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简介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简介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将待测元素的分析溶液在原子化器的高温下进行试样原子化,使其离解为基态原子。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分子吸收光谱法相比,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利用吸收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纸浆、纸和纸板中铜、铁、锰、钙、镁、钾、钠和二氧化钛含量,已与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分析法同时被列为国家标准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简介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根据气态原子对辐射能的吸收程度确定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将待测元素的分析溶液在原子化器的高温下进行试样原子化,使其离解为基态原子。再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吸光度的大小与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即可求得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分子吸收光谱法相比,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利用吸收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不同点是:原子吸收光谱法所要测量的是气态原子的吸收;而分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的是溶液中分子的吸收。溶液中分子的吸收一般为宽带吸收,带宽可达几个纳米;而气态原子吸收是窄带吸收,即线吸收,线宽仅千分之几纳米。因此,原子吸收的测量技术及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与溶液分子吸收不完全相同。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光源作为辐射源,以发射可供气态原子吸收的辐射(线光源)。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入射光束在这里被基态原子吸收,因此可将它视为“吸收池”。

原子化器有两种形式: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采用火焰原子化器使试样原子化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称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火焰原子化器由喷雾器、雾化室和燃烧室三部分组成。液体试样经喷雾器形成雾粒,这些雾粒在雾化室中与气体(燃气和助燃气)均匀混合,除去大液滴后,在进入燃烧室形成火焰,此时,试液便在火焰中产生原子蒸气。

原子吸收光谱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此其发展和普及很快。主要优点是:

① 谱线简单,由谱线重叠引起的光谱干扰较少。

② 吸收强度受原子化器温度影响较小,因而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一般百分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

③ 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较简单。(www.xing528.com)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造纸工业分析中被广泛用于测定纸浆、纸和纸板中的金属离子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纸浆、纸和纸板中铜、铁、锰、钙、镁、钾、钠和二氧化钛含量,已与分光光度法化学分析法同时被列为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例如:

《GB/T 8943.1—2008纸浆、纸和纸板 铜含量的测定》

《GB/T 8943.2—2008纸浆、纸和纸板 铁含量的测定》

《GB/T 8943.3—2008纸浆、纸和纸板 锰含量的测定》

《GB/T 8943.4—2008纸浆、纸和纸板 钙、镁含量的测定》

《GB/T 12658—2008纸浆、纸和纸板 钠含量的测定》

《GB/T 12910—1991纸和纸板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法》

《GB/T 2679.12—2013纸和纸板 无机填料和无机涂料定性分析化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