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硫化铜镍矿的熔池熔炼优化方案

硫化铜镍矿的熔池熔炼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理硫化矿时,瓦纽科夫过程的基本反应是硫化铁的氧化反应。这和闪速熔炼不同,闪速熔炼是以固体颗粒或液滴的形式在气流中进行氧化,瓦纽科夫过程氧化的结果是炉渣中硫化铁浓度下降。铜镍锍品位30%~70%,平均50%;锍中铜回收率92.4%,镍回收率95.8%。渣平均组成为(%):Cu0.25,Ni 0.23,Co 0.03~0.06,SiO24.9,CaO 3.8,Fe 40,Al2O32.7,MgO 2.8。

硫化铜镍矿的熔池熔炼优化方案

熔池熔炼所使用的瓦纽科夫熔池是一个具有固定炉床、横断面为矩形的竖炉,其结构如图2.2.7所示。炉缸、熔锍池和炉渣虹吸池以及炉顶下部的一段围墙用铬镁砖砌筑,其他的侧墙、端墙和炉顶均为水套结构,外部用架支承。风口设在两侧墙的下部水套上。有的炉子每侧有两排风口。端墙外一端为熔锍虹吸池,设有排放熔锍的放出口和安全口,另一端端墙外为熔渣虹吸池,设有排放熔渣的渣口和安全口。大型炉的炉膛中设有水套隔墙,将炉膛分隔为熔炼区和贫化区的双区室。隔墙与炉顶之间留有烟气通道,炉底之间留有熔体通道,炉子烟道口有的设在炉顶中部,有的设在靠渣池端的炉顶上,在熔炼区炉顶上设有两个加料口,贫化区炉顶上设有一个加料口。

图2.2.7 瓦纽科夫熔池炼炉的示意

1—铜锍虹吸道;2—熔炼室;3—烟道;4—渣虹吸道;5—耐火砖砌体;6—空气—氧化风管;7—水套;8—风口

为了更充分地搅拌熔池,两侧墙风口的直线距离较小,仅为2.0~2.5 m;炉子的长度因生产能力不同而变化,为10~20 m不等;炉底距炉顶的高度为5.0~6.5 m,熔体上空高度为3~4 m,有利于减少带出的烟尘量。风口中心距炉底1.6~2.5 m,风口上方渣层厚为400~900 mm;渣层厚度和铜锍层厚度则由出渣口和出铜口高度来控制,一般为1.80 m和0.8 m;为防止粉末状炉料被带入烟道,加料口通常远离烟道口。炉料从炉顶的加料口连续加入熔炼区,被鼓入的气流搅拌迅速熔入以炉渣为主的熔体中。炉子上部的熔体被称为炉渣—熔锍乳化相,其中包括90%~95%(体积)炉渣和5%~10%(体积)硫化物或金属微粒。由于强烈搅拌,金属或硫化物相液滴相互碰撞合并,微粒聚结成大小为0.5~5 mm的小粒,从上层鼓泡层落入并下沉到底相。低于风口水平面的区域为湍动较弱的区域,在此下部平静的区域内,不同液相珠滴会按密度差迅速分离。

处理硫化矿时,瓦纽科夫过程的基本反应是硫化铁的氧化反应。富氧空气直接鼓入熔渣中,首先发生如下反应:

渣中Fe3O4用(Fe3O4)表示的作用是传递氧使熔体的FeS和碳氧化:(www.xing528.com)

除上述反应式外,还有部分直接氧化熔体中的FeS(用[FeS]表示):

炉料中的高价硫化物(FeS2、CuS、CuFeS2等)离解成元素硫和低价硫化物,产生的元素硫与渣中的Fe3O4和鼓风中的氧发生反应:

进入熔锍中的FeS(用[FeS]表示)有一部分熔入渣中:[FeS]→(FeS)瓦纽科夫炉中相界面大,搅拌强度高,有利于上述硫和氧之间的交互反应,这样就阻止了炉渣被鼓风中氧按反应式过氧化。瓦纽科夫炉的操作经验表明,在正常熔锍(含Cu约60%)生产时,渣中Fe3O4含量不超过10%。

这和闪速熔炼不同,闪速熔炼是以固体颗粒或液滴的形式在气流中进行氧化,瓦纽科夫过程氧化的结果是炉渣中硫化铁浓度下降。同时搅动的乳化相中锍相不是主要的,这也决定了锍在矿渣的损失处于最低水平。

在俄罗斯梁赞的半工业试验炉(1.5~2.1 m2),日处理量为25~75 t/d,处理Cu-Ni精矿,精矿典型成分为(%):Cu2.79,Ni 5.17,Co 0.16,S 25.9,Fe 37.5,CaO 3.13,Al2O32.4,SiO27.95,MgO 2.45。铜镍锍品位30%~70%,平均50%;锍中铜回收率92.4%,镍回收率95.8%。渣平均组成为(%):Cu0.25,Ni 0.23,Co 0.03~0.06,SiO24.9,CaO 3.8,Fe 40,Al2O32.7,MgO 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