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蓄电站机组技术合作项目概述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呼蓄电站机组技术合作项目概述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呼蓄电站机组是中、法两国技术合作的第二批“打捆招标”项目之一,由东方电机总包,ALSTOM设计,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呼蓄电站机组合同于2006年11月签订,2008年6月完成了水泵水轮机第一次模型验收试验,但此后由于多种原因项目被暂停。另外,“S” 特性还会给水轮机制动、工况转换过渡过程调节、现场调试等带来不安全因素。

呼蓄电站机组技术合作项目概述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呼蓄电站机组是中、法两国技术合作的第二批“打捆招标”项目之一,由东方电机总包,ALSTOM设计,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呼蓄电站机组合同于2006年11月签订,2008年6月完成了水泵水轮机第一次模型验收试验,但此后由于多种原因项目被暂停。2010年三峡集团重组呼蓄公司后,组织专家对水泵水轮机第一次转轮模型试验结果进行评审,水力性能基本满足合同要求,但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为“S”特性较严重,必须采用非同步导叶才能满足水轮机工况的空载稳定性要求;同时高扬程、低频率时驼峰裕度只有2.6%,低于合同3%的要求;水泵空化性能在最高扬程时,频率低于50Hz或两台机组同时运行会发生初生空化。

“S”特性引发的机组稳定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的主要难题,而国内由于水泵水轮机研发起步较晚,对这个问题也认识不足。早期的天荒坪琅琊山、张河湾电站,“打捆招标”的宝泉、惠州、黑麋峰、蒲石河等电站都采用了预开启非同步导叶方案解决水轮机不能正常并网的技术难题。但采用非同步导叶调节,使得水轮机流态更加复杂,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压力脉动、振动、摆度等会加大,长期运行可能对机组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真机与模型存在区别,所采取的措施也不能确定一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S” 特性还会给水轮机制动、工况转换过渡过程调节、现场调试等带来不安全因素。为此,第一次评审会根据专家建议,三峡集团要求ALSTOM重新进行水力优化设计,要求将“S”特性推出水轮机运行范围并留有足够的余量,以实现同步导叶安全并网。(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