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浆砌石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

浆砌石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块石基础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4.2m。图5.1.2块石挡土墙立面2.挡土墙砌筑毛石挡土墙应符合下列规定: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料石挡土墙宜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图5.1.3石墙面勾缝形式勾缝按其形式可分为凹缝、平缝、凸缝等,如图5.1.3所示。施工时,可按照设计规定的厚度、尺寸及不同材料作成缝板。

浆砌石施工技巧与注意事项

1.基础砌筑

基础施工应在地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或基坑)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接着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砌第一层石块时,基底应座浆。对于岩石基础,座浆前还应洒水湿润。第一层使用的石块尽量挑大一些的,这样受力较好,并便于错缝。石块第一层都必须大面向下放稳,以脚踩不动即可。不要用小石块来支垫,要使石面平放在基底上,使地基受力均匀基础稳固。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称为角石,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相合。角石砌好后,再砌里、外面的石块,称为面石;最后砌填中间部分,称为腹石。砌填腹石时应根据石块自然形状交错放置,尽量使石块间缝隙最小,再将砂浆填入缝隙中,最后根据各缝隙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小石块放入用小锤轻击,使石块全部挤入缝隙中。禁止采用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方法。

接砌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块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砂浆不必铺满、铺到边,尤其在角石及面石处,砂浆应离外边约4.5cm,并铺得稍厚一些,当石块往上砌时,恰好压到要求厚度,并刚好铺满整个灰缝。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阶梯形基础上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石块应相互错缝搭接。基础的最上一层石块,宜选用较大的块石砌筑。基础的第一层及转角处和交接处,应选用较大的块石砌筑。块石基础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如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搓。

块石基础每天可砌高度不应超过4.2m。在砌基础时还必须注意不能在新砌好的砌体上抛掷块石,这会使已粘在一起的砂浆与块石受振动而分开,影响砌体强度。

图5.1.2 块石挡土墙立面

2.挡土墙

砌筑毛石挡土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

(2)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3)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图5.1.2)。

(4)料石挡土墙宜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砌时,顶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5)砌筑挡土墙应按照设计要求收坡或收台,设置伸缩缝和泄水孔,但干砌挡土墙时可不设泄水孔。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

2)泄水孔与主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www.xing528.com)

(6)挡土墙内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松土厚度应为300mm。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料石挡土墙宜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块石填筑时,丁砌料石伸入块石部分的长度应小于20cm。

3.勾缝与分缝

(1)墙面勾缝。石砌体表面进行勾缝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砌体整体性,同时还可增加砌体的抗渗能力,另外也美化外观。

图5.1.3 石墙面勾缝形式

勾缝按其形式可分为凹缝、平缝、凸缝等,如图5.1.3所示。凹缝又可分为半圆凹缝、平凹缝;凸缝可分为平凸缝、半圆凸缝、三角凸缝等。

勾缝的程序是在砌体砂浆未凝固以前,先沿砌缝将灰缝剔深20~30mm形成缝槽,待砌体完成砂浆凝固以后再进行勾缝。勾缝前,应将缝槽冲洗干净,自上而下,不整齐处应修整。勾缝的砂浆宜用水泥砂浆,砂用细砂。砂浆稠度要掌握好,过稠勾出缝来表面粗糙不光滑,过稀容易坍落走样。最好不使用火山灰质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干缩性大,勾缝容易开裂。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应高于原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

勾凹缝时,先用铁钎子将缝修凿整齐,再在墙面上浇水湿润,然后将浆勾入缝内,再用板条或绳子压成凹缝,用灰抿赶压光平。凹缝多用于石料方正、砌得整齐的墙面。勾平缝时,先在墙面洒水,使缝槽湿润后,将砂浆勾于缝中赶光压平,使砂浆压住石边,即成平缝。勾凸缝时,先浇水润湿缝槽,用砂浆打底与石面相平,而后用扫把扫出麻面,待砂浆初凝后抹第二层,其厚度约为1cm,然后用灰抿拉出凸缝形状。凸缝多用于不平整石料。砌缝不平时,把凸缝移动一点,可使表面美观。

砌体的隐蔽回填部分,可不专门作勾缝处理,但有时为了加强防渗,应事前在砌筑过程中,用原浆将砌缝填实抹平。

(2)伸缩缝。浆砌体常因地基不均匀沉陷或砌体热胀冷缩可能导致产生裂缝。为避免砌体发生裂缝,一般在设计中均要在建筑物某些接头处设置伸缩缝(沉陷缝)。施工时,可按照设计规定的厚度、尺寸及不同材料作成缝板。缝板有油毛毡(一般常用三层油毛毡刷柏油制成)、柏油杉板(杉板两面刷柏油)等,其厚度为设计缝宽,一般均砌在缝中。如采用前者,则需先立样架,将伸缩缝一边的砌体砌筑平整,然后贴上油毡,再砌另一边;如采用柏油杉板做缝板,最好是架好缝板,两面同时等高砌筑,不需再立样架。

4.砌体养护

为使水泥得到充分的水化反应,提高胶结材料的早期强度,防止胶结材料干裂,应在砌体胶结材料终凝后(一般砌完6~8h)及时洒水养护14~21d,最低限度不得少于7d。养护方法是配专人洒水,经常保持砌体湿润,也可在砌体上加盖湿草袋,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夏季的洒水养护还可起降温的作用。由于日照长、气温高、蒸发快,一般在砌体表面要覆盖草袋、草帘等,白天洒水7~10次,夜间蒸发少且有露水,只需洒水2~3次即可满足养护需要。

冬季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要增加覆盖草袋、麻袋的厚度,加强保温效果。冰冻期间不得洒水养护。砌体在养护期内应保持正温。砌筑面的积水、积雪应及时清除,防止结冰。冬季水泥初凝时间较长,砌体一般不宜采用洒水养护。

养护期间不能在砌体上堆放材料、修凿石料、碰动块石,否则会引起胶结面的松动脱离。砌体后隐蔽工程的回填,在常温下一般要在砌后28d方可进行,小型砌体可在砌后10~12d进行回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