而无法走路。当看到其他小孩蹦蹦跳跳到处游玩、上学时,小鲁道夫是多么羡慕呀!

每个周末,母亲都要带着她搭乘巴士到远在90公里外的医院去就医,在医生的嘱咐下每天给鲁道夫按摩和泡热水。在家人的精心照料和鼓舞下,她终于迈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步。之后,鲁道夫开始用支架,穿着矫正鞋走路。11岁那年,母亲为了让她早日康复,让她尝试打篮球。奇迹出现了,她不仅脱掉了铁鞋,还能赤脚跟着哥哥们打篮球玩耍。到了12岁,她已经完全摆脱铁鞋,跟一般人没有两样。没有束缚之后,她喜欢上了运动,从此之后,她有了新的生命意义,进入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脱掉铁鞋之后,她的运动天分逐渐显示出来。16岁那一年,她入选美国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短跑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虽在个人项目200米未能进入最后决赛,但是在4×100米接力赛中,美国队获得铜牌,她是成员之一。

在参加罗马奥运会前夕,鲁道夫以22秒9的成绩刷新了澳大利亚女运动员卡思伯特保持的女子200米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这一项目突破23秒大关的女子运动员。

该届奥运会结束后的次年,即1961年,鲁道夫退出田径比赛,投入黑人公民权运动,走上政坛。1994年11月12日,这位曾经叱咤田径场的奥运冠军在与脑瘤癌症搏斗多年之后,病逝于家中,享年54岁。

五、罗马奥运会上的“亚洲铁人”

1954年,杨传广在马尼拉举行的第1届亚洲运动会上以5454分的成绩拿下了他生平第1枚十项全能金牌。当时被当地报纸称为“ASIAN IRON MAN”,这也是他“亚洲铁人”美誉的由来。

1933年,杨传广出生在台湾的台东县。他从小就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但是由于身体素质差,无论怎么努力,成绩总是平平,因而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践踏到台湾,为躲避战乱,杨传广全家迁移到了山区。久而久之,山区的地理环境使杨传广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一双铁脚板。但一场疟疾差点夺去了他的生命,杨传广的父母尝试让他跑步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从此杨传广的身体开始强健起来。后来,杨传广的运动才能被学校教练看中,他就像运动员家庭出身的一样,呈现出万能性选手的基本素质,并在以后的运动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1956年,杨传广第1次出征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以6521分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而在众多世界高手中仅列第8名。奥运会后,杨传广深知自己的运动水平较世界其他运动员的水平相差太远,于是他便决定远渡重洋到世界“田径王国”美国训练。来到美国后,他在著名教练德瑞克的指导下进行十项全能的训练。德瑞克针对杨传广的情况,给他加大了训练量,每次训练完后,杨传广都精疲力竭,但他始终鼓励自己坚持、坚持……

图97 1960年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杨传广以8334分获十项全能亚军

1960年,杨传广再次参加了第17届罗马奥运会。这次奥运之战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当时与他并称十项全能“三杰”的美国选手拉·约翰逊、前苏联选手库兹涅佐夫。在比赛中,他与同室好友拉·约翰逊的成绩交替上升。最后杨传广以与约翰逊相差58分的8334分的成绩屈居第二,夺取了该届奥运会十项全能的银牌。

杨传广虽败犹荣,他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获奥运会奖牌的中国人,从而也打破了欧美运动员垄断奥运会十项全能奖牌的局面,显示了亚洲人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六、身缠绷带参奥运

在本届奥运会4×200米自由泳接力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最高领奖台上,站着4个美国人,其中有一位是深受观众称扬的英雄,他就是杰夫·法雷尔。

离美国奥运会选拔赛只有6天了,就在这关键时刻,法雷尔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动手术,此时距奥运会开幕还有1个月。就在手术前3天,他刚打破100米、200米自由泳全美纪录。具有顽强意志的法雷尔在手术后的第2天,即在教练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在病床上做腿部及腹肌运动和拉力练习。还未愈合的伤口,每拉动一次,都有一种刀割般的疼痛,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前额上渗出,但法雷尔没有退缩。他的行动打动了医生,医生破例同意他下水训练。医生在他的伤口四周喷上一种黏性液体,用防水绷带缠住伤口以防止感染。

6天后,也就是8月2日,身缠绷带的法雷尔出现在选拔赛上。在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当接近终点时,不知是绷带影响了身体的平衡,还是剧烈的疼痛使他身体歪了一下,他的一只手划到了水线上,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成绩。最终法雷尔位居第3名,以0.1秒之差未能入选。

时隔2天,法雷尔又参加了200米自由泳决赛。这次医生把他伤口上的绷带换成了窄的,以使绷带不留在泳裤外面。比赛中他拼命地往前划,一口气超过了3名对手,以2分4秒6的成绩名列第4。

20天后,法雷尔随队出征罗马奥运会。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法雷尔和队友合作,打破了4×100米混合泳接力和4×200自由泳接力的世界纪录,为美国队夺得了2枚金牌。当观众们从解说员口中知道法雷尔的事迹后,没有人不为他的成功称奇。

七、体操皇后揽9金

拉丽莎·拉蒂尼娜从小就喜欢跳舞,曾经幻想自己能成为优秀的芭蕾舞者,可是有一次经过一处体操训练场,好奇的她走进去看,竟然被深深地吸引了。小学三年级,她经常到体操训练场去看比她大的选手训练,她也会在旁边学着那些动作,虽然想正式拜师学艺,但是教练说等她五年级的时候才可以学体操。她盼着快点长大,不过因为经常看别人,练习的招式已经都记在脑中,有时还会利用商店的栏杆当成单杠练习起来。

她五年级时,就迫不及待地报名学习体操,而且进步很快。因为有很多动作早就在脑海里面反复出现,她的水平很快就与练习2年的选手相当。13岁第一次参加比赛,她就获得了冠军。

图98 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女子选手拉蒂尼娜,在罗马奥运会跳马比赛中获得冠军

1956年,拉蒂尼娜首次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奥运会,她带着4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凯旋而归。

4年后,也就是在第17届罗马奥运会,拉蒂尼娜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奥运体操场地上。她不负众望一举夺得3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

1964年,已年过30的拉蒂尼娜第3次参加东京奥运会。她威风不减当年,技压群雄,再次夺得了2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

拉蒂尼娜在奥运会中,总共夺得9金5银4铜共18面奖牌。1966年她从体操比赛场上退休,转而从事教练工作,继续培育前苏联的体操幼苗,也多次带队获得世界冠军。1992年,拉蒂尼娜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银质奖章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金音叉奖”,并入选纽约奥林匹克荣誉厅名人册。

八、肩臂萎缩的奥运冠军

穆雷·哈尔伯格是新西兰男子田径运动员。17岁时,哈尔伯格在参加一场英式橄榄球比赛时,被人从背后重摔在地,导致肩膀脱臼,血管破裂内出血,在医院动了2次大手术,后来虽然出院,但是他的左臂和肩膀都已经萎缩。他必须重新学习走路、跑步、穿衣服、吃饭。

从此,哈尔伯格无法再从事激烈的橄榄球运动,热爱运动的他只好投入到跑步运动中去。

1956年他入选新西兰代表队参加墨尔本奥运会,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他那为其热爱的体育运动而拼搏的精神令世人敬佩。

1960年他再次来到罗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奥运会。他和教练研拟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战术。通常长跑选手会把胜负摆在最后一圈的冲刺上面,也就是前面大多保留实力,到最后一圈再拼速度。这次他们决定提前加速,在剩下最后3圈时就突围而出,把其他人抛开。不过这个战术也有危险,如果运动员的体力提前消耗,可能在最后因为体力耗尽而出局,但他还是决定冒这个险。第10圈他以极快的61秒跑完,第11圈他又是尽快跑完,剩下最后半圈了。此时他的体力出现了问题,速度也逐渐慢下来,后面的其他选手则是慢慢赶上来,距离愈来愈近。坚强的他提起最后的一点精神,终于抢先通过终点,赢得5000米奥运金牌。通过终点后,他还把终点彩带拿在手里不放,力气拼尽,累得跌倒在跑道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