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川径流量评价系列成果比较

河川径流量评价系列成果比较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20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及流域水文下垫面的改变,河川径流从数量到时空分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次评价在对河川径流进行了下垫面一致性修正后的45年系列成果为113153万m3,与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相比,全市河川径流量减少了27047万m3,减幅为19.3%。海河流域24年、30年、21年3个系列河川径流量均值分别为15577万m3、11843万m3和11577万m3,顺统计时段递减。

河川径流量评价系列成果比较

(一)本次评价成果与第一次评价成果比较

晋城市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系列为1952~1980年,河川径流水资源量140200万m3。近20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及流域水文下垫面的改变,河川径流从数量到时空分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次评价在对河川径流进行了下垫面一致性修正后的45年系列成果为113153万m3,与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相比,全市河川径流量减少了27047万m3,减幅为19.3%。因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分区的划分与本次评价分区有所不同,因此,本次评价与第一次评价成果对比,水资源评价分区不能一一对应。表3-20和表3-21反映了各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的河川径流量变化情况。

由表3-20和表3-21可以看出,1956~2000年系列与第一次评价成果相比,全市降水量平均减幅为4.0%,径流量减幅为19.3%,径流系数减小17.4%,总体呈递减的趋势。

各水资源分区中,降水量减幅在2.4%~8.2%之间,降水量减幅最大的分区是卫河分区减幅8.2%,减幅较小的分区是沁河分区减幅2.4%。各分区河川径流减幅变化在10.1%~22.4%之间(入汾小河本次评价的计算方法与第一次评价计算方法不同,径流量不参加分析比较),河川径流减幅较大的分区是丹河减幅22.4%,减幅较小的分区是入黄小河分区减幅10.1%。

各行政分区中,降水量减幅的变化在3.0%~4.7%之间,减幅最大的是高平市4.7%,其次为陵川县4.5%,泽州县减幅3.0%,为全市最小;径流量的减幅在10.5%~29.9%之间,以沁水县减幅最大为29.9%,其次是高平市28.3%,减幅相对较小的为泽州县,为10.5%。

表3-18 晋城市水资源分区1980~2000年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统计表

表3-19 晋城市行政分区1980~2000年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统计表

表3-20 晋城市各水资源分区河川径流量本次评价成果与第一次评价成果分析比较表

注 入汾小河,本次评价与第一次评价计算方法不同,径流成果未做比较。

表3-21 晋城市各行政分区河川年径流量本次评价成果与第一次评价成果分析比较表

注 城区本次评价年径流成果为泽州分区年径流扣除泉水后按面积比所得水量,成果与第一次评价未做比较。

(二)1956~1979年系列修正前后比较(www.xing528.com)

全市1956~1979年修正前天然径流量136489万m3,修正后天然径流量127997万m3,比修正前减少6.2%。

(三)1956~2000年系列修正前后比较

晋城市1956~2000年系列河川径流水资源量117578万m3,经一致性修正后1956~2000年系列河川径流水资源量113153万m3,比修正前减少3.8%。

(四)1980~2000年系列与各评价系列成果比较

全市1980~2000年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96188万m3,较1956~2000年45年系列均值113153万m3,偏小15.0%;较第一次水资源评价140200万m3,偏小31.4%。

(五)各评价系列成果对照分析

各评价系列是指1956~2000年(45年)、1956~1979年(24年)、1971~2000年(30年)、1980~2000年(21年)4个系列。就24年、30年和21年3个较短系列均值比较结果来看,水资源分区中除阳城分区和入黄小河以外,其余分区均值顺排列时序递减。

行政分区中除阳城和泽州两县以外,21年较30年均值略大以外,其余各县(市、区)均值顺排列时序递减。

水资源分区中黄河流域24年、30年和21年系列河川径流量均值分别为112421万m3、84992万m3和84612万m3,顺统计时段递减。30年和21年两个系列较24年系列分别偏枯24.4%和24.7%,而21年系列较30年系列仅偏枯0.3%。海河流域24年、30年、21年3个系列河川径流量均值分别为15577万m3、11843万m3和11577万m3,顺统计时段递减。30年和21年两个系列与24年系列比较,相对偏枯量分别为24.0%和25.7%,而后两个系列之间仅相差1.7%。

全市24年、30年、21年3个系列的河川径流量统计均值分别为127997万m3、96834万m3和96188万m3,较之24年系列,后两个系列分别偏枯24.3%和24.9%,而后两系列间相差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