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顶伸量调整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及调整原则

顶伸量调整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及调整原则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顶伸量表示顶头头部伸过轧辊轧制带起始点的距离。顶头前压下率确定之后,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顶头前的管坯直径D r,进而计算出顶伸量L d。顶伸量的大小与毛管质量、管坯咬入条件和轧卡,以及毛管尺寸控制、轴向滑移、穿孔速度等有关。顶伸量的调整在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顶伸量的调整原则是:在保证顺利实现二次咬入的条件下,顶伸量越大越好。

顶伸量调整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及调整原则

顶伸量表示顶头头部伸过轧辊轧制带起始点的距离。

顶伸量L d可用下式计算:

L d=(D r-E)/(2tan α1

式中D r——顶头头部前端处管坯截面直径,mm;

E——孔喉处的轧辊间距,mm;

α1——轧辊入口锥辊面角,(°)。

在上式中,D r是未知数,它是通过顶头前压下率来确定的。顶头前压下率ε为:(www.xing528.com)

ε=(D p-D r)/D p×100%

式中D p——管坯直径,mm。

顶头前压下率ε可参考以下值:穿孔碳素钢管坯,ε取4%~9%;穿孔低合金钢管坯,ε取4%~8%;穿孔高合金钢管坯,ε取4%~6%。

顶头前压下率确定之后,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顶头前的管坯直径D r,进而计算出顶伸量L d

顶伸量的大小与毛管质量、管坯咬入条件和轧卡,以及毛管尺寸控制、轴向滑移、穿孔速度等有关。顶伸量的调整在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顶伸量越小,管坯接触顶头前的减径量就越大,导致管坯中心区的金属在旋转、压缩过程中的旋转次数增加以及切向应力和拉、压应力增大,因而容易促使孔腔形成,造成毛管内折缺陷。顶伸量太大,会造成管坯二次咬入困难。因此,顶伸量的调整原则是:在保证顺利实现二次咬入的条件下,顶伸量越大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