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略低

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略低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3.4.3 冲淤验证成果由图5.3-3给出的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模型冲淤计算结果表明,各分段计算冲淤性质与实测一致,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为11.33亿m3,较实测值11.88亿m3略小。

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略低

5.3.4.1 验证计算条件

本研究首先对一维河道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和分析,研究范围包括长江干流宜昌—大通河段、洞庭湖区及四水尾闾、鄱阳湖区及五河尾闾,区间汇入的主要支流为清江、汉江

进口水沙条件:长江干流进口水沙采用宜昌站2002年10月—2012年10月相应时段的实测逐日流量、含沙量过程;干流区间支流清江、汉江、湖区尾闾入汇水沙均采用同期各控制站的实测逐日流量与含沙量过程。

下游出口控制水位:计算河段下游水位控制为大通站断面,出口边界采用大通站同时期水位过程。

5.3.4.2 水流验证(www.xing528.com)

利用前述一维河道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通过对2003—2007年实测资料的演算,率定出干流河道糙率的变化范围为0.015~0.034,三口河道和湖区糙率的变化范围为0.02~0.05。采用率定的糙率,对2008—2012年各主要水文站的水文实测资料进行验证计算。干流枝城、沙市、监利汉口等水文站的水位流量验证成果如图5.3-1和图5.3-2所示。由图可见,长江宜昌以下河道各主要水文站流量和水文计算结果与实测过程符合较好,峰谷对应,涨落一致。

由三口河道的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康家港和管家铺等控制站的流量计算结果可知,计算分流量与实测分流量基本一致,可以反映洪季过流、枯季断流的现象,能准确模拟出三口河段的断流时间和过流流量,说明该河道水沙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三口分流现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模型所选糙率基本准确,计算结果与实测水流过程符合较好,能够反映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复杂河网以及各湖泊的主要流动特征,具有较高精度。

5.3.4.3 冲淤验证成果

由图5.3-3给出的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模型冲淤计算结果表明,各分段计算冲淤性质与实测一致,宜昌—湖口河段冲淤量计算值为11.33亿m3,较实测值11.88亿m3(含采砂量)略小。除了宜昌—枝城和枝城—藕池口计算误差约为12%外,其他各分段误差均在7%以内,具有较高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