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光是这16条胡同的名字从明到清的逐渐演变就记录下诸多的历史故事,更甭说这胡同里深藏着曾经显赫的清朝王爷府,大学士的花园,婉容的后邸,民国的官宅,等等,又是经受了怎样一番变革。
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
资深背包客推荐:
一条巷子汇集了明、清、民国的历史,也张扬着京城时尚前沿的旗帜。
主要看点:
雨儿胡同、帽儿胡同、菊儿胡同、北兵马司胡同
顺着北京中轴线的龙脉一直向北,走到红墙黄瓦的鼓楼前,再沿鼓楼东大街向东大概一二百米,很容易就会发现路南一条铺着整齐地砖的光鲜巷子,巷子口的红色标牌上挂着它的名字——南锣鼓巷。
这南北走向长约800米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为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为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被这四条大街合围的这块地方,在东西两侧又各排列了8条方方正正的胡同。这里光是这16条胡同的名字从明到清的逐渐演变就记录下诸多的历史故事,更甭说胡同里深藏着的曾经显赫的清朝王爷府、大学士的花园、婉容的后邸、民国的官宅,等等,又是经受了怎样一番变革。
南锣鼓巷里有三条以“儿”字为后缀、好叫好认、听起来又亲切的胡同名,它们就是雨儿胡同、帽儿胡同、菊儿胡同。其中在东棉花胡同对过儿路西的是雨儿胡同,进胡同路北不远,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牌子的13号院,是以画“墨虾”等写意小品闻名画坛的齐白石老人曾住过的院子。现在雨儿胡同13号院因有单位在此办公,所以收拾得也比较规整,宅门、鱼缸都透着不少当年的原汁原味。
出雨儿胡同向北走不远,路西就是帽儿胡同。在胡同口的讲解牌上清楚地写明了,7号至15号院为旧宅院“可园”,35号、37号院为末代皇后婉容故居。可园是清末大学士文煜耗费大量财富,精心修筑多年而成的规模宏大的并联五院和花园,其花园虽面积不大,却极为精致。但令人遗憾的是,可园至今没有对外开放。
由可园向西走,路北的35号、37号院就是末代皇后婉容的家。而今日的宅院前只有个“旧宅院”的石牌标记。听说在这院的最后一进,也就是婉容当年的闺房里,现住着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外国人;还听说这后院是一座有着叠石亭榭的古典园林,里面还有一面放置在正房的华丽穿衣镜,据说那是慈禧太后花了500万两白银从德国购来送给婉容的聘礼。只是这些久经风雨的房屋与支离破碎的记忆,如今同样不再轻易示人了。
再说这菊儿胡同,它是北京首批危旧房改造的对象,经过吴良镛教授设计改良后的古典式四合院,在1992年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居奖”。菊儿胡同由此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认知。这些年不少迷恋北京文化的外国人,更是拉家带口地在散发着浓浓京味儿的胡同里安下了家。只是这条胡同曾经显赫的历史,终是像尘埃一样飞起、落下,再被人抹去。菊儿胡同口的讲解牌上清清楚楚地写道:“菊儿胡同在乾隆年间称橘儿胡同,后在宣统时期改称为菊儿胡同,当年菊儿胡同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为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其中3号为祠堂,5号为住宅,7号为花园,此后7号还曾为阿富汗大使馆。”这位曾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政客荣禄,据说当年所住的宅邸很大,分为西部的西式楼房、中部的花园、东部的五进四合院三部分,有意思的是,荣禄的宅邸大部分为小楼别墅式的西洋景。
沿着南锣鼓巷满是小酒吧、小咖啡馆的巷子一直向南,从东边数第三条的东棉花胡同就是中央戏剧学院所在地了。只是旧宅主人段祺瑞以及靳云鹏的故事,在今日绝少被人提起了。(www.xing528.com)
南锣鼓巷除了以上几条比较特别的胡同外,其实还有不少有意思的胡同在宅院深处等待着你的搜寻。如紧靠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炒豆胡同,77号院曾住着一位来自科尔沁大草原的勇士,这位名叫僧格林沁的科尔沁郡王可谓是戎马一生;如北兵马司胡同北边的秦老胡同,那里的35号院原是晚清内务府大臣索家宅院的花园部分,名为“绮园”;如后圆恩寺胡同7号友好宾馆的西式洋楼、喷泉水池和中式四合院,以及距离友好宾馆不远的13号,形制只有两进院的茅盾故居,等等。
正如许多老北京人所说:“低头走进古都的胡同,抬头就能撞进明、清、民国的历史里。”
胡同小景
南锣鼓巷的胡同风情
作者手记
1.南锣鼓巷有许多酒吧,其中以过客、沙漏咖啡、胡同儿、小新的店、那里酒吧最为知名。
2.南锣鼓巷离什刹海很近,建议租辆自行车,绕着这片荷香、翠柳、碧水簇拥的海子转一转,看一看海子边上的老北京生活,听一听胡同里的京腔京韵。
到达
乘坐地铁6号线或8号线,南锣鼓巷站下车即到。
门票
无
周边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