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输特性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输特性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同时取决于媒质结构特性和电波特性参数,这里主要讨论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地波传播的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基本上不受天气的影响,但随着电波频率的升高,传输损耗迅速增大。因此,这种方式更加适合中波传输。(二)空间波传输从发射点经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叫空间波,又叫直射波。空间波传输的应用之一是电视广播和调频广播。利用电离层反射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输。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输特性

电磁波既可以在空间传播,也可以在传输线波导中传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同时取决于媒质结构特性和电波特性参数,这里主要讨论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有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三种途径,如图9-1所示。

图9-1 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

(一)地面波传输

无线电波沿着地球表面的传播方式,称为地面波传输。当天线架设较低,且其沿地面方向为最大辐射方向时,主要是地波传播。地波传播的特点是信号比较稳定,基本上不受天气的影响,但随着电波频率的升高,传输损耗迅速增大。因此,这种方式更加适合中波传输。

地波传输的情况主要取决于地面条件。地面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面的不平坦性,二是地面的地质情况。前者对电波的影响随波长不同而变化,而后者是从土壤的电气性质来研究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描述大地电磁特性的参数有介电系数ε(或相对介电常数εr)、电导率σ、磁导率μ。

(二)空间波传输(www.xing528.com)

从发射点经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叫空间波,又叫直射波。空间波传播距离限于视距范围,因此又叫视距传播。视距传播是指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能相互“看见”的距离内,电波直接从发射点传播到接收点(包括地面的反射波)的一种传播方式。

超短波和微波不能被电离层反射,主要是在空间直接传播。其传播距离很近,易受高山和高大建筑物阻挡,为了加大传输距离,必须架高天线,尽管这样,传输距离也不过50km左右。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线直达接收天线;另一路由地面反射后到达接收天线,如果天线高度和方向架设不当,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例如电视的重影)。

当电波在低空大气层中传播时还要受到地面的影响。地球表面的物理结构例如地形起伏和任意尺寸的人造结构等,都会对电波有反射、散射和绕射等作用。特别是在地面视距传播方式中,地面结构几何尺寸和波长的比值不同,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也不同。如当天线高架、地面平滑范围很大时,往往以反射为主;地面粗糙不平起伏较大时,必须考虑散射影响;当天线低架或障碍物尺寸比波长小得多时,则以绕射为主。而在地对空视距传播中如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发(收)的另一端处于高达35800km的高空,再加上天线的方向图较尖锐,因而可以忽略地面的影响。

空间波传输的应用之一是电视广播和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Very High Frequency,VHF)和特高频段(Ultra High Frequency,UHF),调频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

(三)天波传输

经过空中电离层的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叫天波。所谓电离层,是地面上空40km~800km高度电离了的气体层,包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这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中性气体分子和原子,受到太阳辐射出的紫外线和带电微粒的作用所形成的。电离层能反射电波,也能吸收电波。对频率很高的电波吸收得很少。短波(即高频)是利用电离层反射传播的最佳波段,它可以借助电离层这面“镜子”反射传播;被电离层反射到地面后,地面又把它反射到电离层,然后再被电离层反射到地面,这样经过多次反射,电磁波可以传播10000km以上。利用电离层反射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传输。

一年四季和昼夜的不同时间,电离层都有变化,影响电波的反射,因此天波传播具有不稳定的特点。白天电离作用强,中波无线电波几乎全部被吸收掉,在收音机里难以收到远地中波电台播音;夜晚电离层对短波吸收得比较少,收听到的广播就比较多,声音也比较清晰。由于电离层总处在变化之中,反射到地面的电波有强有弱,所以用短波收音时会出现忽大忽小的衰落现象。太阳黑子爆发会引起电离层的骚动,增加对电波的吸收,甚至会造成短波通信的暂时中断。

由于大地对短波吸收严重,所以短波沿地面只能传播几十千米。电离层反射到地面的区域可能是不连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