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连袖上衣制作过程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连袖上衣制作过程

时间:2024-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衣长为过臀约5cm,胸省和肩省分别设在前领圈和后领圈上,因为是连袖,需在腋下插角。(三)制作过程图3-37效果图图3-38连袖上衣材料准备示意1.定款式线根据款式,用胶带在人台上贴出相应的轮廓线与分割线。图3-39连袖上衣制作过程

服装立体裁剪技术:连袖上衣制作过程

九、连袖上衣

(一)款式分析

图3-37所示是一款连袖、连身、立领的外套,肩部略微加宽、胸围放松量24cm左右,下摆略微收缩,衣身整体廓型呈T型。衣长为过臀约5cm,胸省和肩省分别设在前领圈和后领圈上,因为是连袖,需在腋下插角。

(二)坯布准备

按图3-38所示规格和丝缕要求准备两块布料,并在布料上标出前中线、后中线、叠门线、胸围线以及胸围控制线、袖中缝角度控制线等。

(三)制作过程

图3-37 效果图

图3-38 连袖上衣材料准备示意

1.定款式线

根据款式,用胶带在人台上贴出相应的轮廓线与分割线。将手臂模型装上,注意调整手臂的姿态,保持手臂适度前倾(图3-39①)。

2.定前中线与胸围线

将前片坯布上的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对齐,并使坯布的前中线平行于人台前中线向右移出0.6cm,作为预设松量,依次在前颈点及胸点、腹部别针固定(图3-39②)。

3.定胸省量

按图示手势将坯布由下往上逐渐拎起,在颈部形成胸省量,直至下摆略呈收缩状态,并且胸下部分坯布保持平整。观察调整胸部松量与形态满意后,用别针在腋下固定。胸省量越大,侧缝处的坯布胸围线比照人台胸围线越往上抬、下摆越小,T型轮廓越强烈(图3-39③)。

图3-39img423

图3-39img425

图3-39img427

4.定腋下、肩线和领圈

略微上抬手臂模型,将腋下部分的坯布塞入模型腋下,但不要塞得过于紧,在胸部侧面需保留1.5~2cm松量,形状整理满意后,在肩点固定。然后由肩点至侧颈点抚平肩线,将余量推至领口处;整理出领省形状后,固定肩线。由于本款为连身领,侧颈点处会异常紧绷,领圈部位也很难与人台完全服帖,因此可在紧绷处打剪口后固定(图3-39④)。

5.做领口胸省

按预设的领口省位置做省,用别针先在颈根处拼合省缝,再沿人台胸、颈部形状别出省形,注意始终保持坯布平服,省尖应指向胸点。然后从颈根开始由下而上别出前领口,注意保留领口必要的松量(图3-39⑤)。

6.定下摆

确认T型廓型是否满意,但同时也须确认下摆松量是否适宜,满意后可在下摆侧缝处暂时固定(图3-39⑥)。

图3-39img429

图3-39img431

图3-39img433

7.定袖中线

由肩点开始放平坯布,慢慢适当抬起手臂模型(图3-39⑦)。本款要求手臂抬起至使前片坯布上预设的45°袖中线角度控制线与手臂模型袖中线平行。然后,沿手臂模型的袖中线将坯布与手臂模型固定。

手臂抬起量越大,袖肥越宽松,袖子机能性越好;反之亦然。

8.剪开侧缝与袖底缝

因为是连袖,所以要从衣身下摆处剪入一个很大的刀口,将衣身的侧缝与袖底缝分开。可沿侧缝保留2cm缝份,剪至距胸围线约15cm处。剪至此一定要小心,如果侧缝缝份过大、偏斜或剪得过深,会导致袖底处袖肥不够大(图3-39⑧)。

9.定袖底线(www.xing528.com)

根据款式要求控制袖肥,沿手臂模型的袖底缝固定坯布,直至袖口。最后在袖中线、袖底缝及袖口处均留足缝份,修剪余量(图3-39⑨)。

图3-39img435

图3-39img437

图3-39img439

10.定后中线与胸围线

将后片坯布上的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对齐,并使坯布后中线的后颈点从人台后颈点向左移出0.6cm作为预设松量,下摆处的后中线向左移出1.5cm,作为背缝松量;依次在后颈点、背中点与后颈点中间处、肩胛骨处及臀中点处用别针固定。注意保持背部以下部分坯布自然悬垂。

同前片的做法相似,在人台腋下将坯布由下往上慢慢拎起,直至背部以下部分坯布平服,侧面廓型呈上宽下窄状态。确认背部松量与形态合适后,在腋下固定(图3-39⑩)。

11.定后领口省,做后领口

后领口的做法类似于前领口。腋下固定后,放平袖窿处的坯布,并在肩点固定,然后由肩点至侧颈点抚平坯布,将余量推至领口,保留领口必要的松量后,根据款式别出领省。省尖指向肩胛骨,省缝不宜过长,一般为8~9cm。最后确定领口(图3-39img440)。

12.定后肩线、后袖片

本款式设有后领口省,所以后肩线上可以不做或少做吃势。后袖片制作方法和要领与前袖片相同。但鉴于手臂运动的特点,一般要求后袖片机能性优于前袖片,且手臂自然下垂后,肘关节腕关节略向前倾,因此后袖片袖中线与胸围控制线的角度应略大于前袖片,可按图示使坯布上的袖中线角度控制线低于手臂上的袖中线并固定,并且后袖片袖肥也可比前袖片略大。另外,后袖中线肘部做适量吃势可使肘部以下的袖中线前倾(图3-39img441)。

图3-39img443

图3-39img445

图3-39img447

13.拼合前后片

抓缝拼合前后衣片的肩缝、袖中缝。后袖中缝肘部有吃势,吃势须均匀。分别抓缝拼合侧缝与袖底缝。切记,在上述拼合部位做对位记号。最后确定袖长与衣长(图3-39img448)。

14.定领型

根据款式用胶带在坯型上直接贴出领型,并适当修剪余量。

注意,胶带宽度以0.2cm为宜,粘贴应平整流畅(图3-39img449)。

15.做标记及平面整理

坯型整体确认满意后,用铅笔按照人台的款式线或别针缝迹描点,在衣片轮廓交点用“十”、在需要对位处用“一”做标记。然后取下坯样,进行轮廓线修正和对位记号确认,并完成袖子腋下部分及插角的平面配置。

袖子腋下部分及插角的平面配置步骤与要领(图3-39img450):

(1)前片a点设在前腋点附近;c点设在侧缝线上,且位于侧缝线与袖底线交点附近;b点设在袖底线上,且与c点间距约3cm。

(2)后片a′点可比前片a点设得略高,即后衣片a′b′、a′c′的长度应比前衣片上的ab、ac略长,但后片侧缝c′d′与前片侧缝cd、后袖底线b′e′与前袖底线be须等长。

(3)插角bc的宽度等于◆+▲,插角的ab、ac、a′b′、a′c′分别与衣片上的ab、ac、a′b′、a′c′等长。

图3-39img452

图3-39img454

图3-39img456

16.完成

假缝坯样,穿上人台后观察整体与细部形态(图3-39img457)。

图3-39 连袖上衣制作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