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陡边坡混凝土施工的其他关键技术优化方案

陡边坡混凝土施工的其他关键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模后的无砂混凝土表面为蜂窝状,其表面采用砂浆找平,并封闭无砂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孔洞。为防止无砂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飞溅伤人,在溜槽上部敞开端全部采用帆布或无纺布予以覆盖。

陡边坡混凝土施工的其他关键技术优化方案

3.4.4.1 无砂混凝土施工

无砂混凝土为面板与岸坡基岩之间的一层透水性混凝土,可使库岸地下渗水和面板渗水顺利通过无砂混凝土到达库底廊道内,同时无砂混凝土还具有基础找平作用。

无砂混凝土的施工在面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完成,在上述的研究和试验中,已经得出了无砂混凝土浮托力非常之小的结论,因此,滑模体不加配重即可直接用于无砂混凝土的施工。

无砂混凝土的侧模组立、滑模体就位、卷扬机安装、溜槽挂设等施工与常规面板混凝土施工无异,只是在混凝土振捣时,对于首批混凝土,也即混凝土在充满滑模体内空腔之前时的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当混凝土出露滑模体腔体之上时,改用平板振捣器薄层振捣。振捣过程中,避免漏振和过振,漏振将导致混凝土胶结不紧密,脱模后混凝土易坍塌;过振则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过分返浆,返浆层将形成一层阻水层,影响无砂混凝土的透水性能,一般表面略微返浆即认为达到密实要求。

脱模后的无砂混凝土表面为蜂窝状,其表面采用砂浆找平,并封闭无砂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孔洞。由图3-51可知,混凝土面板通过锚杆与库岸连接,因此,锚杆的安装应后于无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否则,无砂混凝土无法实施无轨滑模施工。锚杆的孔排距为2m×2m,因此在无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上,先在岩石坡面布设2m×2m的孔位,在孔位上预留直径30cm锚杆孔洞,孔洞的预留一般在浇筑过程中,在需预留孔洞的位置埋设PVC管,管长根据岩石坡面的超欠情况确定,使管口略低于无砂混凝土表面,滑模体提升后,对表面出露的PVC管孔洞进行必要的修整维护即可,(www.xing528.com)

3.4.4.2 混凝土入仓

由于无砂混凝土仅为一级配的无砂混凝土,混凝土入仓后不存在骨料分离的问题,所以无砂混凝土在坡面上的入仓手段仍沿用常规的溜槽入仓。为防止无砂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飞溅伤人,在溜槽上部敞开端全部采用帆布或无纺布予以覆盖。

对于常态混凝土入仓,在1:0.75的高、陡边坡情况下,如仍沿用常规的溜槽入仓方式,毫无疑问混凝土将产生严重分离。为解决常态混凝土的入仓,施工中尝试了多种方案,如胶管入仓、送料小车入仓等。采用胶管入仓,因胶管易堵塞而被放弃,在坡面上设送料小车入仓,因库岸公路狭窄不便于布置且安全隐患多而被否定。经过试验后,最终仍然回到溜槽直接入仓的方案上。为解决混凝土骨料分离问题,在每一节溜槽上安装一块缓冲板,缓冲板自上而下的重量不等,底部溜槽的缓冲板重于顶部溜槽的缓冲板,同时为确保滑模上混凝土作业人员的安全,溜槽上部敞开端也全部采用帆布或无纺布予以覆盖,如图3-52所示。如此改进后,混凝土在溜槽下滑过程中,粗骨料的下滑速度一般要快于水泥浆及细骨料的速度,但粗骨料必定受缓冲板的阻挡,粗骨料受到阻挡后,速度明显得到控制,同时部分欲飞溅出溜槽的骨料碰撞在帆布上后回弹,也有效地缓解了其下滑速度。

图3-52 溜槽设缓冲板装置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