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渗透检测工艺流程分析与应用

渗透检测工艺流程分析与应用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的检测工艺流程是:施加渗透剂→施加乳化剂→去除多余渗透剂→干燥→施加显像剂→检测观察,如图7-149所示。图7-149 渗透检测工艺流程1.施加渗透剂施加温度 被检表面和渗透检测材料的温度不应超过所使用的这组材料说明书中所标明的范围。对于荧光渗透检测,应在紫外线辐射下控制清洗。它使荧光渗透剂产生一个增强反差,还可遮挡对人不利的紫外线或蓝色光线,特别适用于检测具有高反射率表面的工件。

渗透检测工艺流程分析与应用

一般的检测工艺流程是:施加渗透剂→施加乳化剂→去除多余渗透剂→干燥→施加显像剂→检测观察,如图7-149所示。

978-7-111-51464-0-Chapter07-255.jpg

图7-149 渗透检测工艺流程

1.施加渗透剂

(1)施加温度 被检表面和渗透检测材料的温度不应超过所使用的这组材料说明书中所标明的范围。

(2)施加方法 渗透剂应彻底并均匀地润湿被检表面,可以用刷、喷雾或用静电喷射、浇注、浸没等方法进行施加。

(3)渗透时间 渗透时间与渗透剂的性能、检测温度、被检材料和缺欠特性等有关。在渗透时间内,渗透剂不需干燥,如有需要,应使用渗透剂反复润湿被检表面。渗透剂在表面停留并完全润湿的时间,不应低于该渗透剂制造商所推荐的渗透时间。

2.施加乳化剂

(1)施加方法 对于某些有特别要求的渗透剂类型,在过了渗透时间之后,应在被检表面上施加相应的乳化剂,乳化剂可用浸没、浇注或喷射等方法进行施加。

(2)乳化时间 乳化时间与环境条件、表面结构以及所要寻找的缺欠类型等有关。通常乳化时间应保证充足,以便被检表面有效地进行水洗,但太长时间会乳化掉不连续处中的渗透剂。

3.去除多余渗透剂

经过适当的渗透时间(有时也包括乳化时间)之后,应去除表面一层渗透剂和乳化剂。不充分的去除将留下一个背景,从而影响以后的不连续的显示,容易产生错误显示。但也应避免过分的清洗,因为这将去除掉一些较大的表面不连续处中的渗透剂。对于荧光渗透检测,应在紫外线辐射下控制清洗。对于着色渗透检测,应持续地进行清洗,直至看不到有渗透剂颜色的痕迹滞留在被检表面上为止。(www.xing528.com)

用清洁、干燥、吸湿的无绒毛的布或纸巾擦去大部分渗透剂,再用相应的溶剂略微地沾湿无绒毛的布或纸巾,擦去滞留在表面的渗透剂薄层,直至多余渗透剂的滞留痕迹都被去除掉为止。

4.干燥

若使用干粉或非水湿式显像剂,应采用特定的干燥方法(经过滤的压缩空气、强制循环暖空气、循环热空气烘箱)进行。为防止缺欠中的渗透剂被蒸发掉,应避免干燥时间过长或温度和气压过高。

5.施加显像剂

(1)干粉显像剂 被检表面经干燥后,应立即把与渗透剂相容的显像剂均匀地施加到被检表面上,采用可使被检表面呈现外观为无成团粉末的均匀薄层的方法进行施加,例如用静电喷射等。

(2)液体显像剂 经干燥后,在不超过规定的间隔期内,与渗透剂相容的显像剂应均匀地施加到被检表面上。显像剂的施加可用喷雾、静电喷射、飘浮技术或浸没等方法。使用前,应剧烈地摇动液体显像剂,以确保载液中的固体粉末均匀分散,避免液体显像剂形成淤积和厚层,否则可能会掩盖显示。

6.检测观察

(1)检测条件 当使用荧光渗透剂时,检测室或现场应布置得较暗,可以用一盏亮度较暗的灯照明。被检表面的检测应在320~400nm波长之间的紫外线辐射下进行。检测之前,应确认紫外线灯能得到极其明亮的荧光。检测前,至少应有5min时间让眼睛适应变化的光线环境。检测时被检表面上的紫外线辐射强度不应低于GB/T5097—2005中的要求。

当使用着色渗透剂时,检测现场要使用照度不低于500lx的日光或灯光进行照明,以便能够准确地评定被检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显示。

(2)观察 显像时间过了之后,一般使用由钠玻璃透镜制成的放大和反差眼镜检测被检表面。它使荧光渗透剂产生一个增强反差,还可遮挡对人不利的紫外线或蓝色光线,特别适用于检测具有高反射率表面的工件。

如果有背景不利于显示的解释,该被检表面应全部重新检测。有显示的位置应作标记,对有关的缺欠应按约定的验收等级进行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