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观测方法的操作步骤

各观测方法的操作步骤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但不能减少。对于档距较小、弧垂不大、架空线两悬挂点高差不大、地形较平坦的观测,一般采用异长法或等长法。它操作简便,减少了现场的计算量,但由于是目视进行观测,精度不高,三点一线时会产生误差,影响弧垂。弧垂板绑扎距离的变化值为Δa,即等长法。

各观测方法的操作步骤

1.计算代表档距

根据杆位表确定各耐张段的观测档,计算代表档距。观测档的选择要求:

(1)耐张段的档数。耐张段在5档及以下时,选择靠近中间的一档;耐张段在6~12档时,靠近耐张段的两端各选一档;耐张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耐张段两端和中间各选一档。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但不能减少。

(2)观测档应选择在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的档。

2.观测档弧垂计算并考虑“初伸长”的影响

根据观测档内有、无联接耐张绝缘子串,连接一个还是两个;悬挂点的高差值是正是负来选择合适的公式,并考虑“初伸长”的影响。

3.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有异长、等长、角度、平视。

对于档距较小、弧垂不大(弧垂最低点高于两杆塔根部连线)、架空线两悬挂点高差不大、地形较平坦的观测,一般采用异长法或等长法。它操作简便,减少了现场的计算量(特别是等长法),但由于是目视(或望远镜)进行观测,精度不高,三点一线时会产生误差,影响弧垂。

对于档距大、弧垂大以及架空线两悬挂点高差较大时,一般采用角度法观测。由于是用仪器测竖直角来观测弧垂,因而精度较高,操作也简单。根据观测档地形和弧垂情况,可选取档端、档内、档外、档侧任一点、档侧中点中任一种适当方法进行,档端法因计算工作量小,但使用最多,在a<3f时优先选用档端角度法。

当观测档存在大高差h、大弧垂f、大档距、特殊地形,且高差值小于4倍弧垂值(即h<4f)时方可采用平视法观测弧垂。它操作简便,计算工作量小,精度高,但要注意仪器的竖盘指标差,它会影响视线的水平。

4.计算因温度变化而对观测参数的影响

观测档弧垂是按紧线前气温计算的,紧线划印时的实际气温与它有差异,这个气温差便引起弧垂的变化Δf。查出各耐张段代表档距的紧线前气温下的弧垂值f计和紧线时现场实际温度下的弧垂值f实,计算出Δf及相应的观测参数变化值。

(1)异长法。弧垂板绑扎距离的变化值为Δa,即

(2)等长法。有两种计算:

当气温上升时弧垂板绑扎距离的变化值为(www.xing528.com)

当气温下降时弧垂板绑扎距离的变化值为

(3)角度法。根据现场温度计算新的观测角。

(4)平视法。温度变化引起观测竖直角的变化值为

式中 f——气温变化后,架空线的弧垂计算值,m;

f1——气温变化前,与仪器同侧的平视弧垂,m;

x——仪器安置点到近悬挂点的水平距离,m。

5.观测弧垂

对于等长法和异长法,绑扎好弧垂板,紧线时一旦“三点成一线”应通知停止牵引,待架空线的摇晃基本稳定后再进行观察。

对于角度法和平视法,架好仪器,调好竖直角。一旦十字丝的横丝与架空线相切,即停止牵引,待架空线的摇晃基本稳定后再进行观察。

6.观测注意事项

(1)多档紧线时,由于放线滑车的摩擦阻力,往往是前面弧垂已满足要求而后侧还未达到。因此,在弧垂观察时,应先观察距操作(紧线)场地较远的观察档,使之满足要求,然后再观察、调整近处观测档弧度

(2)当多档紧线,几个弧垂观测档的弧垂不能都达到各自要求值时,如弧垂相差不大,对两个观测档的按较远的观测档达到要求为准;三个观察档的则以中间一个观测档达到要求为准。如弧垂相差较大,应查找原因后再加以处理。

(3)对复导线的弧垂观察,应采用仪器进行,以免因眼看弧垂的误差较大,造成复导线两线距离不匀。

(4)观测弧垂时,应顺着阳光且宜从低处向高处观察,并尽可能选择前方背景较清晰的观察位置。

(5)观测弧垂应在白天进行,如遇大风、雾、雪等天气影响弧垂观测时,应暂停观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