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3D打印的完整流程

3D打印的完整流程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说桌面级FDM打印机比工业级3D打印机更为简单方便,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桌面级3D打印机的操作依然要遵循相应的打印流程。掌握3D打印的流程,不但可以使打印过程科学合理,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便于分析查找症结所在。如图5-1所示,打印过程依次可分为五个环节:模型、切片、3D打印、打印件以及精细处理。具体的操作顺序如下:第一步,获取3D打印模型。图5-1 3D打印基本流程第三步,3D打印机操作。

3D打印的完整流程

虽说桌面级FDM打印机比工业级3D打印机更为简单方便,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桌面级3D打印机的操作依然要遵循相应的打印流程。掌握3D打印的流程,不但可以使打印过程科学合理,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便于分析查找症结所在。

如图5-1所示,打印过程依次可分为五个环节:模型、切片、3D打印、打印件以及精细处理。具体的操作顺序如下:

第一步,获取3D打印模型。可以通过共享平台下载模型文件,也可使用不同软件的建模,还可以逆向建模(如3D扫描)。在进入第二步之前,还需要借助建模软件或专业的模型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检测与修复,尽量提高3D打印模型的质量。

第二步,模型切片。将模型导入切片软件,通过调整模型、添加打印辅助部件,设置相关的打印参数,最终输出Gcode打印代码。

978-7-111-58441-4-Chapter05-1.jpg(www.xing528.com)

图5-1 3D打印基本流程

第三步,3D打印机操作。第二步输出的Gcode代码将以联机打印(在线传输程序)或脱机打印(程序存储到SD卡)的方式输送到3D打印机。在打印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打印的速率、温度以及冷却风扇的转速,还可以暂停打印来更换耗材。如果在打印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翘边、离层、错位等问题,可以及时停止打印并返回第二步重新调整切片参数,输出更新的Gcode后再进行打印;如果切片正常故障依然存在,可以尝试返回第一步重新分析修正模型,某些不适合FDM打印的模型建议更换打印工艺进行打印。

第四步,获取打印件。打印完毕后执行回到原点命令,便可从打印平台上拆卸打印件。将打印件与计算机里的3D打印模型进行对比,如发现模型表面比较粗糙或者拉丝严重,可以返回第二步重新调整切片参数;如果发现模型成型困难,可返回第一步进行模型结构的修改。拆卸下来的打印件,需要用模型修复工具进行打印辅助部件(如模型支撑)的清除以及拉丝等常见表面问题的修复。如果对打印件的表面粗糙度、颜色等都满足要求的话,整个打印流程即可结束了。

第五步,打印件的精细处理。有些模型对表面粗糙度或者颜色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动漫手办模型,就需要对打印件进行精细处理。这里面包括了模型修复、打磨抛光、喷涂上色、组合装配等多种工序,每种工序还会有自身特定的操作流程。对于高要求的模型,打印件的精细处理完毕后,打印流程才算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