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应建立电能计量装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用电营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网。根据运行档案计算机应能制订出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计划、轮换计划和抽检计划并分类统计各类电能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b)通过建立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相关专业工作票的无纸化传递及相关信息共享。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应建立电能计量装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与用电营业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网。

9.1 资产档案信息

电能计量资产档案应分类管理、内容详实、查询方便。包括:标准设备档案;电能表档案;电压互感器档案;电流互感器档案;其他测试仪器仪表档案等。

9.1.1 标准设备档案

资产名称、资产编号、型号、规格、等级、常数、脉冲常数、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购价、使用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保管地点、保管人等。

9.1.2 电能表档案

资产名称、产权、资产编号、型号、规格、等级、常数、脉冲常数、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购价、使用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通过电能表资产档案应能按以上的任一特征或组合特征进行查询统计。

9.1.3 互感器档案

资产名称、产权、资产编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型式、容量、级别、变比、出厂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等。应能按上面的各特征参数进行查询,或者任意特征组合查询。

9.2 检测数据档案信息

根据以下数据,应用计算机分析每一计量器具或标准的计量性能并作出工作安排,特别是按年、季、月分别生成电能表的轮换计划、抽检计划和现场检验计划,进行误差和表计的统计。

a)标准计量器具历次送检测试的数据;

b)标准装置历次检验数据;

c)电能表、互感器现场检验数据;

d)电能表历次检定原始记录;

e)互感器检定原始记录;

f)其他测试设备及仪器的历次检定数据。

9.3 运行电能计量装置档案

通过运行档案可对任一计量器具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了解;也可以用户为线索,查询统计在该用户中使用过的电能表。

根据运行档案计算机应能制订出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计划、轮换计划和抽检计划并分类统计各类电能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

a)按运行电能计量器具的资产编号建立运行电能计量装置分类一览表;

b)运行关口电能计量点配置图及其计量装置配置、历次变更情况记录;(www.xing528.com)

c)高压电能计量点配置图及其计量装置配置和历次变更情况记录;

d)分区、分类、按户建立运行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情况记录;

e)分区、分类、按户建立在用单相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情况。

9.4 法规、文件及技术资料档案

a)技术资料应实施分类管理,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法规;

2)各类标准及规程;

3)各类证书及计量标准考核文件;

4)文件档案;

5)各有关一次、二次接线图,计量点配置图,电能计量装置图纸等资料;

6)标准装置(或检定装置)、标准器及试验用仪器仪表等的说明书、图纸等;

7)各种管理制度等。

b)技术资料管理应做到内容全、版本新、检索方便和保管妥善。

c)应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检索和管理,积极推行并逐步实现技术资料的计算机信息化。

d)根据标准装置(或检定装置)考核证书、标准器检定证书和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标准考核申请计划和送检计划。

9.5 人员档案

a)电能计量管理机构应建立电能计量人员的计算机管理档案。

b)建立的电能计量人员档案,应能按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检定证号、学历等进行查询统计。

9.6 管理和检定工作自动化

a)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及装备,实现检定过程控制自动化和各类检定、检测数据的存储、分析。

b)通过建立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相关专业工作票的无纸化传递及相关信息共享。

c)借助电能量计费系统和远方自动抄表系统,加强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况的动态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