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作出与V面相距为20mm的正平线?

如何作出与V面相距为20mm的正平线?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求作与V面相距为20mm的正平线,并与两已知直线AB、CD分别相交于E、F,如图1-8(题)所示。图1-7 (解)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投影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法。由CD的两面投影知CD直线为正垂线,垂直于正面,因此要作的直线EF一定平行于正面,为一条正平线。图1-9 (解) 已知AB实长等于40mm,α角等于30°,且已知ab的部分投影,试补全AB的两面投影,如图1-10(题)所示。

如何作出与V面相距为20mm的正平线?

【例1-6】 已知BC为水平线,试完成正方形ABCD的两面投影,如图1-6(题)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1-10.jpg

图1-6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1-11.jpg

图1-6 (解)

【解】 由题目知BC为水平线,因此bc长度为正方形ABCD的边长;以bc为斜边,以ab为一条直角边构造直角三角形,所求出的另一条直角边为AB两点的Z坐标差,由此可确定A点的正面投影a′;由ABCD为正方形,对边平行,因此分别过a′c′b′c′a′b′的平行线,交点即为d′点,同样的作法可求得d点,连接即完成两面投影。结果如图1-6(解)所示。

【例1-7】 求平行两直线ABCD间的距离及公垂线的投影,如图1-7(题)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1-12.jpg

图1-7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1-13.jpg

图1-7 (解)

【解】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投影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法。作图分为两步,首先根据直角投影定理作直线ABCD的公垂线CE,过c′a′b′的垂线,垂足即为e′;然后使用直角三角形法求CE直线的实长,实长即为ABCD直线的距离。结果如图1-7(解)所示。

【例1-8】 求作与V面相距为20mm的正平线,并与两已知直线ABCD分别相交于EF,如图1-8(题)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1-14.jpg

图1-8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1-15.jpg(www.xing528.com)

图1-8 (解)

【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平线的投影特性,作图过程略,结果如图1-8(解)所示。

【例1-9】 求交叉两直线ABCD的公垂线EF的两面投影,如图1-9(题)所示。

【解】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投影定理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由CD的两面投影知CD直线为正垂线,垂直于正面,因此要作的直线EF一定平行于正面,为一条正平线。首先过CD的正面的积聚性投影c′d′)作a′b′的垂线,垂足为f′;然后根据正平线的投影特性,过f点作平行于OX轴的平行线,交cde点,连接efe′f′,即可得到EF的两面投影,结果如图1-9(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1-16.jpg

图1-9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1-17.jpg

图1-9 (解)

【例1-10】 已知AB实长等于40mm,α角等于30°,且已知ab的部分投影,试补全AB的两面投影,如图1-10(题)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1-18.jpg

图1-10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1-19.jpg

图1-10 (解)

【解】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法求投影长或坐标差。由AB的部分水平投影和α角可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得AB实长的一部分,延长到等于AB实长时就可获得AB的水平投影长;如果利用AB的部分投影所求的实长大于AB的实长,则截断至实长时同样得到AB的水平投影。

作图过程略,结果如图1-10(解)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