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揭示《长物志》造园之美》

《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揭示《长物志》造园之美》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繁荣富庶的经济生活和深厚渊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文震亨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审美意趣。[32]这恰恰正是文人士大夫特有的审美追求及文化情怀的完美体现,反映了文震亨逃离世俗喧嚣,悠游人间的生活态度,是展现其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世之作。就文震亨而言,书中所指的“长物”绝非多余之物,而是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必需品。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文震亨倡导一种崇尚清雅、遵法自然的处世之道。

《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揭示《长物志》造园之美》

文震亨出生于名门世家,聪颖过人,自幼涉足文学书画音乐、造园等领域,对书画艺术尤其精通。繁荣富庶的经济生活和深厚渊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文震亨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审美意趣。明朝末年君主统治摇摇欲坠,为远离京师的权利争斗、尔虞我诈,文震亨不得不选择避世而沉醉于古雅天然的物态环境之中。崇尚简洁儒雅的艺术格调,他主张运用文学手法营造出闲、静、幽、雅、文、逸的艺术意境,以传达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学格韵。品玩赏鉴、吟诗作画成为他抒发志向和寄托忧思的手段,也成为其恪守文人品格武器

图2-1 《武夷玉女峰图》(www.xing528.com)

文震亨凭绘画来言志,一方面从宋元传统山水画中汲取营养,他“画山水兼宗宋元诸家,格韵兼胜”[31],另一方面从文家书画传统和艺术风格中传承超然的格调和古朴的韵味。《武夷玉女峰图》轴是文震亨的代表作之一(图2-1),该作品完成于崇祯甲戌年(1634)农历二月初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福建武夷玉女峰为对象,采用高远之法,按照远、中、近景层次分别进行细致刻画。该画继承了吴派画家传统的绘画语境,以耸立高峻的峭壁或山峰为背景,傍水而建的廊亭或房屋与远处峰脚的流水遥相呼应,勾勒出一幅世外仙境,倡导幽静雅致、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除了气势磅礴的大幅山水以外,文震亨还擅长画扇面和册页类的作品。《唐人诗意图》册页,共十二帧,该作品更加注重画面意境的营造,以精简的笔触传达无穷的韵味,现也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组册页中,构图简洁、笔法明快、简中见繁,将所依唐诗题跋其上,使得诗书画印相得益彰,具有极强的文人气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32]这恰恰正是文人士大夫特有的审美追求及文化情怀的完美体现,反映了文震亨逃离世俗喧嚣,悠游人间的生活态度,是展现其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世之作。

文震亨借长物来抒情,一方面由于他身逢动荡年代,淡泊名利、消极应世的心态;另一方面是在揭示所写之物都是些“寒不可衣,饥不可食”[33],是文人鉴赏把玩之物。“长物”一词,意指多余之物,含有身外余物之意。《长物志》中所描述的物分属工艺、美术、建筑园艺诸多学科,然而这些物却并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物,诸如器物不是生产劳动所用的工具,食物也不是果腹充饥所需的粮食,所以将其称为“长(zhàng)物”,即多余的物,或者说奢侈的物。就文震亨而言,书中所指的“长物”绝非多余之物,而是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这些物品映射了文人品格意志的积淀,更是文人寄予人生理想的载体。看似无用的东西,确是身处乱世的文人书生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依托“长物”构建文人清居生活的物态环境,重塑文人独特的品格和韵味是文震亨毕生的追求。借品鉴“长物”而标举人格,文震亨倡导一种崇尚清雅、遵法自然的处世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