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差设计计算方法详解

公差设计计算方法详解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知:封闭环极限偏差ES0=0.35mm,EI0=0.10mm封闭环中间偏差封闭环公差T0=mm=0.25mm各组成环公称尺寸L1=30mm,L2=5mm,L3=43mm,L4=3mm,L5=5mm各组成环传递系数ξ=-1,ξ2=-1,ξ3=1,ξ4=-1,ξ5=-1组成环L4是标准件,L4=30-0.05 mm试分别按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修配法与调整法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及极限偏差,并比较不同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能保证99.73%的产品合格,可能有约0.27%的产品超出预定要求。

公差设计计算方法详解

已知:封闭环极限偏差ES0=0.35mm,EI0=0.10mm封闭环中间偏差978-7-111-39217-0-Chapter01-371.jpg978-7-111-39217-0-Chapter01-372.jpg

封闭环公差T0=(0.35-0.10)mm=0.25mm

各组成环公称尺寸L1=30mm,L2=5mm,L3=43mm,L4=3mm,L5=5mm

各组成环传递系数ξ=-1,ξ2=-1,ξ3=1,ξ4=-1,ξ5=-1

组成环L4标准件L4=30-0.05 mm

试分别按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修配法与调整法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及极限偏差,并比较不同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生产条件,通常只采用一种适宜的方法,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与极限偏差即可)。

(1)完全互换法。

1)决定各组成环平均极限公差(按表1-105序号6说明栏内公式);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3.jpg

2)估计各组成环公差等级,按平均公差及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公差等级约为IT9(当公差等级高于IT8时,按此决定各组成环公差是不经济的,应采用其他方法)。

3)决定各组成环公差:按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大小与零件工艺性好坏,以平均公差数值为基础,取T1=T3=0.06mm,T2=T5=0.04mm。

4)决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设组成环L3作为调整尺寸,其余各组成环属外尺寸者按h、内尺寸者按H决定其极限偏差,则:

L1=30-0.06 mm,L2=50-0.04 mm,

L4=30-0.05 mm,L5=50-0.04 mm。

此时各组成环相应中间偏差为:

Δ1=0.03mm,Δ2=-0.02mm,

Δ4=-0.025mm,Δ5=-0.02mm。

5)计算组成环L3的中间偏差(按表1-105序号2说明栏内公式):

Δ3=Δ0+(Δ1+Δ2+Δ4+Δ5)=[0.225+(-0.03-0.02-0.025-0.02)]mm=0.13mm

6)决定组成环L3的极限偏差(按表1-105序号7所示公式):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4.jpg

确定:L3=5+0.16+0.10 mm

(2)大数互换法。

1)决定各组成环平均当量公差(按表1-105序号6注明栏内公式,并取k=1.22):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5.jpg

2)估计各组成环公差等级:约为IT10。

3)决定各组成环公差:按各组成环基本尺寸大小与零件工艺性好坏,设取T1=T2=0.11mm,T2=T5=0.08mm,又已知T4=0.05mm。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6.jpg

校核结果小于封闭环公差0.25mm,满足要求。

4)决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设组成环L3作为调整尺寸,其余各组成环外尺寸按h、内尺寸按H决定其极限偏差,则:

L1=300-0.11 mm,L2=50-0.08 mm

L4=30-0.05 mm,L5=50-0.08 mm

各组成环相应中间偏差为:

Δ1=-0.055mm,Δ2=-0.04mm

Δ4=-0.025mm,Δ5=-0.04mm

5)计算组成环L3的中间偏差(按表1-105序号2说明栏内公式):

Δ3=Δ0+(Δ1+Δ2+Δ4+Δ5)=[0.225+(-0.055-0.04-0.025-0.04)]mm=0.065mm

6)决定组成环L3的极限偏差(按表1-105序号7公式):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7.jpg(www.xing528.com)

结论:L3=43+0.12+0.01mm。

(3)修配法。

1)决定各组成环公差:设以L5作为补偿环、装配时改变补偿环尺寸使封闭环达到规定要求,因此,各组成环可以给予较宽裕的公差(约为IT11):T1=T3=0.20mm,T2=T5=0.10mm,T4=0.05mm。

2)计算封闭环极限公差(按表1-105序号3公式):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8.jpg

3)计算补偿环L5的补偿量F

F=TOL-TO=(0.65-0.25)mm=0.40mm

4)决定各组成环(除补偿环外)的极限偏差:外尺寸按h、内尺寸按H决定:

L1=300-0.20 mm,L2=50-0.10 mm

L3=43+0.200 mm,L4=30-0.05 mm

此时,各组成环相应中间偏差为:

Δ1=-0.10mm,Δ2=-0.05mm

Δ3=+0.10mm,Δ4=-0.025mm

5)计算补偿环L5的中间偏差(按表1-105序号2说明栏内公式):

Δ5=Δ3-(Δ1+Δ2+Δ4)-Δ0=[0.10-(-0.10-0.05-0.025)-0.225]mm=0.05mm

6)计算补偿环L5的极限偏差(按表1-105序号7公式):

978-7-111-39217-0-Chapter01-379.jpg

结论:L5=5+0.100 mm。

7)验算封闭环极限偏差(按表1-105序号4公式):

978-7-111-39217-0-Chapter01-380.jpg

封闭环要求极限偏差为0.35mm及0.10mm;因此,补偿需要改变±0.20mm。

8)决定补偿环L5尺寸:补偿环L5在修配时只能切除金属使宽度变小而不能加大,应当把0.20mm预加上去。于是L5=(5+0.20)+0.100 mm=5.20+0.100 mm。

(4)调整法。

1)设以L5为补偿环,对L5规定若干组不同尺寸,装配时选用不同尺寸的补偿环使封闭环达到规定要求。

2)与“(3)修配法”的计算顺序1)~6)相同,得各组成尺寸:

L1=30-0.20 mm,L2=50-0.10 mm

L3=43+0.20 mm,L4=30-0.05 mm

(补偿环L5=5+0.100 mm)。补偿环的补偿量f=0.40mm。

3)决定补偿环L5的组数Z:取封闭环公差与补偿环公差之差作为补偿环各组之间的尺寸差S,则S=T0-T5=(0.25-0.10)mm=0.15mm。

补偿环组数978-7-111-39217-0-Chapter01-381.jpg,取Z=4。

4)决定补偿环各组尺寸:当补偿环尺寸的组数Z为奇数时,L5=5+0.100 mm是中间的一组尺寸;Z为偶数时,应该以L5=5+0.100 mm为对称中心,安排各组尺寸。本例Z=4,因此,补偿环各组尺寸为:

L5=(5-0.225)+0.100 mm,(5-0.075)+0.100 mm,(5+0.075)+0.100 mm,(5+0.225)+0.100 mm。

L5=5-0.125-0.225 mm,5+0.025-0.075 mm,5+0.175+0.075 mm,5+0.325+0.225 mm。

(5)计算结果的对比。

1)按完全互换法得到各组成环公差最小,约为IT9。但能保证产品100%合格。

2)按大数互换法得到各组成环公差较大,约为IT10。能保证99.73%的产品合格,可能有约0.27%的产品超出预定要求。对于重要部件或产品,装配后应100%进行检验,对超出预定要求的产品进行返修。

3)修配法与调整法得到组成环公差最大,约为IT11。但修配法增加了修配工作量,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调整法在结构中应有能改变尺寸的补偿环,装配时按实测尺寸配上相应的补偿环,使产品达到预定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