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地杂波实地采集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典型地杂波实地采集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个采集过程利用单兵雷达进行收发信号,利用激光测距仪与三脚架确定探测雷达位置,利用示波器对杂波回波信号进行显示并记录。调整雷达俯仰角,利用激光测距得到发射天线的准确俯仰角度,同时也可得到天线杂波回波距离单元并记录。步骤4:改变雷达发射天线的俯仰角,实现不同距离维下的典型地貌地杂波回波采集。

典型地杂波实地采集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选择实测地杂波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保证杂波幅度特性研究的真实性,同时相关实测数据与研究成果也能用于算法仿真过程以及接下来的研究过程[50]。地杂波的采集过程利用了一部PRC-CW单兵雷达,由于该雷达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分辨率较高,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能够连续工作超过8 h,能够进行实地杂波采集工作,该雷达的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图3-1 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工作原理

在实际地杂波采集过程中,典型地貌回波经过反射被接收天线截获,经混频器混频后得到零中频输出,再经过放大器、相关处理、同步检波和多普勒滤波,最终到达显示终端。整个采集过程利用单兵雷达进行收发信号,利用激光测距仪三脚架确定探测雷达位置,利用示波器对杂波回波信号进行显示并记录。具体采集的过程中,以草地、树林以及崎岖地表为三种典型的待测地貌,典型地貌地杂波采集现场如图3-2所示。

图3-2 典型地貌地杂波采集现场

(a)地杂波实测设备;(b)草地杂波采集现场;(c)树林杂波采集现场;(d)崎岖地表采集现场(www.xing528.com)

按照图3-2搭建地杂波实测平台,在三种不同的地貌环境下进行杂波采集,实测步骤可归纳如下。

步骤1:选取平台位置,将发射天线指向典型待测地貌区域。调整雷达俯仰角,利用激光测距得到发射天线的准确俯仰角度,同时也可得到天线杂波回波距离单元并记录。

步骤2:利用示波器显示和存储回波信号数据,将示波器与雷达输出端口连接,并设置示波器的采样频率为10 MHz、采样深度为105。当示波器显示得到输出,则认为此次实测为有效探测,记录测试回波数据。

步骤3:将一次有效的采集记为一组探测,对同一距离单元的目标区域进行反复试验并编号储存,每一距离单元记录50组实测数据后,进行下一距离单元杂波探测。

步骤4:改变雷达发射天线的俯仰角,实现不同距离维下的典型地貌地杂波回波采集。

步骤5:当所有的距离条件都进行采集后,变更雷达平台位置,并针对另外的典型地貌环境按照步骤1至步骤4进行杂波数据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