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性笔记:解题思路的关键

开放性笔记:解题思路的关键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刻保持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不但能够让我们的笔记“活”起来,还能够让我们找到“解题思路”这把金钥匙。因此,在实际做题的时候,解题思路就成了一件非常神秘的东西。到后面,我们讲如何用思维导图解题时,还会更详细地为大家分析案例,让大家直观地看到所谓的神秘的“解题思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开放性笔记:解题思路的关键

时刻保持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不但能够让我们的笔记“活”起来,还能够让我们找到“解题思路”这把金钥匙

与传统的封闭式的笔记形式不同,思维导图在设计上就是开放的:任何一个分支的前面、后面和平行级别都可以延伸出新的分支。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破坏导图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非常方便地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补充。很多新想法、新的总结和思考可以不断地添加进原有的导图中。这在传统笔记中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任务,而在思维导图中则是轻而易举的。

除了记笔记,思维导图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做题和分析的环节上。

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分析清楚题干的意思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一到做题的环节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引用某些老师的评语来说,这些同学“总是答不到点子上”。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同学不会分析题干。他们总是习惯于从某几个固定的角度狭隘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导致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用思维导图解决这个问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结合题干内容画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题干的主旨,不会有大的遗漏。即便有遗漏,在后续的题干分析中也能通过思维导图和题干内容的比对,找出遗漏之处。这就保证了我们可以全面分析问题,从而有效避免答偏或答错。

同学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找出问题的解决思路远比实际的运算或陈述更重要,也更困难。很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想思路上,却经常卡在某个环节出不来,直到看到参考答案,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这道题需要这么答啊!明白了!结果下次遇到同样类型的题,不会做的还是不会。(www.xing528.com)

老师们手拿卷子讲解的时候,已经研究过参考答案,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讲解思路,很少去说思路究竟应该如何形成。因此,在实际做题的时候,解题思路就成了一件非常神秘的东西。对于那些做不出题的同学来说,所谓的“解题思路”就是个谜,他们即便知道了这道题是怎么解出来的,还是不明白,这个思路怎样才能想到呢?即便是把题做出来的同学,也很少有能说清楚自己是怎么把题做出来的。很多同学都把寻找思路的过程归结为“感觉”——“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到这个思路的,做题不就是感觉嘛?感觉有了,思路自然就来了”。

解题思路究竟应该如何形成?它真的就像某些同学说的那样,是靠感觉寻找到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奥妙就在题干的已知条件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上。

到后面,我们讲如何用思维导图解题时,还会更详细地为大家分析案例,让大家直观地看到所谓的神秘的“解题思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里我们先不多讲。

总之,时刻保持思维导图的开放性,不但能够让我们的笔记“活”起来,还能够让我们找到“解题思路”这把金钥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