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的优化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的优化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HA的分析浓度为c,强碱的浓度为b,则可列出质子平衡式:代入式,得式为计算弱酸及其共轭碱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精确式。由此可见,缓冲容量与总c成正比。在配制缓冲溶液时,需注意这些原则。由于HAc的p K a=4.76,故用HAc+NaAc可组成pH在3.76~5.76之间的缓冲溶液。总之,缓冲对的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因此,溶液过分稀释时,缓冲能力将显著降低,乃至丧失殆尽。可见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约在pH为p K a±1的范围。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的优化

任何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缓冲溶液的浓度太小,当溶液稀释的倍数太大,或加入的强酸(或强碱)的量也太大时,溶液的pH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缓冲能力的大小常以缓冲容量(buffer capacity)β来量度,定义为

意思是使1 L溶液的pH增加一个单位时所需强碱的物质的量(d a),或降低一个pH单位所需强酸的物质的量(d b)。因强酸使pH降低,故加“-”号,以使β为正值。β值越大,则缓冲能力也越大。

HA-A系统可看作是在HA溶液中加入强碱。若HA的分析浓度为c,强碱的浓度为b,则可列出质子平衡式:

代入式(4.52),得

式(4.53)为计算弱酸及其共轭碱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精确式。当弱酸不太强也不太弱时,可略去[H]和[OH]项,简化成

式中,c为酸HA及共轭碱的分析浓度c(HA)和c(A)之和。由此可见,缓冲容量与总c成正比。当c(HA+A)>10-3 mol·L-1时,式(4.54)可简化为

为了求出β具有最大值时的pH,根据求极值的原则,可将上式对pH进行微分,并令其等于零:

由此得(www.xing528.com)

因此,若缓冲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等于酸的解离常数,则缓冲容量最大。这个条件,即pH等于p K a,在溶液中含有等量的酸及其盐时才能达到。在配制缓冲溶液时,需注意这些原则。

上述情况也可以HAc+NaAc为例,作简略的分析。设HAc和NaAc的原始浓度分别为c a和c s

由于同离子效应,酸的解离度很小,故近似地有c a-x≈c a,c s+x≈c s

上式表明,缓冲溶液的pH,首先取决于p K a(此时的缓冲容量最大),其次取决于c a/c s的比值,当比值从0.1变化到10时,则得到pH=p K a±1之间的缓冲溶液。由于HAc的p K a=4.76,故用HAc+NaAc可组成pH在3.76~5.76之间的缓冲溶液。

总之,缓冲对的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因此,溶液过分稀释时,缓冲能力将显著降低,乃至丧失殆尽。

当[H] =K a时,缓冲容量最大,此时c a=c b=0.5c,即弱酸与其共轭碱的浓度之比为1∶1。

当c a∶c b=1∶10或10∶1时,[H] =10K a,或1/10K a,即pH=p K a±1时,β=0.19c,约是βmax的1/3;当c a∶c b=1∶100或100∶1时,pH=p K a±2,β=0.023c,仅及βmax的1/25。可见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约在pH为p K a±1的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