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面积着色原理及电视传送信号优化方案

大面积着色原理及电视传送信号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能力比对黑白细节的分辨能力低,在传送彩色景像时,只传送景像中粗线条、大面积的彩色部分,而彩色细节则用亮度(黑白)细节代替,其重现彩色图像的主观感觉仍然是清晰的、逼真的,这一原理称之为大面积着色原理。根据这一原理,用宽带传送亮度信号,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用窄带传送色度信号,进行大面积着色。我国电视制式规定:色度信号的频带宽度为1.3MHz。

大面积着色原理及电视传送信号优化方案

利用视觉在生理上对颜色敏感度不同来压缩色度信号的带宽,在这方面获得了重要的成果。从无数的统计性观察试验可知,由于眼睛有色像差,视觉对单色光的敏感度比对混合光的灵敏度高,但对不同的单色光来说,视觉的敏感度也不一样,如对绿光和黄光的敏感度高于蓝光和红光。可以断定,如果彩色物体的细节部分涂有绿色,它在一定的照度下,并处在电视系统的鉴别能力的范围内,人们就不能感受这个物体的蓝色和红色的细节部分。

人眼视觉特性的研究表明,人眼对黑白图像的细节有较高的分辨力,而对彩色图像的细节分辨力较低,这即所谓的“彩色细节失明”。也就是说,与亮度变化的频率相比,表现颜色变化的色度信号的频率即使很低,也可以满足人眼观看的需要。因而,当重现彩色图像时,对着色面积较大的各种颜色,全部显示其色度可以丰富图像内容,而对彩色的细节部分,彩色电视可不必显示出色度的区别,因为人眼已不能辨认它们之间的区别了,只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亮度不同。这就是大面积着色原理的依据。

由于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能力比对黑白细节的分辨能力低,在传送彩色景像时,只传送景像中粗线条、大面积的彩色部分,而彩色细节则用亮度(黑白)细节代替,其重现彩色图像的主观感觉仍然是清晰的、逼真的,这一原理称之为大面积着色原理。根据这一原理,用宽带传送亮度信号,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用窄带传送色度信号,进行大面积着色。实验证明,用6MHz带宽传送亮度信号,用1MHz~1.5MHz带宽传送色度信号,重现的彩色图像是令人满意的。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色度信号带宽为1.3MHz。(www.xing528.com)

因此,彩色图像信号中的亮度信号以与黑白电视同样的方式传送,而色度信号则压缩在比较小的频带里重叠后传送(窄带传送),这样可以把彩色电视的频带也压缩在一个频道的宽度里(6MHz),用与黑白电视同样的频道间隔播送彩色电视。

通过对许多正常视力的人群进行统计,使用1MHz带宽传送色度信号,所获得的彩色图像88%的人感到满意;若用2Mz带宽传送色度信号,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对所获得的彩色效果满意。我国电视制式规定:色度信号的频带宽度为1.3MHz。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