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C-Link通信协议组成分析

CC-Link通信协议组成分析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C-Link数据链路协议实体支持以下3种传输类型:1)对上电或恢复处理时还未建立数据连接的站所进行的测试传输;2)循环传输;图5-33 CC-Link协议构成3)瞬时传输。一般情况下,CC-Link主要采用广播轮询的方式进行通信。除了广播轮询方式以外,CC-Link也支持主站与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之间的瞬时传输。

CC-Link通信协议组成分析

1.CC-Link通信的过程

CC-Link通信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初始循环:本阶段用于建立从站的数据链接。实现方式为:在上电或复位恢复后,作为传输测试,主站进行轮询传输,从站返回响应。

(2)刷新循环:本阶段执行主站和从站之间的循环或瞬时传输。

(3)恢复循环:本阶段用于建立从站的数据链接。实现方式为:主站向未建立数据链接的从站执行测试传输,该从站返回响应。

2.CC-Link协议构成

CC-Link协议构成如图5-33所示。

(1)物理层传输介质为三芯屏蔽双绞线,其电气特征符合EIA485(即RS-485)标准。通信信号由差动信号A(正:DA),B(反:DB)以及数字信号接地(DG)构成。

(2)CC-Link数据链路协议实体支持以下3种传输类型:

1)对上电或恢复处理时还未建立数据连接的站所进行的测试传输;

2)循环传输(周期性数据传输);(www.xing528.com)

978-7-111-30673-3-Chapter05-48.jpg

图5-33 CC-Link协议构成

3)瞬时传输(非周期性数据传输)。CC-Link传输由主站发起,采用广播轮询方式,依次进行测试传输、循环传输瞬时传输。从站通过测试传输建立与网络的数据连接,进而进行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

一般情况下,CC-Link主要采用广播轮询(循环传输)的方式进行通信。具体的方式是:主站将刷新数据(RY/RWw)发送到所有从站,与此同时轮询从站1;从站1对主站的轮询作出响应(RX/RWr),同时将该响应告知其他从站;然后主站轮询从站2,从站2给出响应,并将该响应告知其他从站;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广播轮询方式的数据传输率非常高。除了广播轮询方式以外,CC-Link也支持主站与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之间的瞬时传输。从主站向从站的瞬时传输量为150字节/数据包,由从站向主站的瞬时传输量为34B/数据包。另外,瞬时传输是通过在循环传输过程中传输的帧中加入瞬时传输数据实现。如图5-34所示。

978-7-111-30673-3-Chapter05-49.jpg

图5-34 循环传输和瞬时传输

(3)应用层

1)网络管理实体:网络管理包括参数管理、本站和其他站的状态监视以及网络状态管理等。

2)循环传输实体:循环传输是一种数据传输功能,主站周期性的向所有从站发送数据,且各从站通过响应向主站发送数据。

3)瞬时传输实体:瞬时传输是一种在主站、本地站和智能设备站之间传输非周期数据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