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名臣仇悆的抗金故事

宋代名臣仇悆的抗金故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仇悆,字泰然,宋益都人,抗金名臣。时金人出入,仇悆求援于宣抚司,宣抚司不报。时金人“诡计叵测”,仇悆“力陈非策”,而秦桧“方主和议,以为异己”,随后便遭“落职,以左朝奉郎、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全州居住”。沙堰,在奉化县县东北一里,宋待制仇悆因沙堰伐石为,沾利者二十七里,常加修筑。

宋代名臣仇悆的抗金故事

仇悆,字泰然,宋益都人,抗金名臣。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公平刑狱,“谳狱详恕,多所全活”。后为邓城令,多行善政,“满秩,耆幼遮泣不得去”。又迁武陟令,调高密丞。宋室南迁后,知建昌军,入为考功员外,不久为沿海制置使,主管太平观。后以淮西宣抚知庐州。时金人出入,仇悆求援于宣抚司,宣抚司不报。又遣其子自间道赴朝廷告急,而援卒不至。仇悆于是“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劳之,众皆感励。募庐、寿兵得数百,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其后(刘)麟复增兵来寇,悆复寿春,俘馘甚众,获旗械数千,焚粮船百余艘,降渤海首领二人”。清代人对仇悆抗金事绩评论:“悆在庐以进为守,卒完淮甸,复寿春,以为长江外障。其陈兵计,亦皆中肯。要其所长,则以厚得民心,众共欣戴故。张琦不敢贼,刘麟不能破,不然以千百之卒保弹丸之地,浮寄孤悬,蚍蜉无援,亦安能战胜守固、为国长城哉。”[61]

南宋初任浙东宣抚使,知明州,以挫豪强、奖善良为理,“朝廷闻之,进秩一等”。进直学士,为湖南安抚使。时金人“诡计叵测”,仇悆“力陈非策”,而秦桧“方主和议,以为异己”,随后便遭“落职,以左朝奉郎、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全州居住”。后复待制,再知明州,改知平江府,积官至左朝议大夫,“爵益都县伯。卒赠左通议大夫”。[62]

仇悆两任明州知府,在任期间,注重兴修水利,所下降的水利项目有:(www.xing528.com)

天宁塘,一作善塘,在奉化长汀塘对岸,宋待制仇悆率乡民自岳林至金钟墩,筑七百余丈。

沙堰,在奉化县县东北一里,宋待制仇悆因沙堰伐石为碶,沾利者二十七里,常加修筑。[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