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实现电热微致动器的拓扑优化——以夹持机构为例

如何实现电热微致动器的拓扑优化——以夹持机构为例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目标是在图7.5中的左侧施加0.3 V的直流电压后,右侧的输出端要产生向上的位移。它采用节点密度法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如图7.5所示。图7.6第二种电热微致动器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和结果设计区域;拓扑优化结果3.算例3电热式夹持机构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是长度为500μm的正方形,如图7.7所示,所用的材料属性和算例1相同。

如何实现电热微致动器的拓扑优化——以夹持机构为例

1.算例1

第一种电热微致动器拓扑伏化的设计区域如图7.5(a)所示,长度为500 μm,宽度为200μm,采用八节点等参单元离散设计区域,其中,单元数为1 000,节点数为3141。它的目标是在图7.5(a)中的左侧施加0.3 V的直流电压后,右侧的输出端要产生向上的位移。所用材料是电铸镍,其材料属性如下:弹性模量为E=200 GPa,泊松比ν=0.31,热膨胀系数为α=15×10-6K-1热传导系数为k=90.7 W/(K·m),电导率为ε=6.4×106(Ω·m)-1,体积约束为30%。它采用节点密度法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如图7.5(b)所示。

图7.5 第一种电热微致动器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和结果

(a)设计区域;(b)拓扑优化结果

2.算例2

第二种电热微致动器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如图7.6(a)所示,其设计区域的尺寸和所用的材料属性和算例1相同。它的目标是在图7.6(a)中的两侧施加0.3 V的直流电压后,设计区域的上边中点处产生向上的输出位移。它采用节点密度法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如图7.6(b)所示。

(www.xing528.com)

图7.6 第二种电热微致动器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和结果

(a)设计区域;(b)拓扑优化结果

3.算例3

电热式夹持机构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是长度为500μm的正方形,如图7.7(a)所示,所用的材料属性和算例1相同。它的目标是在图7.7(a)中所示的上下两侧同时施加0.3 V的直流电后,设计区域的右侧产生张合动作。其采用节点密度法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如图7.7(b)所示。

图7.7 电热式夹持机构拓扑优化的设计区域和结果

(a)设计区域;(b)拓扑优化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