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号监测部位视电阻率剖面测量结果

1号监测部位视电阻率剖面测量结果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3剖面测量结果2.1.3.11线剖面测量结果图4是1线视电阻率断面图,输水管大约位于215m和237m处。

1号监测部位视电阻率剖面测量结果

2.1.1 1号监测部位布置情况

在野外的勘察过程中,选取第一处监测阀井编号1号,图3中小方形表示的是阀井位置,黑色长虚线部分是管道中心位置,黑色实线部分是双侧管道位置。此处阀井的特点:东南部距离排气阀井20m处有一条较为特殊的公路A穿过管道上方,由于附近都是物流仓库,该公路上基本都是重型货车,且日夜川流不息。距离管道大约200m处的五环路以高架桥形式穿越管道上方。

图3 测线布置示意图

在野外勘察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测线点距统一为4m,为勘测公路A是否由于长期的重型物流车的行驶对管道造成影响,设定路南测线1和路北测线2。以公路A为平行线,过排气阀井中间设置测线3,在排气阀的北面,另一侧小路以公路A为平行线设置测线4。根据不同的高密度数据资料,来分析可能的异常体分布范围。

2.1.2 1号监测部位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成果

为了使物探测量结果比较直观,电阻率断面图色阶采用由黑到白表示不同的电阻率值。根据经验,本次工作的电阻率断面图色阶采用:低于13Ω·m为黑色,13~50Ω·m为灰色,50~500Ω·m为浅灰至白色。断面图中如果出现黑色,表示电阻率较低,推断为地下土层含水量较高,可能应变量值得关注的范围。断面图中如果为灰色,表明电阻率中等,推断为受影响但应力变化正常土层。断面图中若为浅灰或白色,表示电阻率较高,说明土体含水量较低,推断为未受影响的区域。下面分别对本次工作的4条剖面的探测结果进行分析。

图4~图7为1~4线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图8为高密度电法剖面视电阻率立面图

2.1.3 剖面测量结果

2.1.3.1 1线(公路A南侧)剖面测量结果

图4是1线视电阻率断面图,输水管大约位于215m和237m处。该测线8~164m区段总体显示为灰白色,浅部有局部灰色,推断为正常土层,未受土层形变影响,且地下含水量均匀。164~244m区段总体为灰色,浅部为灰白色,推断为土体含水略高,也可以判断为基本正常。

图4 1线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

2.1.3.2 2线(公路B北侧)剖面测量结果

图5是2线视电阻率断面图,输水管大约位于150m和172m处。该测线132~148m区段土层电阻率较低(灰色区域),表明土层电阻率低于13Ω·m,推断为由于土体含水量较大引起的。南干渠输水运行管道正好从148m处穿过,初步判断该处有可能发生了应力形变,土体产生了变化,含水量高。

图5 2线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

2.1.3.3 3线(穿排气阀井)剖面测量结果

图6是3线视电阻率断面图,输水管大约位于127m和149m处。该测线136~166m区段土体电阻率较低(黑色区域),范围比2线更大,推断此处可能有土层发生形变。140m处大约是该1号排气阀井的中心位置。后期经钻孔验证显示该点12m以下含水量较大,在与大兴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做比对以后,发现此处有地下水。说明高密度电法的初步结果可以简单判断地下水的位置和大体布局。

图6 3线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www.xing528.com)

2.1.3.4 4线(延场地北侧公路)剖面测量结果

图7是4线视电阻率断面图,输水管大约位于111m和133m处。该测线98~126m区段土体电阻率较低(左侧黑色至深灰色区域),140~160m区段土体电阻率低(右侧黑色区域)。由于现场发现地表有积水,该低阻异常可能是测量前几天的暴雨引起地表积水而引起的异常。

图7 4线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

2.1.3.5 高密度电法剖面视电阻率立面图

1线剖面未出现低阻异常,公路A长期受到重型货车的行驶影响,未造成管道的损坏。2~4线低阻异常范围逐渐加大,说明该处土层含水量比周围其他区域要大,也有可能是由于地下水的影响,且由图8可以看出,影响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3-4]

2.1.3.6 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等值线立体图

本次物探工作共测量4条高密度电法剖面,为了解电阻率异常的平面分布情况,分别选取每条测线的同一道(第3道、第5道、第8道、第12道,即分别对应约5m、8m、13m、19m深度)的电阻率值绘制平面图。按照坐标对电阻率值进行网格化,得到某一道(即某一深度)的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

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有靠近阀井的地区视电阻率较低,认为管道附近接口处土体的含水量较大,但是由于高密度电法的局限性,只能判断土层含水量,而不能判断引起含水量的原因。依据同色阶表现的颜色可以大体判断同一区域的含水量强弱,根据强弱进行钻孔分析可以对土体的强度变化进行分析。

对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深度管道周围土体含水量的平面分布情况,推断出不同深度含水量异常的影响范围,并大致判断地下土层含水量的趋势[5]

2.1.4 结论分析

通过4条高密度电阻率剖面的测量,根据不同深度(约5m、8m、13m、19m)圈定的低阻异常区,初步推断出虚线范围部分为含水土层,范围为两虚线包括区域,中间虚线包围区域未受影响,如图8所示[6]

图8 高密度电法推断渗漏影响范围平面图

通过对京良路南侧和北侧的两条测线进行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测量,推断京良路路基土体含水量正常,并没有因为重型车的碾压造成影响。

图9是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等值线立体图,从立体图上可以看出低阻异常区域的变化情况。

异常R1从5m到13m各深度均有出现,在19m深度(排气阀井底板以下8m)变弱;异常R2从5m到19m各深度均有出现,范围不断扩大;异常R3在5m深度较弱,在8m深度处变强,范围扩大,在13m深度处变弱,范围缩小,在19m深度处变强,范围扩大;异常R4在5m深度较弱,在8m、13m深度处增强,范围扩大,在19m深度处变弱,范围缩小;异常R5在5m深度较弱,在8m、13m、19m深度处不断增强,范围扩大,随深度加深并向西扩展;异常R6在8m深度处出现,随深度加深并向西扩展;异常R7仅在8m处即管道所处位置出现。

图9 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等值线立体图

下一步工作计划是依据钻孔结果来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物探结果的可靠性。通过钻孔结果,可以进一步判断同类型色阶土体的应力变化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