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布置接闪器?建筑避雷需知!

如何正确布置接闪器?建筑避雷需知!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9.6.3-1避雷带、避雷网最小规格表表9.6.3-2烟囱顶上避雷环最小规格表9.6.4金属屋面做接闪器条件见表9.6.4。表9.6.4金属屋面做接闪器条件9.6.5接闪器的布置要求见表9.6.5。表9.6.6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注1.屋面坡度用a/b表示。

如何正确布置接闪器?建筑避雷需知!

9.6.1 利用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1.利用滚球法计算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图9.6.1-1所示。

图9.6.1-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1)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hr时:

a.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b.以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

c.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从此弧线起到地面止就是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d.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按下列计算式确定

式中 rx——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hr——滚球半径,按表确定;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ro——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

(2)当避雷针高度h大于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其余的做法同本款(1)项,式(9.6.1-1)和式(9.6.1-2)中的h用hr代入。

2.利用滚球法计算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图9.6.1-2所示。

图9.6.1-2 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在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hr的情况下,当两支避雷针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2h(2hr—h)时,应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当D小于2h(2hr—h)时,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AEBC外侧的保护范围,按照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2)C、E点位于两针间的垂直平分线上,在地面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b0按下式计算

在AOB轴线上,距中心线任意距离x处,其在保护范围上边线的保护高度hx按下式确定

该保护范围的上边线是以中心线距地面hr的一点O′为圆心,以img为半径所作的圆弧AB。

(3)两针间AEBC内的保护范围,ACO部分的保护范围按以下方法确定;在任一保护高度hx和C点所处的垂直平面上,以hx为假想避雷针,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逐点确定(见图9.6.1-2的1—1剖面)。确定BCO、AEO、BEO部分的保护范围的方法与ACO部分的方法相同。

(4)确定x x′平面上保护范围截面的方法,以单支避雷针的保护半径rx为半径以A、B为圆心作弧线与四边形AEBC相交;以单支避雷针的(ro—rx)为半径,以E、C为圆心作弧线与上述弧线相接(见图9.6.1-2中的粗虚线)。

3.利用滚球法计算双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图9.6.1-3所示。(www.xing528.com)

图9.6.1-3 双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在h1小于或等于hr和h2小于或等于hr的情况下,当D大于或等于img时,应各按单支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当D小于img时,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AEBC的外侧的保护范围,按照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2)CE线或HO′线的位置按下式计算

(3)在地面上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b0按下式计算

在AOB轴线上,A、B间保护范围上边线按下式确定

式中 x——距CE线或HO′线的距离。

该保护线上边线是以HO′线上距地面hr的一点O′为圆心,以img为半径所作的圆弧AB。

(4)两针间AEBC内的保护范围,ACE与AEO是对称的,BCO与BEO是对称的,ACO部分的保护范围按以下方式确定:在hx和C点所处的垂直平面上,以hx为假想避雷针,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见图9.6.1-3的1—1剖面图)。确定AEO、BCO、BEO部分的保护范围的方法与ACO部分的相同。

9.6.2 避雷针的规格避雷针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表9.6.2所列数值。

表9.6.2 避雷针最小规格表

9.6.3 避雷带和避雷网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不应小于表9.6.3-1和表9.6.3-2所列数值。

表9.6.3-1 避雷带、避雷网最小规格表

表9.6.3-2 烟囱顶上避雷环最小规格表

9.6.4 金属屋面做接闪器条件见表9.6.4。

表9.6.4 金属屋面做接闪器条件

9.6.5 接闪器的布置要求见表9.6.5。

表9.6.5 接闪器的布置要求(m)

9.6.6 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见表9.6.6。

表9.6.6 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

注 1.屋面坡度用a/b表示。其中:a为屋脊高出屋檐的距离(m);b为房屋的宽度(m)。
2.示意图中:——为易受雷击部位;○为雷击率最高部位;---为不易受雷击的屋脊或屋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