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层岩性分析与应用

地层岩性分析与应用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流域内地层岩性洞庭湖区地层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分布,尤以第四系分布最广。更新统岩性由砂、砾和粘性土层构成;全新统则主要为粘土、粉砂、小砾石及淤泥质土类。各地土体多呈双层至多层结构产出。洞庭湖区边缘地带的岩浆比较发育,以酸性侵入岩为主,多呈岩基、岩株及岩脉产出。

地层岩性分析与应用

(一)流域内地层岩性

洞庭湖区地层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分布,尤以第四系分布最广。

(1)前震旦系冷家溪群和板溪群。岩性为一套浅变质的千枚岩板岩砂岩石英砂岩等,主要出露于华容隆起西侧、岳阳君山、汨罗磊石山、安乡黄山头、常德大阳山东麓及湖盆边缘的临湘、益阳丘陵地带。

(2)震旦系。上统主要是冰碛砾泥岩夹含砾砂岩、板岩;上统为硅质岩、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白云岩等。零星分布于湖盆中的残山,如岳阳君山、常德太阳山、沅江北极山及岳阳环湖丘陵地带。

(3)寒武系—二叠系。零星分布于湖盆西部边缘及常德太阳山西侧,其中寒武系—志留系为浅海相页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灰岩、泥质岩及白云岩;泥盆系为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二叠系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灰黑色厚层含燧石团块灰岩及碳质页岩。

(4)三叠系—第三系。三叠系仅在湖盆西部边缘局部地方出露,岩性为灰岩,鲕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白垩系为一套陆相沉积的砂岩、砾岩,第三系与白垩系相依分布,系陆相湖盆沉积的砂岩及油页岩,主要分布于沅江赤山、岳阳新墙河、宁乡汉寿、常德太阳山东侧及洞庭湖拗陷中。

(5)第四系。洞庭湖区自第四纪以来,长期处于下沉阶段,不仅接纳了湘、资、沅、澧四水注入的大量物质,而且长江四口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因而,第四系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具有河流、湖泊共同作用之特点。更新统岩性由砂、砾和粘性土层构成;全新统则主要为粘土、粉砂、小砾石及淤泥质土类。各地土体多呈双层至多层结构产出。沉积总厚度52~334m。

(6)岩浆岩。洞庭湖区边缘地带的岩浆比较发育,以酸性侵入岩为主,多呈岩基、岩株及岩脉产出。主要有:

1)汉寿岩坝桥岩体:属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呈近东西向展布的椭圆形中深层岩株,为灰白色中细粒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2)益阳沧水铺岩体:属印支期,呈岩基产出。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3)望湘岩体:临洞庭湖盆,地跨望城、湘阴两县,为一燕山期巨大的中深成相花岗岩基。

4)华容桃花山岩体:分布于华容县的桃花山、天井山一带,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呈岩基、岩株及岩脉产出。(www.xing528.com)

(二)堤基地层特征

洞庭湖区现有堤防均傍河、湖而立,坐落于Ⅰ、Ⅱ级阶地前缘或漫滩上。堤基系第四系冲积堆积、冲湖积堆积和湖积堆积的松散地层,其岩性为:

(1)中更新统冲积堆积(img)。上部为网纹状粘土、粉质粘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层,一般厚度20~40m,最大123m,总体来看,南大于北。主要见于沅江、南县、汉寿、湘阴、临湘等地。

(2)上更新统冲积堆积(img)。该组在本区分布不广,仅汉寿、安乡、常德及华容等少数点见及。上部为灰黄、黄色粉质粘土富含铁锰质,具似网纹构造;中部为含砾细、粗砂层;下部砂砾石。一般厚7~18m,最厚不超过24m。

(3)全新统冲积堆积(img)。广泛分布在长江沿岸、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堤垸。上部灰黑色、褐灰色、灰黄色壤土、粉质粘土、粘土局部夹细砂透镜体及淤泥质土;中部以含小砾粗砂和粘土为主,下部砂砾石层,粒径偏小但磨圆度好,下粗上细,厚7~29m。

(4)全新统冲湖积堆积img。主要分布于长江四口分流的沿河两岸、大通湖、珍珠湖及四水尾闾部分堤垸。上部浅黄、黄褐色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细砂;下部为灰黑色、灰绿色、蓝绿色粘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及粉细砂层,厚12~22m,最厚30m以上。

(5)全新统湖积堆积(img)。岩性为一套细粒沉积,以灰黑色、灰褐色粉质粘土、粘土及淤泥质类土为主,常有腐臭味,富含腐殖质,沉积厚约30余m。分布于各湖泊及其周围,如大通湖、目平湖、西湖等。

堤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0-1。

(三)堤基地层结构

根据表地层分布情况、岩性特征,结合堤防工程特点、主要险情隐患的成因机制,洞庭湖区堤防地基大体可概化为3大类,5个亚类,各类结构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列于表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