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发泡剂选用及应用

常用发泡剂选用及应用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人造革生产所用的发泡剂仅限于有机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酰胺是人造革中最常用的发泡剂,简称AC发泡剂,其受热分解机理如下:AC发泡剂是橘黄色结晶粉末,细度达到200目以上,熔点230℃,分解温度195~210℃。由于发泡剂消耗PVC中部分热稳定剂,因此在PVC发泡配方中,应相应增加稳定剂的用量。如AC发泡剂用量从1份下降到0.5份,发泡温度可升高15℃左右。

常用发泡剂选用及应用

目前人造革生产所用的发泡剂仅限于有机发泡剂。

(1)偶氮二甲酰胺

偶氮二甲酰胺是人造革中最常用的发泡剂,简称AC发泡剂,其受热分解机理如下:

AC发泡剂是橘黄色结晶粉末,细度达到200目以上,熔点230℃,分解温度195~210℃。标准发气量为200~300mL/g,分解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是60%~73%的氮气(体积分数,下同)、22%~32%的一氧化碳和3%~5%的二氧化碳。分解后的白色残余物的组成取决于发泡剂分解时的介质,主要成分是氰化二甲酰胺、三聚氰酸和脲唑,这些物质可增强PVC的热稳定性

AC发泡剂特点是价格低,发气量高,分解温度窄,不会提前发泡,产生的气泡均匀、致密;分解后的残留物无臭、无暗色斑点,广泛应用于PVC泡沫人造革的生产。

PVC人造革使用的热稳定剂,如硬脂酸铅盐(PbSt)、镉盐和锌盐等,对发泡剂具有活化作用,可以降低AC发泡剂的分解温度(表2-14),增加分解速率,但酸性介质对发泡有抑制作用。由于发泡剂消耗PVC中部分热稳定剂,因此在PVC发泡配方中,应相应增加稳定剂的用量。

表2-14 热稳定剂对发泡剂分解温度的影响

由于AC发泡剂不溶于增塑剂,因此热稳定剂对AC发泡剂的活化只能在其表面进行。若颗粒越小,则表面越大,活化效果越好。而且发泡剂的粒度越小,在树脂中分散越均匀,单位体积内泡孔的数量产生越多,泡孔越细小。(www.xing528.com)

此外,发泡剂的分解温度还与用量有关,发泡剂用量越少,分解温度可越高。如AC发泡剂用量从1份下降到0.5份,发泡温度可升高15℃左右。

(2)偶氮甲酰胺甲酸

偶氮甲酰胺甲酸钾,简称AP发泡剂,分子结构式

AP为淡黄色粉末,分为G、Z、D型,分解温度分别为170~180℃、160~170℃、150~160℃,受热分解后放出N2、CO、CO2等气体,而且发气量大,可达400~430mL/g。AP发泡剂还兼有热稳定剂的作用,其分子结构中的—COOK能中和聚氯乙烯加工中产生的HCl。但AP发泡剂只适用于用增塑糊生产的发泡人造革,而不适合在压延法和挤出法等工艺中使用。

(3)偶氮二异丁腈

偶氮二异丁腈,简称AIBN,为白色结晶粉末状,分解温度为100~115℃,发气量为130~155mL/g。其分解机理如下:

AIBN在室温下缓缓分解,故应在10℃以下存放。它还是可燃固体,容易被明火点燃,离开火源后会继续燃烧。AIBN最大问题是其残余物四甲基丁二腈有毒。上述这些缺点使得AIBN在PVC人造革中应用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